美猴王望着自己的师父,眼中满是期待和疑惑。
他不明白,师父为何如此有信心,能让他从这看似无法挣脱的五行山下逃脱。
牛圣人似乎看穿了?美猴王的心思,他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
他轻轻抬起手,朝着?美猴王的方向轻轻一挥。顿时,一股神秘的力量从他的手中涌出,如同一条无形的绳索,向着孙悟空缠绕而去。
这股力量轻柔却又坚定,缓缓地渗透进五行山的岩石之中。原本坚硬无比的岩石,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竟然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岩石之间的缝隙逐渐扩大,仿佛在为?美猴王的逃脱让出一条道路。
美猴王感受到了这股力量的存在,他心中一喜,连忙调动起自己体内的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将全身的力气都汇聚到了双臂之上。
他双手用力撑着地面,身体开始缓缓向上抬起。
在牛圣人的帮助下,?美猴王感觉身上的压力逐渐减轻。
他一个激灵就从那座山下逃离出来。如同一只重获自由的鸟儿,向着天空飞去。
他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身体,感受着自由的气息。
牛圣人看着?美猴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美猴王飞到牛圣人面前,停了下来。他恭恭敬敬地跪在牛圣人面前,眼中闪烁着泪光。他说道:
“师父,多谢您的救命之恩。若不是您,徒儿恐怕要永远被困在这五行山下了。”
牛圣人轻轻扶起?美猴王,说道:
“起来吧,我的徒儿。这一年来,你受苦了。” 。
美猴王站起身来,看着牛圣人,心中满是感动。他说道:
“师父,徒儿不苦。这一年来,徒儿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徒儿知道,自己之前太过任性和鲁莽,给天庭和师父带来了很多麻烦。”
牛圣人看着?美猴王,微微摇头,说道:
“你并没有错,错的是这洪荒的势。” 。
美猴王听了牛圣人的话,虽然不懂什么含义,可是师父说自己没错,那就是没错,美猴王沉重的点了点头。
牛圣人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好,徒儿。走,随我回牛娲场,我们好好聊聊。”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美猴王的肩膀,然后转身向着天空走去。
美猴王跟在牛圣人身后,也向着天空飞去。
他回头望了望那座曾经困住他的五行山,心中感慨万千。
清晨的牛娲场,被一层薄薄的晨雾笼罩着,宛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
山林间,鸟儿婉转啼鸣,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美猴王自天五行山脱困,往昔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跳脱劲儿收敛了不少,整个人沉稳了许多。
此时的他,正盘坐在一块光滑的巨石上,双目微闭,气息均匀,沉浸在修行之中。
“师弟,今日可愿一起论道?”
清朗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美
猴王缓缓睁开双眼,只见一位帝辛师兄正微笑着站在不远处。美猴王起身,拱手笑道:
“师兄相邀,师弟自然乐意。”
两人席地而坐,围绕着修行之法、天地至理展开讨论。
他们的论道迎来了更多的人加入,对道的研究最深应该还属孔宣,有一种人才叫天赋型选手。
美猴王时而点头赞同,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与以往争强好胜、急于表达的模样不同,如今的他,更多了几分倾听的耐心与思考的深度。
牛太祖不知何时来到了众人身后,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看着美猴王,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美猴王从一个懵懂冲动的石猴,逐渐有了沉稳的气质,举手投足间,隐隐有大悟之像。
待众人散去,牛太祖招了招手,美猴王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
“师傅,您找徒儿?”
牛太祖微笑着说道:
“徒儿啊,经过这些时日的观察,为师发现你已褪去浮躁,心性愈发沉稳。今日,为师正式赐你名为孙悟空。”
孙悟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眶泛红,扑通一声跪地,叩首谢恩:
“多谢师傅赐名!徒儿定不负师傅期望!”
这一刻,他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激。在这一刻起,有了自己的名字,仿佛有了新的开始。
时光如同潺潺流水,悄然流逝。人间的王朝不断更迭,战火纷飞,兴衰交替。
转眼间,来到了繁荣昌盛的唐朝。在长安城外的一座寺庙中,一个小和尚正在庭院中打扫落叶。他名叫玄奘,自幼在寺庙长大,聪慧过人,心怀慈悲。
玄奘身形清瘦,眉目间却透着一股坚定。
每日清晨,他在佛像前虔诚诵经;夜晚,在烛光下研读经文。寺庙中的师父们都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天赋异禀,日后必能成为佛门的栋梁之材。
一日,玄奘在诵读《法华经》时,突然心有所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神秘的画面:
西方灵山上,佛光普照,真经闪耀。这个奇异的景象让玄奘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自己或许肩负着某种特殊的使命。
随着那西方灵山的景象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玄奘愈发坚信,自己与这求取真经的使命紧密相连。
接下来的日子,他更加勤奋地钻研佛法,不仅将寺中所藏的经文烂熟于心,还时常与寺内高僧探讨佛理,其见解之深刻,令众人刮目相看。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消除战争留下的阴霾,普度众生,决定选派高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经。消息一经传出,整个长安城议论纷纷,各大寺庙的僧人都跃跃欲试。玄奘听闻此讯,内心激动不已,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
几日后,长安皇宫内,一场选拔高僧的盛会拉开帷幕。来自各地的僧人齐聚一堂,纷纷展示自己对佛法的理解与感悟。玄奘身着素净的僧袍,气定神闲地走上前,先是向唐太宗行了庄重的佛礼,随后娓娓道来对佛法的独特见解。他的声音富有感染力,从因果轮回讲到慈悲为怀,从普度众生谈到修身成佛,每一句话都直击人心。
唐太宗听得频频点头,在场的大臣们也不禁为其精妙的言论所折服。
最终,玄奘凭借深厚的佛法造诣和坚定的信念,脱颖而出,被唐太宗钦点为取经人,并赐号“三藏”。
受封后的玄奘并未沾沾自喜,而是更加紧锣密鼓地筹备西行事宜。
他一面收集西行途中可能用到的物品,如地图、干粮、衣物;一面四处拜访长安城内的智者,了解西行路上的风土人情和可能遇到的危险。
出发前的夜晚,玄奘独自一人来到长安城外的一座小山坡上,俯瞰着灯火辉煌的长安城。微风拂过,撩动着他的僧袍,他的心中既有对未知旅程的忐忑,又有对使命的坚定。“这一去,山高水远,不知会遭遇多少艰难险阻,但为了真经,为了普度众生,我定当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第二日清晨,长安城外的驿站前,热闹非凡。
唐太宗率领一众大臣亲自前来为玄奘送行,百姓们也自发地聚集在此,为他送上祝福。玄奘骑着一匹健壮的白马,手持禅杖,身披锦斓袈裟,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踏上西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