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秀的人中,激动坏了一个人,正是导演齐兴家。
长影厂正在筹拍《街上流行红裙子》,导演齐兴家为找到适合电影的红裙子已经煞费苦心。
三次让服装员到深圳蛇口买来港台流行的红裙子,让人穿着到公园和南京路上各处走,一些男同志拿着相机跟在后面,观察路人的关注度。
可惜,回头率都很少。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t台上花儿模特们的衣裙,每一件都闪着耀眼的光芒。
他看着时装秀,脑子里全是主角们穿上花儿女装的美丽画面。
兴奋之余,他迫不及待地挤到花儿女装的后台。
两个护花队员拦住了他,他态度谦虚,诚恳地告知护花队员他的身份和目的。
一个护花队员向另一个护花队员交代了一句,进后台去汇报。
钟志远听说是导演齐兴家,一下子来了兴趣。
正是《街上流行红裙子》这部电影带火了红裙子,让全国女装一片红,且连红几年,这样现象及的电影,史上也就仅此一部。
花儿女装的主色调之所以是红色,正是钟志远知道这部电影将在年底上映,有借东风的意思。
没想到,在电影摄制期间能遇到电影的导演。
这对钟志远来说,真是意外的惊喜。
这一次,他深切地感觉到在历史中穿行的奇妙经历。
钟志远带着田甜亲自将齐导演迎进了后台。
齐导演脸庞瘦削,鼻子直挺,上唇留着一撮胡子,稀疏的头发整齐地往脑后梳着,眼神沉郁,看上去很有风骨,自带气派。
双方介绍寒暄毕,齐导演开门见山地讲明来意。
“这将是一部引领时尚潮流的电影,齐导,提前恭喜您!”钟志远说。
齐导很意外地听到这样的评价。
为这部电影,他们在上海、北京召集了多次座谈会,但没有人提到“引领时尚潮流”这样的观点。他自己也没往那方面想,他们只是当作一次解放思想的电影来拍。
他好奇地审视了钟志远一眼。
发现这个年轻人格外的沉稳,自如,不像这个年龄的人。
介绍时,钟志远只说了名字,齐导不知道他是什么角色。身形饱满的女人是花儿制衣厂的厂长,但话却是这个小年青在谈。
齐导心里感觉很奇妙。
“在市面上不太找得到理想的裙子吧?”钟志远笑问。
“不瞒你们说,我让人去买港台的裙子,都不满意,我正愁呢。”齐导说完,兴奋地拍了下手,“今天有幸看到你们花儿女装,问题一下子解决了。”
“不过,用来‘斩裙’的裙子要量身定制,要给演员专门设计才好。”钟志远说。
齐导再次震惊了,钟志远很自然地说了“暂裙”这个词,这可是他电影里的关键词,莫非他看过自己的剧本?一种怪怪地感觉在心头,他晃了晃脑袋,像要把这些想法甩掉似的。
“你说的对,能帮我们专门设计吗?”齐导问,殷切地看着钟志远,田甜自然的被边缘化了。
“当然,引领时尚潮流的事,怎么能少了花儿女装?!”钟志远和田甜相视而笑。
“太好了!”齐导开心地说。
“而且免费!”钟志远说,微笑地看着齐导。
齐导一听还是免费,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真是好事成双。
他为在电影里呈现思想解放,买了许多裙子,遭到了领导的批评,说他没有节约意思,把有限的钱花在为女演员买服装上。
“齐导,您可以进花儿女装专卖店拍摄,不限时,不收费,全力支持你们!”钟志远对齐导说,显得大方,热情。
齐导再次惊喜。
这年代世人没有广告意识,商家不会求着摄制组来取景,摄制组看中人家的地方,不好意思去打扰人家。前世,《街上流行红裙子》摄制时,本想进一家咖啡屋拍的,但怕影响人家的生意,只拍了个外景。
钟志远如此大方,其实小九九打得啪啪响。
这将来电影一放,观众在电影里看到花儿女装专卖店,岂不刮起一股抢购风?
到时候,店里放一块牌“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拍摄地”,乖乖,想想都开心得半夜起来笑。
可这时候,最高兴的看起来竟是齐导,钟志远则偷着乐。
送走齐导,田甜带着花儿模特队走出后台,早早等候在外的记者们嗡一下纷纷抢前,闪光灯连片,咔咔声不断,现场一片混乱。
花儿模特都吓了一跳,这么近距离被围拍,还是第一次。
幸好护花小队全力挡在身前,隔离出一个安全距离。
闪光灯把她们的眼睛都闪花了,第一次有做明星的感觉。
田甜和花儿模特队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紧张又兴奋。
还好经过钟志远的预演,心里素质一流。
她们微笑地面对镜头,保持着优雅的姿态。
一个记者第一个问题就向阿琳娜发问,阿琳娜微笑着,用东北味十足的普通话对记者说:“俺们都是东北的,除了副队长关美玲!”
“可你明明是外国人啊!”记者笑道。
“我来自苏联,在哈尔滨留学,所以,我也是东北那旮旯的!”阿琳娜风趣地说。
记者们全哄笑起来,关美玲凑近话筒大声说:“她们是东北的,现在也是赣州的。”
说完,笑着扫了眼姑娘们。
姑娘们全笑了,东北腔十足的说:“俺们也是赣州的!”
现场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啥时候回娘家表演啊?”东北的记者与有荣焉,高兴地问。
“很快!欢迎不?”田甜笑道,用东北腔,“俺也是东北那旮旯的!”
“欢迎!欢迎回家!”
东北记者兴奋地说,大有现场认亲的感觉。
田甜一一介绍了花儿模特,借机将花儿制衣厂好好地宣传了一番。
“花儿制衣厂,不只要做国内最好,我们的目标是比肩世界名牌,让世界看上中国时装!”
这话一出,震惊全场。
好大的气魄!要让世界看上中国时装!
乖乖,看见已经不容易了,看上就更难了。
记者们像嗅到血腥味的狼,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半小时秀,却用了一小时采访。
回到花儿女装专卖店,田甜和钟志远一同接受美国《时代周刊》。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保罗在海盐采访步鑫生,听闻有外地模特队来上海挑战,一下子挑起了兴趣,从海盐赶到上海,观看了这场精彩的表演。
这场秀出乎保罗的想像,震惊了。这难道真是中国的衣服和中国的女人?
在他固有的思维里,中国人还是蓝黑灰,海盐的衬衫厂也大量的是白衬衫。
色彩明丽,款式新颖的服装,放在美国也是时尚啊。
还有那台上的表演,他觉得放在他的国家一点不逊。他第一个想法,会不会是请的日本模特?可是,一想不对,日本女人没这么高。
八十年代是中美蜜月期,美国人很想看到开放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新闻联播》在报道企业的改革,步鑫生的工厂成了榜样。保罗深入工厂,全面报道。今天,看到花儿女装,他感觉有一个更大的瓜在等着他。
保罗从业二十多年,在台湾进修的中文,能与中国人流利交流。今天却在与钟志远的交谈中,不知不觉的从中文换成了英语。
有些词汇,中文不能表达清楚,钟志远帮他用英语来解释。
两人竟然一见如故般,神聊起来。
钟志远从步鑫生的国企改革,讲到花儿制衣厂的内部管理。
保罗对“7c”一窃不通。
什么定置管理,什么目视管理,看板管理,这些“7c”管理法,保罗闻所未闻。
对顾客需求,过程控制,持续改进,这样的ISo9000的核心思想,大为惊叹,听钟志远花儿制衣厂宗旨是“倾尽全力,创造完美”,更是膜拜不已。
“你是翻译?”保罗好奇地问。
“不,我是一名高中生!”钟志远浅浅地笑。
“你真是一名高中生?!”保罗不可思议地望着钟志远,重得地问。
这个中国高中生超乎他的想像,他女儿刚上大学,可没有他这样的知识和气度。
他十分想去赣州,到花儿制衣厂实地考察。
他主动的掏出名片,很敬重地双手递给钟志远。
“paul!(保罗)”
钟志远接过名片,礼貌地叫了声,将名片收起来,然后耸耸肩,“抱歉,我没有名片。”指指田甜,笑道,“找到她就找到了我!”
他在田甜的名片上,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和英文名,递给保罗。
保罗双手接过来,看了笑起来,“钟志远,mike Zhong!”
他感觉这个高中生和别人太不一样了。
“你听说过‘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句话吗?”田甜问保罗。
“知道,这是很有名的一句话,听说是一个诗人说的。”保罗说。
田甜指着钟志远,得意地说:“这个诗人就是他!”
“是你?!”保罗惊喜地问,看着钟志远,眼睛有光,有不可置信。
这句话在中国流行,在美国也开始流传了。
今天,竟然见到真佛了。
走在大街,保罗的内心像街上的行人一样繁杂。
这位美国《时代周刊》驻北京的记者,天南地北,在中国采访了许多企业,见识了许多名人,可都不如今天钟志远带给他的震撼。
一个高中生,诗人,说起企业经营,连他都自愧不如。他说的定置管理,目视管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真的太有道理了。
而且,他还会一口流利的英文,对世界的了解不比他差。
他怎么也想不通,摇摇头,嘟囔了一声,“It's amazing!”
街边的店里,传来一首歌,“想飞上天,跟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
保罗听到歌声,想起那个蒙面歌手。
再次嘟囔了一声,“It's really ama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