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接应之人的日子里,张怀远时刻保持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藏身于一处偏僻的客栈,每日都在思索着任务的细节,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丞相交付的重任。
这日,天色阴沉,乌云密布,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张怀远按照约定的暗号,在客栈的角落等待着接应之人。不一会儿,一个身形矫健的男子走进客栈,他目光敏锐,迅速扫视了一圈周围,然后径直朝着张怀远走来。
“你是张公子?” 男子压低声音问道。
张怀远微微点头,“正是。你便是丞相派来的接应之人?”
男子微微颔首,“不错,我叫李逸。丞相要我问你,你是如何暴露的,又是如何脱险的?”
于是张怀远把这几天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一一道来。
“那你觉得那位赵姑娘是不是'红影卫'的人?”李逸问道。
“不太像,但也不好说。”
“那她为何多次救你?”
“我也想不明白。”张怀远不敢也不愿把赵姑娘劝他选择一统乾坤的天选之人的话说出来。
“如今你暴露了,必须尽快离开这里。” 李逸说道。
张怀远微微点头,“真不甘心。”
李逸拍了拍张怀远的肩膀,“事已至此,莫要多想,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说罢便带着张怀远从客栈后门悄悄离去。途中,张怀远心中始终放不下赵姑娘,那女子似谜一般。
华国京都,三年禁足时间已到,华昊又恢复了太子身份。
但这消息并没有让京都人开心,反而让他们更迷茫。两年多的时间里,华国人都知道,在赵启等人的治理下,原本属于华国的益州可谓一日千里,已经成了一座百姓安居乐业、军事强大的新城市,而赵启是按照华在的“武冈模式”治理的, 华国人私下议论有没有可能华在当华国太子的越来越多。
华昊回到东宫,坐在那熟悉又略显冰冷的主位上,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窗外的天色渐暗,可他心中的阴霾却愈发浓重。他知道,如今赵启在益州的斐然政绩,已成为他登上权力巅峰路上的巨大阻碍,而华在的 “武冈模式” 更是如同一颗闪耀的星,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第二日清晨,华昊早早起身,命人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待众人落座,他神色凝重地开口:“诸位,如今局势严峻,赵启在益州的作为,还有那华在的‘武冈模式’,已让我这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你们可有良策?”
一位身着灰袍的谋士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太子殿下,益州发展虽好,但毕竟只是一隅之地。殿下可向陛下请命,亲自去治理京都周边的郡县,以陛下的信任,再加上殿下的才能,定能做出一番比益州更出色的成绩,如此一来,民心自然会回到殿下这边。”
华昊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此计虽好,但耗时太久,等我做出成绩,恐怕人心早已偏向华在。”
这时,另一位年轻的谋士上前一步,急切地说道:“太子殿下,不如派人去益州,暗中搜集赵启的把柄,只要能将他扳倒,华在失去助力,自然不足为惧。”
华昊眉头紧皱,面露犹豫之色:“如此行事,稍有不慎便会被人抓住把柄,反而落人口实。”
就在众人陷入沉默之时,华昊突然站起身来,眼中闪过决然之色:“我决定了,我要亲自前往益州,会一会这赵启,看看他究竟有何能耐。” 众人听闻,皆是一惊,纷纷出言劝阻,可华昊心意已决,不为所动。
几日后,华昊乔装打扮,只带了几名贴身侍卫,便踏上了前往益州的路途。一路上,他看到百姓们虽生活安稳,但谈及益州时,眼中满是向往之色,这让他心中的压力愈发沉重。
终于,华昊一行人抵达了益州。刚踏入益州城,他便被眼前的繁华景象所震撼。街道整洁宽敞,店铺林立,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华昊心中暗自惊叹,看来这赵启确实有几分本事。
华昊寻了一家客栈住下,稍作休息后,便开始四处打听赵启的消息。经过几日的暗访,他得知赵启平日里极为勤政,时常微服出巡,了解百姓疾苦,而且他治理益州的手段极为高明,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
华昊心中不禁有些沮丧,如此看来,想要抓住赵启的把柄,谈何容易。
就在华昊感到一筹莫展之际,他偶然间听到一则消息:益州城外的某个村庄最近发生了一起土地纠纷,涉及当地豪强与普通农户的利益冲突。赵启已经亲自前往处理此事。
华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心中暗想:“这或许是个机会。”他决定亲自前往那个村庄,一探究竟。
次日清晨,华昊带着几名侍卫,悄然前往那个村庄。村庄位于益州城外的山脚下,风景秀丽,但此刻却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中。村民们聚集在村口,神情焦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华昊混入人群中,听到村民们低声议论:“赵大人已经来了,听说他今天要亲自处理这件事。”“希望他能为我们主持公道,那些豪强太欺负人了!”
不久后,赵启果然带着几名随从赶到。他身着便服,神情严肃,径直走向人群中央。华昊远远望去,只见赵启年纪不过三十出头,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干练。
赵启站定后,高声说道:“各位乡亲,今日我来此,就是为了解决你们的土地纠纷。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秉公处理,绝不偏袒任何一方。”
村民们纷纷鼓掌,眼中满是期待。华昊心中暗自冷笑:“装模作样,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收场。”
赵启随即召集了纠纷双方——豪强代表和农户代表,开始听取双方的陈述。豪强一方声称这些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他们的祖产,而农户则坚称这些土地是他们祖辈开垦的,多年来一直由他们耕种。
赵启听完双方的陈述后,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涉及历史久远,单凭口说无凭。我需要查阅官府的地籍档案,才能做出公正的裁决。”
豪强代表闻言,脸色微变,急忙说道:“赵大人,地籍档案早已遗失,恐怕难以查证。”
赵启目光锐利地看向豪强代表,冷冷说道:“地籍档案乃官府重要文书,岂能轻易遗失?此事我会彻查到底。”
华昊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暗想:“这赵启果然不简单,看来他早有准备。”
就在这时,一名农户突然站出来,大声说道:“赵大人,我们愿意提供祖辈留下的地契,证明这些土地是我们的!”
赵启点头示意:“好,请将地契呈上。”
农户们纷纷拿出保存多年的地契,赵启仔细查阅后,确认这些地契真实有效。他随即宣布:“根据这些地契,这些土地确实属于农户所有。豪强一方若无其他证据,便需立即归还土地,并赔偿农户的损失。”
豪强代表脸色铁青,却无言以对,只得悻悻离去。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向赵启道谢。
华昊目睹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不得不承认,赵启的公正与果断确实令人钦佩。然而,这并没有打消他心中的疑虑和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