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曲京的冰雪比往年融化得更早一些。
自从夏盐和大夏的丝绸大量进入晋国之后,晋国的读书人都可以变着花样买丝绸穿了。
曲京的报纸也变得热闹起来。
晋国的权力结构,是除了辽国以外,最分散的。
这就注定了晋国的舆论不说是百花齐放,至少也是神魂颠倒、东拉西扯、群魔乱舞。
晋国的舆论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复兴派。
作为大周帝国崩溃后,第一个站出来主持大局,统一过整个汉江以北广袤地区的老派强国,那些曾经的强大家族依然伫立在太行山以西的各州郡之间。
他们有着光辉的过去,自然有着不愿意地下头颅的高傲。
无论现在的魏国多么强大,后起之秀夏国多么强势,晋国这一批老世家们,都在想着恢复过去的荣光。
于是他们今日号召大晋应该奋发图强,发展自己的纺织产业。
明日又建议曲京当局对从大夏进来的丝绸增加五倍的关税。
不!是十倍!一百倍!
后日又高呼发兵秦州,决战韩世忠。
以至于曲京,以及周围各郡县的一部分士人、百姓,会阶段性的热血沸腾。
例如某个农民,在收完庄稼的下午,突然听闻官方的征兵告示,顿时热泪盈眶:王师要南下伐夏了!天下有望一统!
在例如某个士人,在得知县里许多人在麻类植物,立刻激动地高呼:大晋要对夏国纺织业展开全力反击啦!
二是娱乐至死派。
大晋的老旧贵族中,除了高傲的老贵族以外,还有一批三百年没有打过仗的旧贵,多年的太平生活,培养了一批风花雪月的人。
他们也有自己的报纸。
并且在报纸上,他们通常会刊登许多花边新闻。
例如去年因为大夏进口的布匹价格进一步降低,报纸多次持续刊登:夏主为三公主降低了布匹价格。
三公主早就是夏主的人了!
三公主为爱奔走江陵,深夜会夏主,含情脉脉,如胶似漆。
三则是改制派。
改制派的报纸多刊登民生,希望大晋朝廷能推出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商业发展的措施。
这三派在曲京都有人,而且相互无法干掉对方。
姬旦又不管事,所以大晋的舆论纷争颇为精彩。
而最近复兴派们是最活跃的,满版满版的报纸都刊登了三公主是如何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大晋的利益的。
满版满版的报纸都刊登了,卑鄙无耻的夏主,派出了残酷无情的屠夫陆康,是如何在鄯州屠杀手无寸铁的大晋百姓的。
满版满版的报纸都刊登了,三公主接下来会再如何出卖自己的国家,只是为了嫁给那个男人!
这样的三公主,除了肤白貌美大长腿,除了勤政爱民、爱兵如子,忍辱负重保卫边疆,除了是天下第一美人,除了性格好、脾气好、体谅他人、做菜好吃、声音好听,除了……
除了这些,她还是个啥!
她还是个啥!
当魏国细作看完曲京的各种报纸之后,差点换上了精神分裂。
当大夏的细作看完曲京的各种报纸之后,开始口吐听不懂的语言。
当精通汉语的羌人使者来到曲京,怀着好奇的心态看完了曲京所有的报纸之后,顿时他妈的不知所措了。
“尊敬的大晋皇帝陛下,我其实有很多话要说,但不知道该如何说了。”拓跋支努力地说道。
“到底有什么话,你直说就好了。”姬旦说道。
“贵国现在到底想干什么?”
“你这话何意?”
“我看贵国想复兴?”拓跋支问道。
一边的智钦挺起胸膛抢答道:“对啊,我大晋继承了大周所有的遗产,乃是当世第一强国,他魏国皇室还曾经是我大晋的臣子,到现在,魏氏本宗在我大晋,汴州的魏氏是旁支!庶子!当年我智氏打个喷嚏,都能让他们魏氏旁支哭好几天!”
“那夏国呢?
智钦又说道:“夏国不过是秦州乡野的一群莽夫,靠着一大群泥腿子,运气好,才立的国而已,跟我们大晋比起来,他们都是乡巴佬!”
“那为何这些乡巴佬现在派兵到了贵国的领地,还在贵国领地杀人?”拓跋支冷笑着问道,“而贵国却熟视无睹?”
他这么一问,其他大臣的脸色都不好看起来。
“陛下,臣觉得这个人说的有道理啊!”智钦顿时悲痛地喊了出来,“夏人欺人太甚!臣认为应该立刻派一支大军过去!臣愿意领一支劲旅前往,稳定边患!”
“陛下,我们与夏国是盟友关系。”欧阳烨立刻跳出来说道,“若是现在两国刀剑相向,后果不堪设想,只会让真正的敌人高兴。”
“陛下,今日夏主敢私自调兵到鄯州,明日他就敢调兵到曲京!”
“陛下……”
欧阳烨准备反驳,却被林良沅打断,林良沅说道:“陛下,鄯州已经影响到朝堂人心,无论鄯州是否有边患,都应该调兵了,否则人心不安,纵使没有边患,也会出问题。”
“要不朕去问问三公主……”
林良沅说道:“陛下是一国之君,调兵遣将何须问三公主?”
欧阳烨说道:“若真的与夏国开战,不可收拾,被魏国有机可乘,诸位有没有想过后果?”
林良沅淡淡说道:“没说要开战,就是调兵遣将,去鄯州维持边疆稳定。”
“对!就是去维持稳定!”智钦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容朕想想。”
“陛下!”群臣齐声道,“边患牵涉到内政,请陛下裁决!”
姬旦面色有些难看,最后无奈地说道:“好好好,智卿,你统率五千兵马过去。”
“陛下,鄯州历来是凶恶之地,五千兵马不够,臣需要三万。”
“右相认为呢?”
“臣认为可行。”
“那就三万。”
拓跋支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说道:“大晋皇帝陛下万岁,我们世代忠诚于大晋。”
二月二十日,雁门关。
姬清颜收到了智钦发兵鄯州的消息,她并没有在意,她现在没有时间去理会鄯州。
她站在城头,负手而立,无垠的蓝天之下,一队队兵马如龙一样汇聚。
太康九年二月二十日,晋国北线统帅姬清颜聚集五万兵马,出雁门关,对云中展开了闪电般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