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一计。”这时,贾政道跳出来。
“说。”
贾政道得意地笑道:“我们只需要在登州设立一个海防据点,造一些海船,中途拦截夏船即可,而且还可以抢光他们的盐!”
“这恐怕不行吧,两国已经签署停战协议,如果贸然拦截,岂不是公然撕毁协议?”魏无忌说道,“此举失信于天下,会有损朝廷威信,短期看似乎获利,但时间稍微一长,对我们极为不利。现在正是广纳贤才之时,万万不可如此!”
魏崇延点了点头道:“信陵君说的有道理,既然停战了就停战了,若是拦截,必然再次引发两国冲突,天下人怎么看待朕?而且现在也还不是开战的时候!”
“臣并非说让朝廷的官兵去拦截,可以让海盗去拦截嘛!”贾政道脸上的笑容更加得意。
“海盗?”
“臣听闻登州到高丽之间,常年有海盗,我们派人去跟海盗谈一谈,许诺利益即可!”
贾政道的提议立刻引起了魏崇延的兴趣:“有道理!但与海盗如何许诺利益呢?这些人可是不讲规则的,那船上的夏盐被他们抢过去了,岂不是都便宜了他们!”
“可以谈,我们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利益,他们把夏盐给我们!”
“他们会把夏盐给我们?”魏崇延疑惑道。
“他们并不知道夏盐的珍贵!”
魏崇延又愣了一下,说道:“有道理!那以什么样的利益去跟他们谈呢?”
“丝绸、布匹、瓷器都可以!这些海盗一直在海上做走私的买卖,他们从登州一带运输大量货物到高丽,高价卖给高丽,赚了很多钱!如果现在朝廷能直接给他们货,他们自然是一百个愿意!而且还可以暗中支持他们抢更多夏船!”
“好好好!说得好!就按照你说得办!”魏崇延顿时感觉自己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此事你全权处理,朕只要结果!朕要从南方北上的海船,一艘都到不了!”
“是!”
就在魏崇延准备组织海盗拦截夏船的时候,杜素的消息送到了江宁。
“多少?”听完沈彬的汇报,李彦震惊地站起来,一把抢过回报看起来。
“陛下,辽国愿意给我们卖一万匹战马!”沈彬重复了一遍。
李彦仔细盯着那份汇报,仔细地看着那数字,一时间感觉有些不太真实。
不会有诈吧?
但上面明显写清楚了,辽国的意图是让我们有一定的骑兵,来制衡魏国。
“第一批的五百匹已经在路上了。”沈彬说道,“辽国想要帮助我们组建一支骑兵,真正做到制衡魏国。看来辽国所图甚大!”
“辽国想要联合我们,对付魏国,我们想要联合辽国制衡魏国。”李彦喃喃道。
这个剧本怎么越看越熟悉?
“陛下,我们得控制控制了。”宋濂突然说道,“调运往辽国的物资如果过多,帮助辽国壮大国力,将来魏国未必挡得住辽国。”
“魏国挡不住辽国,就会增兵到北线,这对我们有利啊!”刘文静插进来话。
李彦说道:“如果辽国过于强大,到时候我们的敌人就不是魏国了,而是辽国。魏国一旦灭亡,辽国铁骑必然倾兵南下!”
这个剧本太熟悉了!
不就是北宋末年的剧本吗?
说不定甚至是南宋末年的剧本!
李彦现在暂时还不知道这里的这个辽国到底有多强,它的人口到底有多少,骑兵数量到底有多少,骑兵到底有多强。
万一辽国的骑兵,堪比金国骑兵或者蒙古骑兵,怎么办?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魏国骑兵已经足够强悍,闻渊那种骑兵战术天才在第一次夏魏之战的秦川战役中,逼得韩世忠不得不使用人海战术才拖住了他。
那种人都无法彻底驱逐辽军,收回幽州。
那辽国骑兵到底有多强?
赵禹说道:“陛下,臣倒是觉得可以通过海军来威慑辽国,即便以后战局有变,我们也能占据主动。”
“此话怎讲?”
赵禹说道:“我们现在在辽东的复城与辽国贸易,这座城池在辽东岛的最南端。趁着现在辽国需要我们,我们可以提要求,跟他们说,为了保存货物安全,我们需要再复城南边二十里,建立一座小城。”
“如此,辽国不会答应。”哥舒星说道,“他们必然担心我们在小城中囤积兵马。”
赵禹说道:“我们不在小城囤积兵马,我们在我们的海船上囤积兵马。”
赵禹此话一出,哥舒星愣了一下,说道:“你想通过海军来开辟海上战线?”
“是的。而且我还听说,高丽与辽国的关系比较紧张,只要我们在海东建立起一支海军,我们就掌握了海东的制海权,随时可以增援辽南的那座小城,与此同时还能要求高丽调集人口过来,帮助我们。”
“有道理!”李彦连连点头。
建立东海的海军,早已在他的战略计划中。
“提到海军,东南林家的人昨日已经抵达京师。”沈彬道,“正在等候听宣。”
“就是那个能造远洋战舰的林家?”
“是的。”
“立刻宣他入宫!”
“现在吗?”
“对,就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在这里等他。”
“是,臣立刻让人去办。”
沈彬心中有些吃惊,这可是御前会议,只有皇帝和少部分重臣参与。
午时过后,林易急匆匆来到紫宸殿。
“草民林易,参见陛下,吾皇圣安。”
“朕安,免礼吧。”
“谢陛下!”
林易很激动,也很紧张,似乎在发抖。
“你刚到京师,朕就急着召你进宫,辛苦你了。”
“陛下对林氏有再造之恩,草民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
“咱们就直入正题,你的远洋战舰可以行驶多远?”
“一直行使下去都可以,东南沿海有人曾经越过马六甲,进入西海岸,在那里停留过数月之久。”
大臣们听后都很吃惊。
“那你的船可以运多少人?”
“如果不考虑货物的情况下,可以装载1500人,2000人也勉强可以。但如果要运输充足的货物,还要保持船的稳定,同时每艘船装50门火炮,最好是运输400人。”
李彦点了点头,这个数字很合理。
他所了解到的大航海时代,欧洲的盖伦船的乘载人数就是4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