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华夏历2056年,烽火连天,战乱频仍。秦穆公的大军如汹涌的潮水,一举灭掉了梁国。晋惠公的太子圉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忧虑如焚。
时光流转,到了华夏历2059年,晋惠公身染重疾,卧床不起。太子圉得知这一消息后,在自己的宫殿中来回踱步,神色焦虑。他心中暗想:“梁国乃是我母亲的家乡,如今秦国却毫不留情地将其覆灭。我在这晋国,兄弟众多,待到父王百年之后,秦国必定会留住我以作筹码,而晋国也定然不会重视我,转而拥立父王的其他公子。”
如此想着,他便与自己的妻子谋划一同逃回晋国。然而,他的妻子却不肯跟从。她深知此举的风险,也明白背离秦国可能带来的后果。但太子圉去意已决,他望着妻子那坚定而决绝的眼神,一咬牙,独自踏上了归晋之路。
华夏历2060年九月,秋风萧瑟,晋惠公在病榻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太子圉匆匆即位,史称“晋怀公”。远在秦国的秦穆公听闻晋怀公逃离之事,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本欲以太子圉为棋子,在晋国内部谋取更多的利益,却不曾想被这年轻人摆了一道。
恼恨之余,秦穆公开始谋划新的布局。他的目光转向了流亡在楚国的晋国公子重耳。重耳素有贤名,在晋国也拥有不少支持者。秦穆公决定将宝押在重耳身上,于是从楚国迎来了重耳,并把原来晋怀公的妻子嫁给公子重耳。
公子重耳初闻此事,心中大惊,连忙谢绝。他深知这其中的复杂关系,也不想陷入这混乱的局面之中。然而,在身边谋士的劝说下,他明白若要成就大业,必须借助秦国的力量。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接受了这桩婚事。秦穆公见重耳如此识时务,对他更加以礼厚待,为他提供了诸多支持。
华夏历2061年春,大地复苏,万物萌动。秦穆公派人告知晋国的大臣们,要送公子重耳回国。晋国的大臣们在权衡利弊之后,应允了秦穆公的请求。秦穆公大喜,当即派出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护送公子重耳踏上归晋之路。
那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旌旗飘扬,士气高昂。重耳坐在马车之中,心中感慨万千。他回想起自己多年的流亡生涯,历经磨难,如今终于有望重返故土,执掌晋国。
二月,春风拂面,阳光和煦。公子重耳在众人的拥戴下,登上了晋国的君主之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深知自己的地位尚不稳固,而晋怀公的存在始终是一个威胁。于是,他当机立断,派人杀了晋怀公,以绝后患。
就在晋国局势动荡之际,秋意渐浓,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却趁机勾结翟人,率领大军围攻周襄王。周襄王在宫中惊惶失措,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无力抵抗,只得匆匆逃出王宫,出居于郑地。
华夏历2062年,周王朝的天空阴云密布,一场祸乱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周襄王在宫中心急如焚,无奈之下派人分别向晋国和秦国通报了这一紧急情况。
春季的黄河边,风声呼啸。秦穆公率领着威武雄壮的秦军驻扎于此,旌旗飘扬,战鼓雷鸣,准备护送天子回朝,重振周室的威严。
而在晋国,晋文公重耳正与他的谋臣狐偃商议着应对之策。狐偃目光深邃,捋着胡须说道:“主公,此乃天赐良机。然秦国势大,若与其共同护送天子,功劳恐被其分去大半。不如......”晋文公重耳微微点头,命卜偃占卜,以测吉凶。卦象一出,晋文公心中已有了定计。
晋文公随即托辞让秦穆公退兵,言辞恳切却暗藏玄机。秦穆公虽心有不甘,但见晋文公态度坚决,也不好强行坚持,只得率领秦军暂且退去。晋文公则带领着晋国的精锐之师,顺黄河而下,一路旌旗蔽日,以最快的速度护送周襄王回朝。
在回朝途中,晋文公毫不手软,果断出兵杀死了叛乱的王子带,稳定了周室的局势。周襄王对晋文公感恩戴德,大加封赏,晋国的威望在诸侯中如日中天。
同年秋,秦穆公和晋文公这两位当世雄主,又将目光投向了鄀国。楚国的斗克、屈御寇率领着申县、息县的军队守卫着商密,严阵以待。
秦军一路行进,经过析邑时,秦穆公心生一计。他下令将自己的士兵捆起来,假装成俘虏,制造出秦军已败的假象。随后,这支“伪装”的队伍悄悄包围了商密。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秦军如鬼魅般逼近城下。夜幕降临,城墙上的守军正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而秦军在城下掘地杀牲,把盟书放在上面,伪装成和斗克、屈御寇歃血盟誓的样子。
商密城中的军民见此情景,顿时人心惶惶。“秦国人已占领析地了,戍守的斗克、屈御寇背叛了我们!”这样的言论在城中迅速传播开来。恐惧如瘟疫般蔓延,最终,商密人选择了投降秦军。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成功地将申公斗克、息公屈御寇囚禁回国。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华夏历2065年四月初一。秦国的小子憖和晋文公、宋成公、齐国的归父、崔夭率军驻扎在城。初二日,晨曦微露,金鼓齐鸣,与楚国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战场上,杀声震天,烟尘滚滚。晋文公身先士卒,晋国的士兵们个个勇猛无畏,士气高昂。宋军、齐军也不甘示弱,奋勇杀敌。楚国军队在这股强大的联军冲击下,渐渐难以抵挡,阵势大乱。最终,楚军大败,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这场胜利让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也让秦国在诸侯中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华夏历2066年夏,骄阳似火。秦穆公雄心未减,再次派出小子憖与鲁僖公、王子虎、晋国的狐偃、宋国的公孙固、齐国的国归父、陈国的辕涛涂在翟泉会盟。
会盟之地,气氛庄重而肃穆。各路诸侯齐聚一堂,共商大计。众人重温了践土之盟的誓言,回忆着过往的辉煌与荣耀。而此次会盟的重要议题,便是谋划攻打郑国。
华夏历2067年九月十日,秦穆公与晋文公联合出兵围攻郑国。晋军气势汹汹地驻扎在函陵,秦军则在汜水南面安营扎寨,剑拔弩张,战争的阴云笼罩着郑国。
郑国朝堂之上,人人惶恐不安。在这危急存亡之秋,佚之狐挺身而出,向郑文公进言:“国危矣,今秦晋大军压境,然秦穆公或可游说。臣举荐烛之武,此人能言善辩,定能劝退秦军,解我郑国之困。”郑文公闻之,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赶忙召见烛之武。
烛之武虽已白发苍苍,但目光矍铄。他临危受命,趁着夜色,缒城而出,直奔秦营。见到秦穆公,烛之武不卑不亢,陈说利害:“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穆公听罢,陷入沉思。他深知烛之武所言非虚,灭亡郑国,只会让晋国更加强大,对秦国并无益处。一番权衡之后,秦穆公决定和郑国人结盟,派杞子、逢孙、扬孙留在郑国协助戍守,随后秦军便撤军回国。晋文公见秦军撤离,独木难支,也只好撤军。
时光匆匆,华夏历2069年冬,晋文公和郑文公先后离世。郑国的局势再度变得微妙起来。
此时,留在郑国的杞子心生异心。他从郑国派人秘密前往秦国,告诉秦穆公:“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秦穆公听闻此消息,心动不已。他渴望通过这次军事行动,扩大秦国的领土和影响力。
然而,朝中大臣蹇叔和百里奚却极力劝阻。蹇叔忧心忡忡地说道:“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百里奚也附和道:“郑国非弱国,又有晋国虎视眈眈,此行恐凶多吉少。”
但秦穆公求功心切,根本听不进去。他执意发兵攻打郑国,召见了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及白乙丙三人,让他们率军出征。
华夏历2070年春,秦军浩浩荡荡地东进。他们越过晋地,一路长途跋涉。途经成周北门时,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都摘下头盔下车步行,刚一下车就又跳了上去,有三百辆车都是如此。当时,王孙满年岁尚小,但他聪慧过人,看到这种情况,对周天子说道:“秦军轻佻无礼,如此军纪涣散,肯定失败。”
秦军一路前行,进入晋国的边境城邑滑邑。就在此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准备到成周去做买卖。他在路上遇到了秦军,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弦高深知国之危亡,匹夫有责。他当机立断,给秦军送了四张熟牛皮,又送去十二头牛,佯称是郑国国君派来犒劳秦军的。同时,他派人迅速向郑穆公报信。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听后,面面相觑,以为郑国已经发觉了他们的军事行动。三人商议一番后,决定攻破滑邑,掠夺一番之后撤军回国。
晋国朝堂,得知秦军擅自越过边境,大臣们群情激愤。晋襄公身披铠甲,登上王座,怒喝道:“秦欺我晋国太甚,竟敢趁我国丧,攻我边境。此仇不报,晋国颜面何存?”于是,晋军在崤山一带设下埋伏,等待秦军的归来。
当秦军带着掠夺的财物,满心疲惫地踏上归程时,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晋军如猛虎下山,从山谷两侧杀出,秦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喊杀声震天,秦军死伤无数,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也被生擒。
这场战役,让秦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秦穆公得知战败的消息,懊悔不已,他想起蹇叔和百里奚的劝阻,痛心疾首:“寡人不听忠言,致使秦军惨败,悔之晚矣!”
华夏历2070年的夏天,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晋国的都城内,一片肃穆与悲愤交织的气氛笼罩着。晋襄公身着黑色的丧服,面容冷峻,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不久前,滑邑被秦国攻破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晋国的上空。晋襄公紧握着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秦国欺辱我丧父,趁丧事期间攻破我们的滑邑。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充满了坚决和悲愤。
晋襄公迅速发布命令,动员了各方力量。姜戎的军队也响应而来,他们与晋国的士兵们一同集结,准备向秦国讨回公道。
在出征的队伍中,梁弘稳稳地驾驭着马车,莱驹则站在车右,神情肃穆。晋襄公坐在马车之上,望着前方,心中充满了复仇的决心。
而在另一边,秦国的军队正沿着崤山的道路行进。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领着秦军,他们满心以为这次的出征会是一场胜利的凯旋。然而,他们却未曾料到,等待着他们的是晋国精心布置的陷阱。
当秦军进入崤山的峡谷时,晋军如猛虎下山一般从两侧杀出。刹那间,喊杀声震天,秦军陷入了一片混乱。晋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秦军则是措手不及,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秦军全军覆没,没有一人能够逃脱。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也被晋军俘虏,带回了晋国的都城。
此时的晋国都城,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然而,在这喜悦的背后,却有着一场暗中的较量。晋文公的夫人,那位秦国宗室之女,得知了三位将军被俘的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她深知秦穆公的脾气,也明白这三位将军对于秦国的重要性。
于是,她来到晋襄公面前,请求道:“秦穆公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希望让这三个人回去,使得我国国君能亲自快意地煮死他们。”晋襄公望着她,心中稍有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在经历了被俘的屈辱后,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途。而在秦国,秦穆公得知了崤之战的惨败,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当他听到三位将军归来的消息时,不顾众人的劝阻,身穿白衣亲自到城外迎接。
见到三位将军,秦穆公老泪纵横,哭着说道:“我不听百里奚、蹇叔的话,使你们三人受到屈辱,你们又有什么罪呢?你们要发奋雪耻,不要懈怠。”三人听了秦穆公的话,感动得涕泪横流,纷纷跪地发誓,定要重振秦国军威,一雪前耻。
秦穆公不仅没有责罚他们,反而让他们官复原职,更加器重。孟明视等人感激涕零,从此更加努力于修明政事,操练兵马,一心想要报答秦穆公的知遇之恩。
华夏历2072年春,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然而,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秦晋两国的上空。秦穆公派孟明视等率兵攻打晋国,以报崤之战之仇。晋襄公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领兵抵抗。
彭衙的战场上,两军对垒,战鼓雷鸣。晋军士气如虹,秦军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孟明视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但无奈晋军实力强大,秦军渐渐处于下风。
最终,秦军再次大败,孟明视等不得不退兵返回秦国。这一次的失败,让孟明视感到无比的羞愧和自责。但秦穆公依然没有责备他,而是给予了他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冬,晋国的先且居、宋国的公子成、陈国的辕选、郑国的公子归生组成联军,攻打秦国。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夺取了汪地,直抵彭衙。然而,在达到目的后,他们选择了撤军,算是报了彭衙之战的仇。
在那遥远的西陲,戎王久闻秦穆公的贤明之名,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敬畏。于是,他派遣了聪慧而敏锐的由余前往秦国,一探究竟。
由余身负使命,踏入了秦国的土地。秦穆公得知戎王使者到来,心中一动,决定要向由余展示秦国的强盛与繁荣。他引领着由余,穿过重重宫殿,展现着华丽的宫室和堆积如山的财富。秦穆公自信满满,期待着从由余的眼中看到惊叹与羡慕。
然而,由余的反应却让秦穆公大为惊讶。他面容平静,目光中并无太多的波动,只是缓缓说道:“这些宫室和财富,不过是劳民伤财的表象。真正的国家治理,在于让百姓安居乐业,上下一心,而非凭借奢华的外在。”
秦穆公闻此言论,心中一震,他敏锐地意识到由余的贤能。待由余离开后,他立即召来内史廖商议。内史廖献计道:“主公,由余此人见识非凡,若能为我大秦所用,必是一大助力。我们可设法离间他与戎王的关系。”
秦穆公采纳了内史廖的建议,一方面故意拖延由余在秦国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派人向戎王送去了众多美女和珍宝。戎王本就见识短浅,见到这些诱惑,顿时沉迷其中,荒废了政事。
由余在秦国迟迟未归,回到戎地后,见到戎王的变化,多次进谏,却都被戎王置之不理。在秦国这边,秦穆公又不断派人暗中劝说由余归秦。终于,由余心灰意冷,决定离开戎王,投靠秦国。
秦穆公大喜过望,用最隆重的客人礼节接待了由余。在宫殿中,穆公虚心地向由余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由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的智慧和见解让秦穆公深深折服。穆公又趁机向由余询问攻打戎族的策略,由余沉思片刻,一一为穆公分析。
华夏历2073年,秦穆公再次重用孟明视等将领。在点将台上,穆公目光坚定地看着众将,说道:“此次出征,只许胜,不许败!”孟明视等人拱手领命,带着大秦的虎狼之师,直奔晋国而去。
秦军渡过黄河后,孟明视下令焚烧渡船。众将士望着燃烧的渡船,明白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战。秦军士气如虹,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晋军。晋军未曾料到秦军如此决绝,一时间阵脚大乱。孟明视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剑,所到之处,晋军纷纷倒下。
这场战斗,秦军大获全胜,他们攻取了王官和鄗地,将晋军打得丢盔弃甲。晋国人紧闭城门,不敢出战。
秦穆公得知捷报,亲自率领大军从茅津渡过黄河。来到战场,看到满地的尸首,穆公心中悲痛不已。他下令筑坟埋葬从前在崤山战死的秦军士兵,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
全军将士肃立,穆公站在高处,面对着他们,眼中含着泪花,大声发誓道:“将士们!古人向老年人请教,就没有办错的事。为了反思我不采纳蹇叔、百里奚的劝谏而犯下的过错,所以作了这篇誓词,让后代记住我的过失。此次胜利,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秦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
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将士们无不感动落泪。
华夏历2074年,在那风云变幻的时代,秦国的朝堂上,秦穆公目光炯炯,正与大臣由余商议着重大的战略决策。
由余,这位智谋过人之士,向秦穆公献上了一条奇策,攻打戎王。秦穆公心潮澎湃,他深知这是一个拓展秦国疆域、成就霸业的绝佳机会。于是,他毅然决定采纳由余之计,集结秦国的雄师,向着戎族之地进发。
战场上,秦军士气高昂,旌旗蔽日。秦穆公亲自督战,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在秦军的勇猛冲锋下,戎族的防线逐渐崩溃,最终,戎王被生擒。十二个戎国,在秦国的强大武力面前,纷纷表示臣服。秦国的疆域瞬间增加了周边千里的土地,这一辉煌的胜利,让秦国在西戎之地称霸,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消息传到了周都,周襄王大为震动。他深知秦国的崛起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为了表示对秦穆公的祝贺和拉拢,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着金鼓等珍贵的贺礼前往秦国。
秦国的都城,一片欢腾。秦穆公身着华丽的王服,接受着周襄王的赏赐。金鼓之声响彻云霄,仿佛在向天下宣告着秦国的荣耀。然而,在这荣耀的背后,危机却悄然逼近。
秋季,晋国的大地上,晋襄公怒火中烧。他忘不了王官之战的耻辱,决心要向秦国复仇。于是,晋襄公率领着晋国的大军,气势汹汹地攻打秦国,迅速包围了邧地和新城。
秦穆公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他深知晋国的强大,但秦国的荣耀不容侵犯。在激烈的讨论后,秦穆公决定亲自率军出征,与晋国一决高下。
战场上,秦晋两国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喊杀声震耳欲聋,鲜血染红了大地。然而,这一次,幸运女神并没有站在秦国这边。尽管秦军奋勇抵抗,但最终还是未能击退晋军,邧地和新城落入了晋国之手。
秦穆公带着疲惫和失落回到了都城。然而,还未等他从这场失利中缓过神来,又一个噩耗传来——楚国人灭了江国。
秦穆公闻此,心中悲痛万分。他想起了与江国的友好往来,想起了那些曾经的承诺和情谊。为了表达对江国的哀悼,秦穆公身着素服,移居侧室,减少膳食,撤除音乐。整个王宫沉浸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之中。
在这悲伤的时刻,秦国的百姓们也感受到了秦穆公的仁德和悲悯。他们纷纷为江国默哀,祈祷着和平的到来。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华夏历2076年。秦穆公的身体日渐衰弱,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在病榻之上,他回顾着自己一生的功绩和遗憾。他想起了称霸西戎的辉煌时刻,想起了与晋国的激烈交锋,也想起了那些为秦国献出生命的忠臣良将。
秦穆公的离去,让整个秦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葬礼上,雍邑哭声震天。秦穆公被安葬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陪葬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秦国的良臣子舆奄息、子舆仲行、子舆针虎。
秦国的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三位忠臣,创作了《黄鸟》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