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彪点了点头道:
“咱们这个大院除了你和我奶奶能称得上是好人的只有一个,许大茂媳妇,那个叫娄晓娥的,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以后可得注意了,一不小心就被算计了。
不过你们也不用太担心,有我在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
李桂花点了点头,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封建观念根深蒂固,既然张彪说了,那她就按张彪说的办。
张彪继续道:
“这个秦淮茹下一步肯定是跟人借钱,第一个就是傻柱,然后满院子哭穷,说我冷血无情逼着她还钱。”
“啊??这不是坏你名声吗?名声坏了你怎么娶媳妇?”李桂花急道。
“所以说,这个院子里没什么好人。”张彪冷笑道。
“这不是有没有好人的事儿,是你娶媳妇的问题。”
听到李桂花的话,张彪马上回神,好家伙,刚安稳下来就催婚了,得跑。
“不说这个了,我先去轧钢厂确定工作的事,有什么事回来再说。”张彪说完撒丫子就跑。
出了四合院直奔轧钢厂,有了原主的记忆南锣鼓巷附近到轧钢厂这一段路已经不用打听了。
到了轧钢厂之后就简单了,介绍信一掏,散了半包大前门,抽烟闲聊等通报,然后顺利进了轧钢厂大院儿,还没入职,张彪就有兄弟了。
保卫科的人也不傻,从介绍信就能知道来报到的人是什么出身,张彪的介绍信是组织部开的,明显是退伍军人。
轧钢厂保卫科的人数和在职人数相关,比例是一百比一。
意思是说每一百个人就需要配备一个保卫员,轧钢厂是万人大厂,在职工人有一万出头,加上后勤部门,厨房,仓库,采购,司机,还有职能部门那些坐办公室的。
总人数在一万两千多人,对应的保卫科也有一百二十多人。
这一百二十多人如果在部队的话几乎就是一个连,有科长一人,副科长一人,两个大队长,每人麾下五十人左右,四个中队长,每人麾下有二十人左右,再下面就是巡逻小组,两到三个人不等。
剩下的有一定的空闲名额,留着安排像张彪这样的立功受伤人员。
这些人也分两类,一类是退伍军人,另一类就是接班人员。
退伍军人入职保卫科,组织关系都在当地组织部,接班人员的组织关系都在轧钢厂。
这个年代全民皆兵,对外关系紧张,刚建国就连挑老美领头的十七个堂口,消停了没几年,又跟阿三干了一场。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后遗症还没抚平,民间有不少枪支弹药被私藏,后来又跟苏联老大哥闹得挺僵,被威胁种蘑菇,政府干脆号召所有国民学习军事技能,有组织的发放枪支,鼎盛时期乡下七八岁的孩子都能用栓动步枪,而且枪枪上靶。
一本民兵训练教程全国刊印,小到制作火药,复装子弹,大到简易兵工厂的建立,应有尽有。
而轧钢厂的保卫科是配枪的,只不过平时用不到,只有队长和部分精锐老兵会带,夜班巡逻有时候会用到。
跟着带路的保卫员一路走一路聊,等到了厂长办公室的时候保卫科的大概情况张彪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敲了敲门,里面的人说了声进,张彪推门走了进去。
敬礼,递材料,等待。
杨厂长看了一遍材料和介绍信,尤其是那个一等功的情况。
张彪这个情况如果留在部队最起码是个副排长,根据二十四级工资待遇划分,他的工资最少是二十四级,每月四十五块钱,办事员。
但二十三级也是副排长,同样是办事员,只是工资要多五块钱。
张彪的组织关系是在当地组织部没错,可工资是轧钢厂发,所以这个工资到底是二十三级还是二十四级,这个就由轧钢厂的领导说了算了。
杨厂长是轧钢厂的厂长,但不是一把手,而是二把手。
解放时期,有一个单位叫军管会,这个部门管的挺多,生产和民生都管。建国以后负责民生的那一部分撤了,成了街道办事处。
国内情况稳定以后,军管会这个部门就取消了,民生有街道办事处,但生产这一块儿也不能没人管,所以就有了书记这个职位。
李副厂长管后勤,杨厂长管生产,书记管统筹和他俩。
杨厂长继续往下看,最后一页是家庭情况。
张彪,男,26岁,未婚。
家庭成员:
父亲,张大彪,烈士。
母亲,李桂花,家庭主妇,48岁。
奶奶,赵丫,66岁。
杨厂长看完后抬头道:
“张彪同志,你的工作部门是保卫科,职务是二大队四中队队长,原来的中队长调走了,位置正空着。
工资待遇二十三级副排级办事员,每月工资五十块钱。
还有其他问题吗?”
张彪抬手敬礼道:
“没问题。”
“好,家里需要时间安顿吗?”
“需要,我母亲和奶奶刚从乡下回来,家里什么都没有,需要时间置办一下,还有一点邻里关系需要处理。”
“行,那下周一过来报道。”杨厂长说完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票递给张彪,继续道:
“好好安顿一下家里,全身心投入工作。”
“是,谢谢领导。”张彪考虑了一下还是接受了杨厂长的拉拢。
派系这个东西哪里有,就像江湖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保卫科也分派系,就是不知道是两派,还是三派。
闲聊几句后张彪离开办公室,杨厂长给保卫科挂了个电话,等张彪到了保卫科的时候,他已经是四中队的队长了。
同时一个精干的中年人正在等他,看到张彪过来咧嘴笑道:
“张彪同志,我是二大队的队长魏平川。”
张彪立正敬礼,大声道:
“大队长好。”
魏平川回了个标准的军礼,礼毕,魏平川继续道:
“我们已经离开部队可,以后军礼就免了,你什么时候上班?”
“下周一,家里需要安顿一下,添置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