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见王安道理直气壮的问着“杨使相,您既然说可以帮助王家运作划分祭田的事情,不如合盘托出您的计划,让我们大家长长见识,也好配合您把事情做成呀!”
杨喜心里骂着这个不要脸老货,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奋翁兄,奋翁兄呀,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容老夫细细道来呀!”
王安道依然腆着大脸不依不饶“老夫身为族长,此事关系到我全族中老幼,如何能够不焦躁呀,你老实说吧,别扯有的没的了。”
杨喜瞪了他一眼,整了整衣服,捋了捋胡须,这才施施然的说起“既然是官田,那自然是要归官家所有了,这是公产呀!现在想变公产为私田必要的程序是少不了的。”
王安道一听这是老调重弹呀!因此也语气不善起来“幼罗老弟,幼罗老弟,为兄插一句话,是变成祭田,属于家族所有,那里就是属于我自己的私田了。”
杨喜无奈的冲着王安道笑了笑,继续掰扯“老夫也是思忖良久,还是以西郊官田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的被民举报为由头才能够推动这种转变,
否则无缘无故的损公肥私,不光百姓那里说不过去,就是上差那里也无法通过呀。
这既然是田产荒废导了致产量下降,使得良田成为财政负担,百姓不忍抱潜天物,提出改善措施,才算师出有名呀!”
肖劲看看苏挺,苏挺看看肖劲,两人不约而同脸色愕然!
这就师出有名了?
你那田又不会长脚,是岁岁产物?还是荒废成了财政负担?
老百姓们又不瞎?不都看着呢吗?
这哪里是为了给百姓们一个交代,这明明就是为了忽悠上级主管吧!
你说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导致产量下降,就是如此?唬人罢了!
他们不同意也拦不住杨喜思路和话语
“王氏家族作为本地土生土长千年不堕的望族,拥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为了改善官田状况并加强与王氏家族的联系,本知州广泛征求意见,权衡再三,才决定将这份官田划为王氏祭田。”
徐恕也是精乖的连忙迎合“知州大人说的对,下官可以作证,我们确实是广泛征求意见,权衡再三再四,才做出这个决定的,程序绝对合理合法!”
杨喜见徐恕如此配合,也是欣慰的很呀,
老夫一腔拳拳爱国之情,这不就感动一向与我面和心不和的徐同知了吗?
王令更是个会审时度势的忙表态“这个说法好,这个说法好,知州同知有着如此默契,可见咱们太原府真真是,官员和睦政通人和的好地方呀!”
杨喜一看徐王二人都给他抬杠子,也是兴奋起来,笑着面对众人“并州家家夜不闭户,太原更是繁荣昌盛。
有如此成绩是大家功劳,大家的功劳,老夫不敢居功,不敢居功呀!”
话是这么说,可是一脸春风得意骗不了人呀!
苏挺本就难受,又听到这些好官们勾搭拉拢,巧取豪夺,损公肥私。
更是气的胸口憋闷,眼前阵阵发黑!
肖劲一看苏挺脸色也知道坏了,子硕本就在病中,我一定要把他拽过来听这些话,也是太强人所难了。
因此赶紧补救,趴到了苏挺耳边小声表白着“子硕你放心,别看他们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小王是站你这一头的,是站你这一头的。”
苏挺吃力的勾了勾嘴角。
就听杨喜继续说着“本相绝的,首先应该组织人员对西郊官田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评估,包括土地质量、产量、管理现状等。
只有调查结果出来,才能够评估出这些官田确实存在管理不善、产量低下的问题。
徐恕连连点头,接着说“到时候再请调查人员写一个报告,罗列清楚转化公田为祭田好处,一定要清楚的写明白,如此操作可以能激发起王氏家族的管理积极性和加大资金投入,这一条就重要,需要清楚写明。”
王令是御史中丞,对于大顺法律还是知之甚深的,因此也笑了“王某不才,自从做了这个御史中丞以来,还是处理过一二起将官田化为祭田的事件,
因为这个由头,王某曾经查阅有关法律和政策文件,
在南朝和唐朝为了鼓励贵族和士绅参与地方治理和公益事业,确实存在将官田划为祭田或学田的政策。”
王安道越听越欣喜,拍着大腿问“如此说来,现在最最要紧的是杨知州与我王氏家族进行协商和谈判了,我等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就划田的具体范围、条件、期限等达成一致。
我是族长,我可以代表王氏家族做出承诺,未来一定会投入资金和资源,全部用来改善官田管理,提高产量,
关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王氏一族更是责无旁贷了,
不说别的,就说这次军改,我们王家可以牵个头,联合起本地的望族们,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毕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国防稳固了,大家伙才能好好的过日子不是!”
这就成了?这就谈妥当了?
肖劲觉的我得说句话呀!别人都说话就我一言不发,更显着我是外人,只能请当地人帮忙,只会坐享其成了!
打定了主意,肖劲也就大剌剌的发言了“岳父徐兄,这等化田行为,知州要将化田方案上报的,得朝廷进行审批,审批文件下来才算作数呀!”
杨喜听自己家女婿说的话,也是连连点头,心里说这事运作起来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呀,
看你们一唱一和的,好像这事办起来就是吃饭喝酒一样,没有丝毫的难度!这么容易,哪里能够显出我老人家神威。
这关键时刻还得咱自家人呀,
仲石不愧是我老杨家的女婿,不开口是不开口的,一开口,说的如此到位,都是想着咱们老杨家的话呀。
为了突出自己重要作用,杨喜更是非常高调的说着“这审批呀!老夫替你们想辙,宁肯老夫吃亏点,也不能够让你们吃亏啊。
“就说这次吧,审批通过后,本官亲自会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将西郊部分官田划为王氏祭田的决定,
奋翁兄呀,你放心了吧,这事情我们已经谋划好了,抱着万无一失,万无一失的。”
王安道听到这心里也踏实了,还得有权利呀,当官的如果想给认真给你办事,总是能够找到说法,和由头的。
杨喜之前可没有这么好说话,这不是王爷有求于我们王家了吗!
为了他家女婿的大业,这放以前难于登天的事情,现在就成了小事一桩了呀!
看来皇家这颗大树呀,能够抱上的,都是要乖乖的抱着呀!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杨使相推动第一步,我们王家也是会涌泉相报的。
想到这里王安道也一脸真诚的开言了“划田方案实施后,知州组织人员对王氏家族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如发现管理不善或违反规定的情况,知州有权进行干预和调整。
不光如此,王家还负责联合太原并州的各个世家,整理出帮助军改的方案。咱们投桃报李,肯定让王爷的军改圆满成功的。”
这么个棘手的问题,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完成了利益交换,还真真是快呀,
杨喜不禁陶醉道,有这几个在,并州的事情是大有所为呀,真真是大有所为呀。
接下来的谈话自然是一派祥和了,你吹吹我,我拍拍你,大家一团和气的相互吹捧着。
王令是个有心的,悄无声息的走了过来,从怀里掏出一粒天王补心丹,
轻声说着“苏先生,这是无名大夫给我们家子珪配的天王补心丹,你请先吃下一粒。”
肖劲也紧着跟劝道“子硕子硕,逢源兄也是通晓医术的,曾经给丹丹针灸过,他给你的药错不了,快快吃下,快快吃下。”
苏挺点了点头,很配合的张开了嘴,吃了药。
王令小声吩咐着“凝神静气闭目养神。”
苏挺一边咽着药,一边胡乱想着,
我就是普通百姓,是草莱是黎庶
我和这些天龙人结交干嘛?我来这干嘛呢?
听他们这么鱼肉百姓吗?
天下乌鸦一般黑,我真的不应该看不明白这一点呀!
这不是我该来的地方呀!
屈子的那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说的就是心里干净的人往这些大人物身边凑的下场!
当一个棋子,还不能够随心做些事情,我求什么呀!
从事后来看,苏先生也不用这样妄自菲薄了,恭亲王对他还是看重的,
这次人人满意,事事顺心的聚会。到底被苏挺人事不省给搞散了!
本来苏挺晕倒了,杨喜王安道都没有当做一回事,只是吩咐下人们把苏先生背出去。
肖劲的脸色却立马拉下来了,什么都没有说,亲手抱起苏挺往门外走去。
唬的大家伙吓了一跳,杨喜看看王令,那意思是在问“仲石口味变了?现在喜欢苏先生这一款了?”
王令也是一脸不解的摇着头。
话说杨使相的脑洞不是一般的大呀,你家闺女现在在你家呢,人家两口子很和谐很恩爱的呀!
王安道返家途中郁闷不已,老族长真真是打心眼里腻歪透了这个苏挺了,
真真是个坏事精丧门星呀!
原本是要跟着王爷好好商量一下,送学生去国子监读书的事情呢,
虽然不知王爷有多大能力,可以送多少学子去国子监?
但是看王爷这种做事风格,也知道他是不拘一格,可以横身当世为国家的。
偏偏半路杀出来这么个程咬金,这个苏讲师是什么东西!
有病你就去挺尸去,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干什么呀!
还好死不死的当众晕倒,是真晕还是装晕都不确定呢!
莫非他是不想让王爷跟我们亲密起来?这些下贱的人什么手段都使的出来的。
王安道回家后,听下人说肖家姐妹还在陪着夫人说话了,心里更烦乱,吩咐道“告诉夫人,跟着肖多姑娘从云中来太原的苏先生突然发病了,请肖家姑娘们快点回去看看吧。”
肖家姐妹听了这话,自然不敢耽搁,赶紧坐着车赶了过来,在徐家没有见到苏挺,又都赶到了杨家。
这时候全太原城的名医已经齐聚杨府了,满满当当的挤了一屋子。
肖多很是担心,可是人前她也不敢有太多的表露,
毕竟她相公才死不久,文姬新寡这种瓜田李下的事情,还是要避讳的,尤其今儿这是在别人家,并且她心里也记挂着,现在扶正姐姐的事情最最重要,千万不能破坏了姐姐的好事情。
可关心是骗不了人的,杨蕙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肖多跟苏先生之间不一般呀!
上次肖家姐妹过来,杨蕙表现的很傲慢,
一是因为她看到母亲的惨状,她的心情很糟糕,
二是因为听说徐同知有意拿乔,来而不往非礼也杨蕙自然也得端起恭亲王妃的架子来!
这次却不同于上次,首先苏先生晕倒了,劲哥费心费力的张罗着大夫,虽然娘亲很是吃味儿,吐槽着“老身病了这么久了,这院子里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多大夫呀。”
可杨蕙知道这苏先生绝对是大才,劲哥如此待他肯定是希望他能够帮助劲哥成事的。
既然是人才,自然是要认真关心,好好爱护的了。
现在又从肖多脸上看到了怜爱痛心的神色,
杨蕙眼明心亮的走了过来笑着安慰道
“多多妹妹你不用担心,大夫已经说了没有生命危险,就是之前旧病还没有好,这次又累到了,你放心好了你放心好了。”
肖家姐妹连连行礼“见过王妃,谢谢呀您呀。”
杨蕙一手拉一个,“你们姐妹呀,还是跟着我回屋吧,这一边人多口杂的,我们留在这里也没有用,白白裹乱呀!”
肖多自然不想就这么离开了,可肖吟也苦劝着“多多,我们还是听王妃的吧,在这里确实什么也做不了的。”
杨蕙笑着对肖多说“这情景我也经历过,那一年在邢县我们去范家救人,劲哥为了避免让我受伤,硬生生的中了三镖,我也是着急的不行不行的。”
啊!还有这种事情呢?女孩没有不爱八卦的,杨蕙一说这个,肖家姐妹的兴趣都被她挑逗起来了,一边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着杨蕙,一边快步跟着她回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