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那时的中国恰似久病缠身的老者,历经八国联军侵华重创与《辛丑条约》沉重枷锁束缚后,正于黑暗中艰难摸索前行之路。国家财政千疮百孔,巨额赔款似无底黑洞,不断吞噬本就微薄财力,清政府只得拼命搜刮百姓赋税,民间怨声载道,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即便如此,清政府意识到若不变革,王朝统治恐难以为继,于是在内外交困压力下,清末新政开始推行,涉及军事、教育、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朝廷想借此挽救摇摇欲坠统治,给国家带来生机,然而守旧势力阻挠、资金匮乏、人才短缺等问题如重重山峦,横亘在新政推行道路上,举步维艰。
《光绪朝清末新政纪要》记载:“二十八年,朝廷颁令推行新政,欲兴学堂以启民智,练新军而强国防,振工商盼富国势,改官制求治清明。然诸事施行之际,守旧者多有非议,且物力维艰,银钱难筹,贤才难觅,新政之效未显,唯见朝野上下于变革之途艰难辗转,或望其成,或阻其行,国之命运,仍悬于一线矣。”从这段文献资料能清晰看出新政推行不易,各方矛盾与困难交织,新政虽有美好愿景,可现实让它在荆棘丛中艰难生长,整个国家也在变革旋涡里徘徊不定,不知能否借此走出困境。
葛明,性格颇为机灵且带着几分圆滑,深知在复杂多变世道里,想做成事光靠蛮劲不行,得审时度势、见机行事。为人也算善良,心里希望国家变好,只是行事时偶尔会为达目的耍些小聪明。葛明原本在京城一个小衙门里当差,做文书工作,平日里负责抄抄写写、整理公文档案,虽官职不大,却能接触不少朝廷消息,对新政推行情况也有所耳闻,有着自己一番想法。
初春时节,衙门里气氛因新政推行变得不一样,上司们时常聚一起讨论如何响应新政、落实上头交代任务。葛明听着谈话,心里琢磨这是出人头地好机会,要是自己能在新政推行中做出成绩,往后日子就好过了。
有一天,上司把葛明叫到跟前,说上头要求衙门整理一份关于本地推行新式学堂可行性报告,让葛明去收集相关资料,走访有见识的人打听情况。葛明赶忙应下,觉得这是表现自己好机会呀。
葛明先去京城几所传统私塾,想看看情况,了解改成新式学堂会面临哪些问题。在私塾里,见到老夫子们,一说起要改成新式学堂,老夫子们大多摇头反对,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统,学洋学问会把孩子带偏了。葛明陪着笑脸,耐心听他们意见,心里却想着,这些老夫子真是顽固,这都啥时候了,还守着老一套不放呢。
不过葛明嘴上可没这么说,还是客客气气地和老夫子们探讨,问他们为啥觉得新式学堂不好呀,新式学堂里能教孩子们算术、地理这些实用知识呢,说不定以后能有大用处。老夫子们就说,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四书五经才是安身立命根本,那些洋玩意儿学了也没啥用,还会忘了祖宗根本。葛明听了,心里暗叹,这观念要改可太难了呀。
从私塾出来后,葛明又去拜访了几位曾出过洋的先生,想听听他们对新式学堂的看法。这些先生倒是很支持办新式学堂,他们跟葛明讲,国外的学堂里,孩子们能学到各种科学知识,还能培养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可不像咱们现在,光会背死书。葛明听着觉得挺有道理,就把这些话都记了下来,想着写报告的时候能用上。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葛明还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办新式学堂得有场地、得请新的老师,还得买各种教学器具,这些都得花钱呀,可衙门里也没多少经费能拨出来用在这上面。葛明就想着,能不能找些富商乡绅们捐点钱呢。
于是,葛明开始四处打听哪些富商比较热心公益,愿意为教育出份力。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位姓王的富商,这位王富商平日里就挺关心国事,也觉得国家要变强得从教育抓起。葛明找到他后,把办新式学堂的事儿跟他一说,又把自己收集的那些资料、想法都讲了出来,王富商听了挺感兴趣,说可以考虑捐点钱,不过得看看具体的办学计划。
葛明可高兴了,赶忙回去把这好消息告诉上司,上司也挺满意,让葛明继续跟进这事,把办学计划好好完善一下。葛明那阵子可忙坏了,白天到处去打听情况,晚上就在衙门里熬夜写计划,把学堂的课程设置、师资聘请、经费预算等各方面都写得详详细细的。
好不容易把计划写好了,拿给王富商看,王富商看了后,觉得挺不错,不过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比如要多请些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教学内容要更实用些。葛明一一记下来,又回去修改计划。
就在葛明满心欢喜地觉得这新式学堂马上就能办起来的时候,却出了岔子。衙门里有个和葛明不对付的同僚,嫉妒葛明这段时间这么出风头,就偷偷在上司那使坏,说葛明这计划里有不少地方都是为了讨好富商,没考虑实际情况,还说葛明收了富商的好处呢。上司听了这话,心里就起了疑,把葛明叫过来质问。
葛明一听,急得脸都红了,赶忙解释说自己绝对没有收好处,这计划都是为了能把新式学堂办好,那些建议也都是听了各方意见后综合考虑的。可上司半信半疑的,说这事儿得再查查,先把办学计划搁置一下吧。
葛明心里别提多委屈了,自己辛辛苦苦这么久,眼看就要成了,却被人这么一搅和,全白费了。可他也没办法,只能等上司查清楚了。
过了些日子,上头又下达了新的命令,要求衙门配合训练新军,挑选一些识字的年轻人去新军里当文书之类的工作。葛明心想,这又是个机会呀,虽然新式学堂那边没弄成,在新军这边做出点成绩也行呀。
葛明又开始忙活起来,到处去张贴告示,宣传新军的好处,鼓励年轻人报名。可很多老百姓一听是去新军,都不太愿意,觉得新军也是朝廷的兵,说不定哪天又要打仗,把命丢了。葛明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跟大家说新军和以前的军队不一样了,现在要学新的战术、用新的武器,以后能保卫国家呢。
在这个过程中,葛明认识了一个叫小李的年轻人,小李挺有志向,也想报国,就是家里人不同意他去参军。葛明就多次去小李家,跟他家里人讲道理,说现在国家这么弱,年轻人去新军说不定能闯出一番名堂,以后让家里人也跟着沾光呢。最后,小李家里人终于被说动了,同意小李去新军。
有了小李这个榜样,慢慢地,报名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葛明把这些报名的人的资料整理好,交给了负责新军训练的军官。军官看了挺满意,还夸葛明办事得力呢。
可没想到,新军训练刚开始没几天,就出了乱子。原来是新军里有一些从旧军队过来的士兵,习惯了以前的散漫作风,受不了新军严格的训练纪律,就开始闹事,还鼓动其他士兵一起。一时间,新军营地乱成了一团。
葛明听到消息后,赶忙跑去营地,想帮忙平息事端。他到了营地后,看到那些闹事的士兵,就上去劝说,说大家都是为了保卫国家才来新军的,现在这样闹事,不仅坏了自己的名声,也耽误了国家变强呀。可那些闹事的士兵根本不听,还冲着葛明嚷嚷,说训练太苦了,受不了。
这时候,军官带着一队人过来了,强行把闹事的士兵给镇压了下去,还抓了几个带头的。葛明看着这场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他觉得这新军要想真正练成,光靠强硬手段可不行,还得让士兵们从心里认可才行呀。
之后,葛明又向军官建议,能不能在训练之余,给士兵们讲讲国家现在的处境,讲讲新军肩负的责任,让他们明白为啥要这么刻苦训练。军官听了觉得有道理,就让葛明去准备准备,给士兵们讲讲。
葛明精心准备了一番,找了些资料,把国家被列强欺负的事儿、《辛丑条约》的屈辱都讲给士兵们听,士兵们听了后,很多都沉默了,心里也燃起了一股斗志,觉得确实得好好训练,以后保卫国家,不能再让国家受欺负了。
就这样,新军的训练慢慢走上了正轨,葛明在新军这边也算是做出了点成绩,上司对他的态度也变好了,觉得他还挺有能力的。
可这一年,新政推行的过程中,总是状况百出,一会儿是新式学堂那边因为各方利益纠葛,迟迟办不起来,一会儿是新军训练这边又遇到各种问题,还有经济方面,想振兴工商,可那些商人都怕政策变来变去,不敢大力投资。整个国家虽然在新政的推动下有了些变化的迹象,可还是困难重重,前途未卜。
葛明在这一年里,经历了这么多事儿,有高兴的时候,也有委屈、无奈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努力,到底能不能让国家真的变好,为他还是想着,只要有机会,就继续为新政出份力吧。
其他国家主要历史事实简化版本:
- 日本:借清末新政推行,进一步窥探中国局势,企图找准时机扩大在华利益。国内凭借明治维新成果持续深化工业、军事等方面发展,对外扩张野心愈发强烈,同时加紧对朝鲜殖民统治巩固,在朝鲜进行经济掠夺、文化压制,妄图将朝鲜彻底同化。
- 朝鲜:处于日本残酷殖民统治下,各方面发展受限,民族文化被破坏,民众生活困苦不堪。虽对中国新政有所关注,期望借鉴经验摆脱殖民统治,但自身力量薄弱,难以形成有效反抗,只能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 英国:作为老牌殖民帝国,一边关注清末新政走向,盘算能否从中获取更多在华商业、政治利益,一边在国内推动工业革新,应对新兴工业国家竞争,同时维持海外庞大殖民统治,面临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冲击,努力巩固统治地位。
- 法国:借中国新政之机,试图在中国西南等地拓展势力范围,加强经济渗透。国内工业呈现多元发展,时尚、奢侈品产业保持优势,传统机械、化工产业不断创新,积极经营海外殖民地,搜刮资源维持国内繁荣,参与欧洲事务彰显大国地位。
- 俄国:密切留意清末新政情况,重点关注中国东北权益变化,想借新政混乱局势扩大自身势力范围。加快国内工业化建设,尤其重视重工业发展,不过受封建残余等因素影响,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对外既要应对周边地缘政治矛盾,又要在国际格局变动中谋取利益。
- 美国:奉行“门户开放”政策,期望清末新政能让中国市场更开放稳定,便于其获取经济利益。国内经济凭借丰富资源、广阔市场及移民政策优势快速发展,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对外扩张步伐加快,不断寻求新发展机遇。
- 德国:关注清末新政对其在华势力范围影响,特别是山东等地,想借此扩大商业利益与政治影响力。国内工业实力雄厚,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技术先进,产品竞争力强,对外侵略扩张意图明显,在国际上与列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巩固工业强国地位。
- 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民族工业发展艰难,传统农业、手工业受殖民经济体系束缚,民众生活困苦。受中国清末新政启发,部分有识之士思考推动民族解放道路,然而面临英国高压管控与国内诸多问题,民族解放之路漫长且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