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们排队等着看电影的时候,如意正在国家台影视频道录制节目。
这是一个采访类节目,名字叫《台前幕后》。
虽然《另你》的播放量无法与其他同期的片子相比,但是因为其题材的特殊性,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京城警方微博官号连续发布了几条内容,有普及拐卖人口犯法刑罚的,有提醒家长带小孩出门防范的,也有通过录制一些小节目,给大家形象的演示人贩子拐走小孩后一些比较典型的“异常举动”的。
每条内容的最后都跟了“如有发现异常,请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注意记下以下内容和特征:……”,教给市民正确的、积极地帮助警方留下更多线索。
然后是国家法治频道也借着这个电影的热度,连续播出了两期有关寻亲和打拐的内容。
10月5日,在电影播出六天后,如意走进了国家电视台影视频道的采访录播室。
和她一起的还有电影的导演以及饰演女主父母的杜洪波老师和刘艾老师。
两天后,网友们从电视台看到了这期时长仅有27分钟的采访。
节目的一开始,就是影片的人物独白。
一脸疲惫奔波在疗养院、警察局和家之间的父亲:“我叫林丰,我有两个女儿,一个是我的小太阳,一个是我的小月亮。”
父亲捂着脸坐在沙发上,泪水从指缝间倾泻而下:“她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最珍贵的宝贝。”
穿着条纹病号服,时而安静呆坐在床前,时而又疯疯癫癫四处寻找的母亲:“我不知道自己叫什么,我只知道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像她们的爸爸喜欢吃辣,另一个像我喜欢吃甜。”
母亲的表情突然变得悲伤:“可是我找不到她们……我把她们都弄丢了……”
一个面容白皙,姿容姣好的女孩子,除了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室、家、补习班”三点一线之外,她又站在了疗养院的大门前:“我叫林月异,我有两个家,一个是我和爸爸的家,一个是我和妈妈的家,就是这里。”
然后镜头切到女孩子看着打开的柜门最下方的木箱子:“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不爱我,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这个。”
“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你。”
镜头从录播室的屏幕上切回,主持人将《另你》的主创人员一一请到椅子上坐下。
主持人:“作为这部影片的发起者和创作者,当初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或者是初衷,推动着您,让您决定拍这样一部作品呢?”
郭导:“有一次和朋友喝茶,有个写剧本的朋友说到‘人生入戏’,就提起老家那边有个女孩子,找了十年的父母,好不容易找到了,才得知父母早就相继去世了。当时我们听了就很唏嘘。”
“然后我从网上搜了一些真人真事,看着那些视频资料,心里就很沉重,然后就找了写剧本的朋友……”
主持人:“当初在拍摄的时候,有想过这部影片会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吗?”
郭导:“说实话,拍戏的初衷,就是想通过这样一部作品,引起大家对这种拐卖犯罪的抵制,以及对‘寻亲’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我当然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会看到这部作品的。”
“但是也确实没有想到影响会这样大。如果从创作的目的来看,我认为我们是达到了。”
主持人:“那我特别好奇,当初为什么会选如意一个高中生,来出演这部影片的两位女主?”
郭导:“林日新那个角色经历特殊,她是一个地下拳手,我们最初就想找一个真正的拳击手来出演这个角色。但是我们找到的人,对林月异和林更新这两个角色在理解和表达上,都不是那么……合适。因为你知道这两个角色都是有一定难度的。”
“然后偶然听说如意这个小孩很能打,我就去看了她之前的一些作品。”
主持人:“然后就选了她?”
郭导:“对,她的表演虽然有很多稚嫩的地方,但是能看得出她领悟能力不错,对角色的基本点抓的很准。”
主持人:“那您觉得如意在影片中的表现怎么样?”
郭导:“远远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期。”
一旁的杜洪波老师和刘艾老师连连点头。
主持人看着听到这样的夸赞后,还是没有过多的表情,仍然稳稳的坐在椅子上,认真听他们说话的如意,有些好奇。
她转向这个女孩,有些哭笑不得的问道:“所以听到刚才导演,还有两位老师对你的夸赞,如意你怎么……什么反应都没有?”
杜老师在旁边调侃了一句:“她大概觉得导演说的对。”
刘艾老师也加了一句:“确实是比我们一开始预想中的要好很多。”
能看的出来,导演和两位老师笑容中透着对如意的赞赏和喜爱。
主持人又问:“现在网上有人把你的演技称之为‘换脸式’演技,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呢?”
如意听到自己被cue,举起手中的话筒:“假的。”
看主持人无语的看着她,如意也觉得作为被采访人,有些不合格了。
“其实我的演技在整个剧组里边是垫底那一档的。”
“在拍摄过程中,杜老师和刘老师一直都在帮我分析角色的经历和心理,以及所有行为背后的逻辑。”
“包括影片还没正式开拍的时候,导演为了让我更好的把握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状态,给我看了很多影视资料,然后就更容易找到和角色共情的那个点。”
“还有为了让我尽快适应电影的拍摄节奏和方式,大家还用了两天的时间进行试拍,都是为了磨合。”
“所以我觉得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并不是我的演技,而是剧组所有人的努力。”
主持人:“你自己看了这部电影了吗?就是上映后的成片?”
如意点头。
主持人:“你自己,对在影片中的表现,还满意吗?”
如意想了想,回答:“其实我没有想过满不满意这个问题。”
“当初拍摄的时候,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角色演好,像导演说的那样,要能打动人。”
“而要想打动观众,首先就要打动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差点真的以为自己就是林月异,就是野狗。”
郭导在一旁点头:“对,那段时间我们剧组的心都是揪着的。作为导演,我是既开心,又担心。我知道以她那种和角色共情的状态,出来的效果可能更能打动人心,但是又很担心她会因为这个角色留下心理创伤。”
“当初戏都拍完了,她还一直问我,为什么林月异不能活着?为什么这个家不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她当初刚拿到剧本的时候,都不觉得剧情这样安排有什么不对,但是当她拍完之后,反而就放不下,走不出来了。”
主持人问如意:“那你现在能对这个角色释怀了吗?”
如意:“我觉得自己永远无法释怀。”
“但是现在的我已经不会去问那么多‘为什么’了。”
“其实导演说的对,真实的世界比电影中表现出的更残酷!”
“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悲剧发生,有些是偶然的,但是更多的是人为的。”
“所以不要去纠结‘为什么’,我们要问自己能‘做什么’,要怎样做才能减少这样的悲剧发生。”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希望所有迷路的孩子都能找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