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前朝的灭亡几乎都是由贪官污吏造成的,先皇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在位之时也没有做过什么错事,也没有骄奢淫逸祸乱朝纲。
还不是那些贪官污吏早就成了气候,国家和皇帝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后来甚至被他们圈禁致死。要不是现在的皇帝接手,他们大齐江山至此就灭亡要改朝换代了。
贪官误国甚至灭国,要在新朝建立不久后就要着手预防和治理。郑佩佩所采取的措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只一个大长公主就能完全杜绝贪官,也不尽然。但有什么方法能杜绝甚至让贪官不敢伸手呢?
就此皇帝最后扩展到全朝堂来讨论,并想出甚至是总结出好的办法来。历史上治理贪官可是所有朝代都会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具体的措施,可后期都会发展成贪官的世界,甚至国家就此灭亡,新的朝代建立。
好像各个朝代几乎都是这样的发展行进轨迹,各个大臣们集思广益,也就只能借鉴过去的现成律法,以惩治为主。
皇帝也在思考朝堂之中所收集的那些历朝治理贪官的法子还要继续使用,把律法之中缺少的补齐。皇帝要求对贪官的惩治要严苛,比以往都要严苛,在心理上加大贪官贪污舞弊的惧怕之心。
皇帝总觉得做的不够,和郑佩佩的通信中说了自己做的和一些想法。郑佩佩就建议皇帝私下里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只针对那些重要官员进行暗中调查,对有可能贪污的官员重点查探。
皇帝不仅眼前一亮,其实下面的小贪官还动摇不了国家的基石,就怕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贪污舞弊,那就会给朝堂带来动荡甚至动摇皇帝的统治。上一任皇帝不就是受制于大贪官被囚禁致死的!
皇帝听了郑佩佩的建议,暗中成立了自己的私卫,暗中监察百官。
其实郑佩佩手里也有专门的一些人员,不在明面上的,暗中调查的就是贪污之事。和皇帝的想法不谋而合郑佩佩只针对那些权力很大,掌管着一方事务的重臣。
也曾经查出过贪污的事情,视贪污钱财的多少,郑佩佩出手惩治过还因为有一个贪污的数量过多,经过皇帝同意,当街被处斩首了。
在皇帝那里还有一件大事悬在头上,也是他一直都忧心的事情。自己的子嗣也算丰腴,特别是国家统一前后他生了好几个男孩,也都给了机会好好的做了培养。
皇帝私下里特别注意几个孩子,在培养的过程之中不断的进行考验,想着尽早把太子确立了。可事与愿违孩子都是按照接班人培养的,但突出的竟然找不出来。只是勉强可以。皇帝以及早前太上皇活着的时候,特别是太上皇最上心的就是太子的问题。
太上皇想在自己百年之前把太子给定下来,后期所有的精力都在孩子的培养上,还有督促和考察几个孩子,太上皇做的比皇帝还要多。可惜就如长子一样,几乎水平和天赋都差不多,甚至太上皇悲哀的发现大多还不如长子。
这也是皇帝头疼的问题长子天赋和能力都一般,但胜在本性纯良仁厚。可后长起来的皇子资质和天赋一般不说,不知怎么的还都被养出了野心,可能是太子之位一直都悬而未决,甚至是他们的母妃们也起了心思,受他们母妃的影响也多。
皇帝有心和郑佩佩商讨可和郑佩佩的通信不太安全,信上也无法表达出他的全部想法,还怕弄巧成拙连累了郑佩佩。那些皇子的母家现在大多都成了气候,也怪那时他为了有一个优秀的继承人,纳入后宫的大多都是出身比较好的世家贵女。
郑佩佩可不是皇帝肚子里的蛔虫,皇帝想什么她猜不到,也不会轻易去猜测。她一直都是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做其他想。
太上皇在临走之时还是惦念继承人之事的,最后给皇帝一个建议--那就是还是由长子继承皇位。
有了这个想法皇帝开始担心那些以继承人方式和方法教育出来的其他皇子来,以长子的能力很难抵挡得了其他皇子的阴谋诡计。
这件事情怎么搞得好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皇帝因此心情经常不畅。看到郑佩佩不时寄来的对各地风光的描述,就有了游玩一番的心思。
正好借此时机再次考察一下皇子,看看哪个该惩戒的惩戒,该罚的罚。甚至皇帝都狠下心来准备提出个把的赶出皇族,哪个敢露头出手就办哪个。
于是皇帝宣告由长子秦亲王代理国政,由五个大臣辅政其中就有齐仲午。然后带着一些人马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京城。
皇帝可不能轻易就不管朝廷的政务了,除了五位辅政大臣外,手里的私卫几乎全部都留下了。正好借着这个时机也探查一下哪些官借此机会生事的,特别是跟皇子勾连着的那些官和势力。
皇帝虽然没有下达长子为太子的圣旨,但意思已经极其明显了。皇帝甚至和亲近大臣透露出这个意思,就是想把水搅浑,才能把有野心敢作乱的人或者皇子给揪出来。
皇帝还给长子秦亲王派了好多高手暗中保护,就怕哪个皇子背后暗害他。皇帝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但不在这个时候做点什么,把那些野心还处在萌芽时期就揪出来甚至扼杀掉,以后会更麻烦甚至还会引起整个国家的动荡。
至于皇帝去哪里,当然去看看郑佩佩所治理的南部,他早就向往了。南部被郑佩佩治理的极其好,每年的税银和上贡都在持续递增,那好东西多的皇帝都看着眼晕,甚至还有许多海外国家的皇帝都没有见过的好东西。
郑佩佩在沿海还建立了很多船厂造了好多高大的楼船,那是用在沿海的海运最多是载人的。用在海洋上的船很大很高但不是楼船,是大海船。皇帝只看过造好大船的图纸,没有见过实物这次就想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