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浙江的重要,分封前奏
“林丹汗又和后金有开战的征兆?还有原本归降后金的察哈尔部,也同后金摩擦不断?好啊!!真是难得的好消息!!”
御花园中,隆庆帝看着太子命人呈过来的密报,开心的一拍大腿:“如此说来,当初的方略已经开始起到作用了。
北地草原以游牧为生,又因天灾频发,生产不继。
倘若朕当初与北方彻底决裂,那么活不下去的草原蒙古诸部连同后金恐怕迟早要走到一起。
如今朕开了互市,又引导奢靡之风侵蚀其心智。如今这颗埋下多年的种子,终于是要开花结果啦!”
尹皇后作惊讶状道:“这可真是奇了。历代以来,北地若有天灾无不选择南下。怎么如今反倒内讧起来了?”
隆庆帝得意一笑,随即开始在尹皇后面前得意洋洋的卖弄了起来:“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朕一直在给他们下套!
倘若草原同本朝关系本就敌对,那么此时破罐子破摔也就没什么。
可惜啊!朕给他们来了个若即若离。既不敌视,也不亲近。
草原部落众多,又各自为政,其理念又是强者为王。所以朕一直通过晋商走私盐铁等物,拨弄着北地的局势。
尽可能的让各方势力处于平衡的状态,只要出现一个绝对的强大的存在,朕便会出手,给他套上笼子和绳索。
这也就是导致北方诸多部落,看谁都是敌人!如此便不敢同我大明撕破脸皮,使得大明彻底倒向其他人的方向。
殊不知,他们全部不过是朕留给太子的一口吃的罢了!还有晋商。
草原平定之时,就是八大晋商抄家灭族之日!!这也是朕留给太子应急的一个钱袋子。虽然现在看来,短时间可能用不上喽!”
自从改漕为海,完成清丈田亩、清查人口之后,大明朝可谓是被强行续命了一波。
本来已经步入垂暮之年的王朝,硬生生活出了第二世。
隆庆帝自从卸下重担后,心性反而越发的年轻了起来,尤其喜欢在尹皇后面前卖弄本事。
而尹皇后也乐于宠着隆庆帝,每次都会恰到好处的露出惊讶崇拜之色。
“启禀陛下,詹士府少詹士薛虹、户部郎中高拱二位大人回京交旨,现正在乾清宫外候旨。”
……
夏守忠麾下的一个司礼监禀笔太监王承恩一路小跑着出了乾清宫为薛虹二人宣旨:“陛下有旨,两位大人旅途劳顿辛苦。特恩准二位大人交了兵符圣旨折子后回府休息。
待陛下阅了折子后,会再行召见二位大人的。”
“臣薛虹领旨谢恩。”
“臣高拱领旨谢恩。”
领了隆庆帝的旨意后,薛虹便直接往东宫而去,而高拱则是直接回府。
二人的身份毕竟不同,薛虹从法理上讲,就是太子麾下直属官员。
而高拱本人则是六部的官员。
隆庆帝还没退位呢,你一个六部的官员闲着没事总往太子那跑什么?
当然,隆庆帝并不在意这种事,可到底传出去也是不好听的。
……
钟粹宫内,太子正端着一封折子,手指不停敲击在桌子上,愁眉不展:“浙江、浙江,这才是南方接下来的核心所在啊!!
不能大动,也不可不动。想要继续推行下一步的新政就必须冒这个风险……可是……啧!”
门外跑来一名太监,停在太子四尺外躬身道:“启禀太子殿下,薛大人赈灾回京交旨,现正在宫外求见。”
太子猛的把折子合上抬起头来,眼底欣喜之色溢于言表:“景瑜回京了?比孤想象的快了不少,快去把景瑜请进来!”
如果把隆庆帝和太子比做游戏里的主c大爹,那薛虹就是一个万搭的辅助。
以往太子只要有任何的事情困惑该怎么解决,薛虹都能立刻从脑袋里翻出相关类似的古代事件。
然后再客观的向太子把利弊一一讲明,再把决策权交给太子。
如果太子有什么事情做错了,薛虹也从来不会为了邀直名当着众人的面去指出来。
而是私底下,以事喻理,以物喻人,说笑间太子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然后第二天便会自发的改过。属于做什么事都给太子留足了面子。
甚至就连太子心理出现问题,觉得郁闷,找薛虹也有办法解决。
属于能输出、能回血、能回蓝、有控制、能解控、可开团、可支援、能扛伤六边形辅助大爹。
甚至可以说,薛虹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除了黛玉外,最煎熬的就是太子本人了。
甚至一天到晚,太子嘴里念叨最多次数的名字就是薛虹。
有时候就连晚上休息前,也会念叨两句。
要不是太子妃清楚太子是个直男,铁定怀疑两人之间有点问题。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辅助大爹人人爱嘛!
“臣薛虹见过太子殿下……呃……太子殿下,您这是……”
薛虹进门,刚要躬身行礼,身前就被一道阴影笼罩住,紧接着合在一起行礼的双手就被一双大手攥住。
薛虹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没办法,男桐见多了,有点ptsd了。
“景瑜,你终于回来了( ?? ﹏ ?? )”
太子连忙拽着薛虹向殿内的榻前走去,拉着他并肩坐下。
薛虹连忙起身:“殿下,您为君,我为臣,此举于礼不合……”
太子死死拽住薛虹的手腕,神力展现无余:“这里是私下,难道景瑜认为你和我的关系,不如老四??”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薛虹还能怎么办。
“如此臣谢殿下厚遇。”
太子摆了摆手道:“景瑜,你回来的可太及时了。南方那边又遇到了一点麻烦,孤现在有些犹豫……”
浙江的清丈田亩和清查人口已经完成。
浙江的田亩清丈问题不大,这地方也没有多少田亩能藏,主要还是人口。
浙江在清查人口前上报的人数是五百万左右,可实际上却是一千五百万上下!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太子发现,想要在不伤筋动骨、不割肉刮骨的情况下,完成下一步根本不可能!!
江南四省拳头是不大,可你还不能真拎着刀横推过去。
清丈田亩、清查人口之所以能在南方推行,除了隆庆帝杀红眼的状态吓到了百官外,更多的还是南方的基本盘不是那点土地。
南方的基本盘是学阀、商业。
本朝至今一共四十一位首辅。
其中有三十三人都是出自江西、江南(江苏、安徽)、浙江这三个省份。
接下来要是再想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组合拳,对方铁定是要和朝廷玩命的。
薛虹沉吟片刻:“殿下年初便要登基,短时间内不宜再有大变。
不过臣建议,将南直隶一分为二。同时将海政向福建、广东倾斜。
同时在山东、辽东修建渡口。以海运带动商业,将浙江的商业向其他省份缓慢的分润。
当然,这并非是要就此废了此地,只不过是将江南四省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对朝廷的威胁性尽可能的降低。”
在薛虹看来,浙江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比南直隶还要高。
浙江这个地方其实挺邪门,华夏大地基本上是西高东低阶梯式的地理位置。
按理说,浙江这个地方应该是一片滩涂平原。
可实际上的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多山地丘陵,把地形分的那叫一个支离破碎。
春秋时期被称为百越的地方里就有浙江。
哪怕到了三国时期,那也是狗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只有让别人揍的快活不下去了,才会往南边跑。
可就是这么个破地方,三次衣冠南渡后,整合自身条件,化劣势为优势,居然农业为辅,经济作物为主。
可谓是:茶叶瓷器丝绸齐飞,商业共文化按摩一色。布愣一下,支棱起来了。后面还又多了个盐业。
浙江地理位置重要,水系众多,连接各地,四通八达。为商业的兴旺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这也正应了那句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而薛虹的做法就是希望将浙江的商业属性分割给其他地方。
“微臣建议兴海事、开分封!将大明境内不想要的人通通扔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