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就把书房布置好了。
自己烧了第一壶茶,慢慢地喝,环顾四周,有了一种成就感。
以后,我就在这里读读书,写写字,画点画。
下午,我就去了新华书店,选了字帖,至于画画,开始想学山水,最后还是定学花鸟。
选了几本书,打道回府。
要说花鸟,我还是有点基础。因为我爹编竹篮,上面要织些喜鹊闹枝头,鲤鱼跳龙门的图案。这些竹篮花草虫鱼,也要先在纸上勾勒出草稿。
小时候,我就在旁边学着画。算是有点基础。
我知道我不能以画取胜,重点是要弄几句恰切的诗句题到上面。所以,我也不急,慢慢地积累一些词句。比如画一只鸟。
鸟,我可以画得不精,但我题上一句有意义的话,这画就有意境了,这叫文人画。
把思路定好,我就有了方向。
我还要给这个书画室取个名字,以后,就在作品上“写于某某”。
这个名字要有意义,我想了半天,记起我家门前的那口水塘叫做【半亩塘】,好,就取个这样的斋名——半亩塘主。
还有自己也要有个闲章,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名字来,又坐了一阵,干脆就写【晓】。因为这个字就是【尧日】,有个成语叫【尧天舜日】。
把这些事想好,我就打电话给唐盛,问他在哪里。
他说回了老家。
我笑道:“你爷爷会雕玉,应该会雕印章吧?”
他说:“肯定会雕,而且他雕印还有名气。”
我便要他爷爷给我雕两个印章。一个【半亩塘主】,一个是【晓记】。
跟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定,他听完,说道:“好,马上刻,我请了一天假,3号上班,我就给你送过来。”
放心了,纸笔砚墨印章都有了。慢慢来,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像模像样的文化人。
次日上午八点多,萧市长把我叫进去,说道:
“我刚跟张书记请了假,今天跟姚市长,花局长一起去虞县,十点出发。”
我也没有什么其他任务,就是打个电话通知胡师傅就行。叫他加好油,十点去虞县。
去虞县,当然是去学他们中医院的管理经验。我从来没有去过,只知道虞县离我们大约一百五十公里。
我坐在办公室,心想,一定要跟熊十辨联系一下。
如果他爷爷肯到我们这边来,那该多好啊。于是,我打熊十辨的手机,手机里传来冷冷冰冰的声音:“你拨打的手机已关机。”
我只好打他办公室的电话。
好久没人接。
隔了一会儿,我打过去。
一个陌生的声音问道:“哪里?”
我说:“我是秦江省四水市政府办公室,请找熊十辨接个电话。”
对方说:“他辞职了。”
我身子震了一下,忙问:“他怎么辞职了呢?”
对方问我是什么人。
我说是熊十辨的同学。
对方才告诉我,熊十辨的堂哥出车祸死了。熊十辨离职,跟他爷爷去学医了。
我心里一阵惆怅。
问是什么时候的事,对方说就是一个月前发生的事情。
我说:“你能告诉我,他的新手机号码吗?”
对方说了两遍,我记下。
挂了机,我坐在那儿默然,好久都没有吱声。也没有勇气打十辨的手机。
时光匆促,加上在办公室,也不方便安慰。我想,出差回来,再安慰他吧。
到了九点半,花局长来了,我进去泡了一杯茶,正欲退出。花局长说:
“晓东,陈局长的外甥女,你不喜欢啊?”
我笑道:“不是不喜欢,而是目前没条件。”
她说:“要什么条件?她家什么都有。”
萧市长玩笑道:“年轻人的择偶标准不同。你当局长的不能强求。”
花局长说:“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女孩子,家长也喜欢晓东。”
我笑笑,退了出去。
一会儿,花局长出来,萧市长也跟着出来了。
花局长说:“我们早点出发。”
下楼,各人上各人的车,而分管文教卫的姚副市长,她的车到大门口等着。
说起姚副市长,自从她把那幅书法作品退给我之后,我就很少跟她打交道了。后来,我到了萧市长这边上班,就更没有多联系。
不过,也不时听到别人对她的评价。似乎并不好。
说她是知识分子,搞地方工作水土不服。
特别是张行远说,这姚副市长有两点,弄得张主任也摇头脑。
一是咬文嚼字,已经到了文字学家的水平,培训中心给她写个什么发言稿,一稿二稿三稿,要是通过了,算是烧了高香。
通常是要写四稿五稿才能通过。
张行远不敢骂娘,但张主任敢骂,骂组织上怎么放些这样的书呆子来当领导。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又不是写千古名篇。
二是喜欢打扮。女同志喜欢打扮,这无可厚非,但她的司机和秘书往往急得跳楼,他们在楼下等,姚副市长就是不下楼。
她在上面左描右描,一定要像明星出场一样,弄得个完美无缺才下楼。
这样就误事。
有一次,教育系统举行全市文艺汇演。规定晚上七点半准时开演。当然,开演之前,作为主管教育的副市长要到台上致辞。
到了七点半,姚副市长还是没来。
教育局长打电话去催,没人接电话。
打她的秘书,秘书也急得没办法,说:“还在化妆。快了,快了。”
弄得教育局长把手机一挂,气愤地说:“化妆,化妆,是谁演出吗?她要化什么妆。”
总之,这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来分管文教卫,下面好像怨言不断。
我不知道萧市长知不知道这些情况。但有些话,忍不住要提醒萧市长。
车出四水市,我说:“市长,我回来就不要写汇报材料了吧?”
“为什么?”
“以卫生局的汇报材料为准,他们会写。”
萧市长说:“你要把关。这件事,我要向书记市长汇报的。”
我提醒道:“姚市长那一关比较难过,她管的那一线,所有的材料要经过她三审四审五审才通得过。如果她审定的稿子与我写的有出入,怎么办?”
萧市长说:“全市的改革,市委市政府委托我统筹负责。她讲她的,我讲我的。”
我才点点头,说:“好,那我写。”
胡师傅在旁边插言:
“这个姚市长听说很固执,当然,我不能在背后议论领导。但下面单位很恼火,材料都是一个字一个字都要经她审定。”
萧市长说:“审定是对的,但一个字一个字就不必。”
我知道萧市长是压抑自己的情绪,非常有分寸才说的。
他就讨厌这种把文字看得很重的人,平时跟我说,写通顺了就行。
车行一半,萧市长说:“晓东,你一定要认真看,认真记,人家中医院为什么搞得那么好。”
我笑道:“主要是有名医。”
萧市长说:“对,要弄清他们是本地有名医,还是从外面引进过来的。这是关键。我们要多问,多记。不是回去写篇文章交差就行。”
我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