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嫔这边的事情结束,后宫真正的进入安静期,就连那些给小孩子下药的小手段都没有。
实在是有一大半的人都在床上坐月子,她们坐月子有些惨,孙妙青虽然坐了两个月,可天气没那么热。
轮到她们,时间线进入到夏季,以古人不洗澡,不洗头,不漱口的规矩,那得把人折磨疯了。
今年的天气较热,皇帝原本想让他们和之前一样去到圆明园纳凉。
可孩子还小,经不起路途的颠簸,刚好嬴政又从书上看到了硝石制冰,给后宫众人的月例又添了一倍,让他们在宫内也住的安心,不再那么折腾圆明园和宫中两头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10年过去,嬴政亲自带领军队出去攻打周边的国家。
这10年间,嬴政最提倡的便是统一语言,想想他之前统一了货币,不知道便利了多少人家。
嬴政能提倡这个,是因为接见地方官员汇报时,居然还需要翻译,浪费时间不说。
有些翻译还不精准,明明这些人做官之前便要求他们会官腔,可等他们回了本地之后,能说官腔话的没几个。
不推广不行,沟通都有障碍,如何有利于他的管理?
于是推行统一语言势在必行,孙妙青知道他在推行统一语言后,在后面做推手。
尽量把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实在是现在的白话听起来文绉绉的,别人听不明白,说的也好口,而且不好听。
在孙妙青的推波助澜下,普通话成为了全国通用语言。
等全国都会用统一的话语后,嬴政攻打的更加顺利了。
第一个攻打的便是岛国,用的理由是剿匪,毕竟是岛国,他们是陆军,那和水军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需要扯一个理由,正大光明的过去。
嬴政之前在海边让人训练的水师早已准备好,害怕他们以地形为优势,率先派人悄悄上岛。
探听到他们具体的军事实力后,开着本国的大船直攻小岛国。
对于小岛上的老弱妇孺,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将本国那些还需要人工的机械运到这边,把他们变成劳动力,为本国生产物资。
至于岛上的男人,嬴政原本是想把他们运回国继续做基建。
他的水泥地,他的房屋,他的大桥,还需要许许多多的劳动力。
还没等他把人运走呢,手底下的人便发现了金矿和银矿,一瞧这一批人,呵,不用走了,全部留下来干苦力,开山挖矿。
对于高丽森那边,那就是直接开打,谁让他们一天天说着供奉供奉,对于自己国家的小九九不知道有多少。
蒙古那边就更好说话,嫁过去那么多的公主,有些还未成年就折在了那里,说好的是两族联姻。
可蒙古那边连姿态都没摆正,老想着把控后宫,直接把他们端了,变成自己的领土,而不是附属国。
在这里嬴政是亲自操刀,他所在的这个身体本身不高,但经过几年的训练,嬴政还是拿起了1米6的大刀朝着蒙古地区出发。
在精良的装备下,短短两个月便把蒙古真正的收回自己的领地。
稍作休息,将蒙古这边事情处理完,嬴政又盯上了北方那一大片土地。
自己国家还有那么多人,需要的土地众多,再去开采一片也不是什么难事情。
刚好储存的军需充足,带着军队就杀了过去,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将整个北方拿下。
等彻底将北方的土地和人口收拢后国土瞬间扩大。
到最后,嬴政攻打下了一片巨大的土地,南至赤道,北至北冰洋,东到阿拉伯,西到太平洋。
如果不是他年纪大了,他估计还想扬帆远航,将对面的国家也给打下来。
回到宫中的他已经50多岁,接近60岁,比原来的那个人活的更长久。
能这么快把那些国家攻打下来,多亏了孙妙青留给他的那些武器制造,各种军用配方。
嬴政只要寻找能人,将所有的材料配备齐全,照着做便好,果然,站在巨人肩膀上,走的就更远。
在嬴政出去攻打其他领土时,没有忘记要培养后代,这个国家没有继承人是不行的。
这个继承人得有能力,有魄力,有长远的目光,灵活的应变方式。
……
自从系统给嬴政开辟了一条新路,嬴政便在国内也提倡了女子的地位,希望女人也能站起来。
但这一点身为男人的嬴政虽然提倡了,可并没有大肆的宣扬和进行资助。
孙妙青要的也只是皇帝的这一句话,她在这十几年间,并没有在宫中虚度时光。
在民间举办了各种新式学堂,新式栽培技术,机械化,适合嬴政时间线发展的东西都被孙妙青弄了出来。
当然不是以她的名义,而是让别人点了名在民间进行宣传。
首当其冲的便是让妇女有了工作,有钱拿回家,腰杆儿挺直了。
不再为了家里那3分地,一大家子争个你死我活。
其次是思想,有些人的思想根深蒂固,无法改变,但只要权利在手,没有什么事情是改变不了的,除非他们不想活了。
孙妙青利用手中的人脉,宣传女人也能顶半边天,家务活一起分担。
这很难,在他们的思想里家务便是女人,犯了错的永远是女人,倘若哪一天有男人犯了错,要么是她母亲没教导好,要么是她的媳妇儿没看管好。
男人人在外面花天酒地,女人在家忙里忙外,临了临了,男人回家指手画脚。
要扭转这些,孙妙青制定了一系列计划,首先便是弄出领头羊,国家的法律是要修改。
清朝的修改程序不一样,嬴政要出去打仗,把这一摊子事情交给了手下人做。
孙妙青便在里边儿浑水摸鱼,把自己的人往里边儿带把自己的思想加入里边。
成型的法律在往民间一散发,让自己人中,做一个女子进行举报,杀鸡儆猴,树立威严。
其次便是将法律向众人讲解清楚,利用戏曲的方式,编造不同的女性角色崛起的剧本,向外传播思想。
最后,制定严格的纳妾规则,想要纳妾,除非40岁之后无子,或者家里已经有的。
要想纳妾必须去衙门登记,根据不同的职业,缴纳不同的金额才允许纳妾。
不能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一经发现,游街处理,倘若有包庇,欺男霸女的,背井离乡,去到其他地方做苦役。
孙妙青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还有那些顽固不化的女人,认为男人就是天的,孙妙青也不予理会。
日子是自己的,给了一条出路她不走,只能怪她自己。
最后便是卫生问题,清朝有休沐日,给他们专门用来洗澡。
可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大户人家还好,在百姓家,那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一个月不洗澡那都是常事情,夫妻间做那事情也不知道清洗,许多的疾病都是他们日常不良习惯造成的。
这个孙妙青也联合了话本,戏曲,后宫中的太医,到民间进行游说劝说。
又培训出一批女大夫,专门治疗妇科疾病,宣传卫生知识。
……
嬴政攻打下来的土地需要本土的人迁移过去居住,将那些人本土化。
不同文化的人碰撞,会不同的效果,有了更大的土地,需要的劳动力增加。
让不同种族的人进行联姻,共同生活。
但嬴政并没有鼓励他们积极生育,实在是等他回国后发现,机械化发展的十分迅速。
就好比纺纱机,全国的工厂加大火力工作一个月便能满足全国的需求。
水泥路早已铺好了,需要大桥的地方早已铺好,就连宫内都出现了许多电器,他的国家迎来了新时代。
直接从封建主义国家过渡到了电器时代。
回国后的他每天都非常忙碌,各个地方发来的电报根本处理不完,原本想拉几个帮手。
可往外一看,果郡王早已卸甲归田,带着妻儿在外面游山玩水。
需要人家处理的任务,人家一件也没落下,要是再往上面加一点造反了怎么办?
自己的几个儿子,弘时被派去了户部,处理户籍。
人口信息登记、户籍档案管理、户口迁移审批、人口统计分析、证件核发管理,光是这些就已经让弘时忙的脚不沾地。
还别说户部还有其他的职位。
在看弘历,派到礼部,处理外交事宜,现在的外交较为少,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推行统一语言。
嬴政召回了的那些人还要对他们进行管理,不同国家不同的语言。
弘历除了要处理各种重大的仪式,交接任务之外,还要学习各国的语言,也是忙的晕头转向。
弘昼去了吏部,内部每年的法律都在变,不同情况下发生的不同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弘睦就更惨了,3岁启蒙,从6岁开始学习,每天跟着不同的夫子学习。
然而,随着他的年龄增大,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原本前一天只需要学习11门课。
等到了第二天,外面发生了一阵暴乱之后,他的课程又增加一门。
正在苦逼的学习之中,最苦逼的是他身后还有好几个妹妹努力的在赶超他,每每都觉得自己的智商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