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看着满脸贱笑的李彻,摇了摇头,神色复杂。
这老六,自从那事过后,变化越来越大了。
从前一众皇子之中,数他最怕自己,可自从撞柱之后,胆子却是越来越大,对自己越发没有敬畏之心。
偏偏就是这样的老六,本事也忽然变得奇大,短短两年时间把关外搅得天翻地覆,俨然已经成了历史上功劳最大的藩王。
而且,庆帝还发现,自己似乎并不反感李彻的‘忤逆’和‘僭越’,甚至有些欣赏这种冒犯?
所以,当李彻毫无礼节地走过来时,庆帝只是象征性地训斥了一句:“你也是一代藩王了,怎可口出此等粗鄙之言?”
随即便把注意力再次放到了水泥上面:“老六,此物可是你的发明?”
李彻低头看了一眼,摇头道:“当然不是,皆是奉国工匠之功劳,儿臣不过是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罢了。”
庆帝显然不在意这东西是谁发明的,只是以此为由头将话题引过来而已。
“此物造价几何?”
李彻如实说道:“很便宜,不过是石灰石、粘土、石膏混合在一起,制作起来也很简单。”
“如此说来,大庆也可铺上这样的路?”庆帝立刻眼睛发亮。
李彻淡笑着回道:“原则上可以。”
“你写一份配方给朕,朕回去让工部去做。”庆帝龙颜大悦,“朕要让各州府之间,都铺上这样宽广平整的路。”
庆帝显然没考过公,不清楚‘原则上可以’实际就是不行,‘原则上不可以’才是真的可以。
李彻硬邦邦地回道:“父皇,此事儿臣却是不能应的。”
庆帝显然没想到自己会被李彻拒绝,微微一怔后,皱眉道:“此言何意?”
“此物虽然造价低廉,然却是奉国数百工匠、学者耗费大量心血、时间研制出来的,研究它的代价,远超于它本身的造价。”
李彻一副为难的样子:“儿臣虽然想把此物送给父皇,但若是如此,岂不是辜负了辛苦付出的匠人、学者?”
“他们辛苦劳作付出,儿臣转手就将他们的心血送给父皇,岂不是让人心寒?如此一来,日后还有谁愿意再研发新东西?”
古人没有专利意识,又喜欢将学问藏起来,只传给家中后辈。
在李彻看来,这是非常不妥的行为。
何为工业革命,何为科技大爆发?
不就是一个又一个科学家、先行者,将自己的理论和知识公之于众,以推动文明前进吗?
虽然这过程中肯定也有蝇营狗苟,也少不了几个学术败类和小偷,但大体上还是互相激励、良性竞争的。
奉国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新物件,你什么都不用付出,直接空手套白狼就给要走了?
若是刚穿越过来之时,李彻对皇权尚有三分畏惧,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可能也就顺从了。
而如今的奉国有兵有钱,实在是没必要受这委屈。
天下没有这般道理,就算是皇帝老子也不能这么做!
哪怕庆帝早有心理准备,知道自家老六比较叛逆,也被李彻这番话惊得不行。
“你在和朕讲条件?”庆帝的语气已经有些微冷。
说起来,庆帝也是第一次当皇帝。
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太重,总以为这天下真的姓李,天下万物都是皇家的。
殊不知,皇帝也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也要有所取舍,也要学会等价交换。
一旁的李霖和黄瑾噤若寒蝉,只得疯狂地给李彻使眼色,生怕他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李彻却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拱手道:
“父皇误会了,儿臣和父皇乃是父子,儿臣的自然就是父皇的。可这水泥......并非儿臣私有之物,而是奉国之物,儿臣万万不敢借花献佛,只为讨得父皇欢心。”
庆帝沉默着看向李彻。
李霖和黄瑾已经放弃了,恨不得当即化身雕像,只求陛下的雷霆之怒不要殃及自己。
过了不知多久,庆帝幽幽开口,语气缓和了不少:“朕却是不知道,老六你何时养成了一副奸商嘴脸?”
李彻笑着回道:“父皇谬赞。”
庆帝嘴角抽了抽:“回头把配方给黄瑾,放心,朕不会让你吃亏的。”
“父皇英明!”
见李彻三言两语就安抚了庆帝,李霖看向他的眼神跟见了鬼一样。
黄瑾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毕竟见识多了,他心中已经有了思量。
六皇子撞柱之后,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口吐‘儿臣欲要造反’之言,差点没把陛下气得当众弑子。
然而六皇子三言两语,不仅止住了陛下的杀意,还让陛下对他委以重任。
由此可见,或许......陛下就吃这一套?
李彻却是没想那么多,他只是不想让便宜父皇肆无忌惮地白嫖罢了。
等銮驾到了朝阳城,还有那么多新鲜物件,总不能庆帝上下嘴皮子一碰,自己就把东西双手奉上吧?
小插曲过后,双方队伍合为一处,向朝阳城而去。
果不出李彻所料,庆帝这一路上走走停停,对见到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河边的水车他好奇,对曲辕犁更是眼馋不已。
手一伸,张嘴就是要。
李彻也没惯着他,只是笑而不语。
庆帝顿时懂了,心中不情愿的同时,也只能默默盘算拿什么来换。
到了朝阳城脚下,庆帝终于停止了选购的行为,凝视着眼前高大的城墙,一时间竟有些失神。
作为大庆的皇帝,庆帝一向为帝都而感到自豪,也从不觉得这世上有哪个城池比帝都更雄伟。
大庆是强大的,建国后镇压边境国家不敢来犯,今年更是使得万邦来朝。
能做到这种程度,绝不只是因为军队强大、经济发达、农业先进这么简单,而是在民生、文化、科技各个方面都处于世界之巅。
只有这样,周边诸国才会追随大庆的脚步,以大庆的思想为潮流,高丽、倭国、北胡这些异邦使臣,更是恨不得化身为大庆之子民,以说大庆的语言、使用大庆的文字为荣。
这样一个顶级强国,它的都城必然是这个时代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巅峰。
不仅是大庆百姓,就连在异邦之人心中,帝都也是一个有着精神象征的梦想之都。
然而,当庆帝看到朝阳城的瞬间,突然有些动摇了。
帝都虽然很好,但朝阳城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