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当吉斯轿车驶入克里姆林宫斯帕斯基门时,四名持枪卫兵突然立正敬礼。
这本是zz局委员才享有的礼遇。
车窗内的瓦列里瞥见后视镜中司机憋笑的表情,顿时明白这是斯大林亲自安排的‘特殊待遇’。
果然,汽车尚未停稳,人民委员会议办公厅主任波斯克列贝舍夫已夹着文件袋迎了上来:“将军同志,请直接去孔雀石厅,贝利亚同志在等您。”
“谢谢。”
“不用谢,瓦列里同志。”
孔雀石厅内,莫斯科被围时期都未曾停产的中央被服局正严阵以待。三台缝纫机旁堆着英国进口的深灰色细呢料。
瓦列里刚走到这里。
首席裁缝玛利亚·伊万诺娃就迫不及待的手持软尺上下打量着他。
“伏罗希洛夫元帅特别交代,美国记者肯定会拍您和罗斯福握手的照片,所以要突出苏联最年轻将军的英俊。”
“不是说,今天就要出发吗…?”瓦列里有些疑惑的问道“现在量体裁衣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得及。”玛利亚笑着说道,继续给他量着:“快的话,我们下午就能赶制出来几套合适的制服,看到那边三台缝纫机吗?那就是我们的法宝。”
“您就放心吧,我是这方面的专家。”玛利亚笑着继续道。
给他量好体型后,裁缝们开始按照数据给他制作合身的衣物。
此时…戴着圆圆眼镜的贝利亚也笑着走了过来。
“贝利亚同志。”瓦列里主动伸手握住他的手。
“瓦列里同志,请跟我来。”贝利亚带着瓦列里来到一边,递给他一个笔记本
瓦列里翻开加密笔记本,发现里面只有红线和蓝线…看起来很混乱。
“只是一种小小的手段,里面用隐形药水绘制了华盛顿的街道图。”贝利亚继续低声解释着:“笔记本里面红线标注的咖啡馆有我们的‘燕子’,蓝线是联邦调查局测向车巡逻路线。”
“当然,这次美国之行也会有内务部的人员时刻保证你的安全…这个笔记本也只是为了防止意外突发的情况发生。”
瓦列里点点头:“我明白了,贝利亚同志,多谢你们费心了。”
贝利亚笑着摆摆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瓦列里同志。”
“我们还给你单独准备了不少装备呢。”贝利亚笑着拍一拍地上的黑色皮箱:“里面有一把托卡列夫手枪,子弹也都是特制的,这也是为了给你保护安全用的。”
“等会你还要跟我们一起去一趟医院。”
“医院?”
“是的,医院,给你打一些疫苗。防止美国那边有人害您。”贝利亚推一推自己的圆形眼镜:“一切都是为了安全。”
为了保护瓦列里的安全,内务部联合其他部门在瓦列里回到莫斯科之前就在做准备,衣服由于保密的原因,今天才开始量体裁衣,不过时间也来得及。
斯大林对他的安全非常上心。
中午十二点…瓦列里被送到莫斯科第一人民医院…由护士长,也就是他的老妈亲自给他服务,坐在沙发上的瓦列里已经被注射超过三种疫苗。
阿丽娜温柔的给瓦列里擦拭着注射口附近的微微血迹:“儿子,到了那边要注意安全,我听说给你配备的医师都会在你身边候命,但你也要注意安全,答应妈妈,好不好。”
“知道啦,妈妈。”瓦列里点点头回应道。
“那就好。”
下午…等注射完疫苗,瓦列里被专车送到斯大林位于莫斯科城内的孔策沃别墅。
斯大林用匕首尖挑开陶罐的蜡封,羊肉与百里香的香气混着格鲁吉亚葡萄酒的酸涩漫出。他舀了勺浓汤浇在荞麦饭上,突然用刀柄敲了敲桌沿:“1921年我在这张桌子上跟捷尔任斯基吵架,他非说炖汤该放土豆而不是李子干,后来他输了,连喝三碗。 ”
斯大林絮絮叨叨的说着,像是一个老头给孙子说之前的故事。
瓦列里知道,他的大儿子雅科夫在1941年的7月被德军不幸俘虏…这成为了斯大林的一件心事。
刚要舀一勺汤的他注意到陶罐底部沉着的银勺刻着\"索索\"字样。
这是斯大林少年时的昵称。
斯大林见状笑着说:“我母亲总说,能用同一把勺子喝汤的人不会互相背叛。”
老人将勺子插进面包块“现在它是你的了。”
瓦列里只感觉心中非常温暖与感动以及有一丝受宠若惊…这意味着眼前的斯大林真的完全信任自己。
“阿姨她说的对…斯大林同志,能用一把勺子喝汤的人的确不会相互背叛。”瓦列里拔出勺子,盛一勺汤,简单喝上一口。
“哈哈哈哈。”斯大林笑了两声,也拿起勺子轻轻喝一口汤。
叮嘱道:“去了那边要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怕,放心,内务部的他们会保护好你的。”
“等吃完这顿饭,休息一会儿你就也该上飞机了。”
临别时,斯大林从衣柜深处翻出件磨破边的羊皮袄。“1913年被流放西伯利亚时,通古斯猎人送我的,飞机上你可能会冷,这老家伙穿起来还是很保暖的。”
瓦列里接过衣服。
“去吧,孩子。”斯大林替他整理整理衣服领子。
十二辆吉斯轿车鱼贯驶出克里姆林宫时,塔斯社摄影师按下快门。次日《真理报》头版将刊登题为《两种文明的握手》的专题报道。
傍晚…一连串车队抵达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机场。
“您乘坐的是改装后的图2轰炸机,机舱内加装了防弹钢板。”总参谋部运输局长指着停机坪上涂着巨大红星的银灰色飞机,“航线经摩尔曼斯克绕行北冰洋,全程由第6航空军护航至白令海峡。”
瓦列里点点头,他朝着运输局长大声说一声:“谢谢!”
“不用谢!瓦列里同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瓦列里随后跟着同行的内务部人员,外交团队登上飞机。
十分钟后,一架又一架飞机从莫斯科机场不断起飞,攀升到蓝天上,向着东北方的方向飞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