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回到莫斯科
瓦列里在12月2号清晨被紧急召回莫斯科。
亚赫罗姆防线有着突一集的帮助已经稳固,且德国人已经在片土地上损失整整两支主力步兵师以及大量坦克,经过最高统帅部的评估,德国人已无力继续跨过莫斯科运河绕后袭击包抄莫斯科。
且各个方向的德军都已经停止进军,德军似乎无力再向莫斯科进攻了。
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推测这一次意外的很准。
德军确实已经无力向莫斯科方向推进,冬季作战的失败伴随着瓦列里雪崩计划的落幕已经是板上钉钉。
现在与瓦列里对线的老朋友,莱茵哈特手下的第一,第六与第七以及第十二装甲师总共大约剩余100辆坦克。
平均一个装甲师25辆,德国人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已经彻底折戟于莫斯科的寒冬之中。
负责正面进攻的第4装甲群第二,五,十,十一四支装甲师总共剩余大约170辆坦克。
平均一个装甲师40辆左右。
第3第4两支装甲集群的强大攻势未能突破苏军在莫斯科周围布置的防守。
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硬生生的挡住两侧德军的进攻。
从12月2号开始,缺少预备队,棉衣,补给,弹药的的德军不得不提前开始转攻为守,这比原历史还要提早三天。
利用这珍贵的平静时间,苏联开始秘密为冬季大反攻做着准备。
而斯大林召回瓦列里的理由很简单。
为他补上一次授勋仪式,上次金星勋章因为时间匆忙没来得及举行授勋仪式,这次就用红旗勋章来补上。
同时让瓦列里专门组建一支用于参加冬季大反攻的部队,瓦列里现在怎么说也是一名少将,该让他独自带兵了。
亚赫罗姆附近的部队损失惨重,已经全部编入兵力不足的突一集当中。
而现在苏联已经没有多余的预备队。
所以斯大林打算让瓦列里自己招兵,他给提供装备与合适的指挥官。
从零开始基础组建一支部队。
虽然现阶段苏联的装备不足以支撑瓦列里机械化军队的设想,不过斯大林觉得给这孩子弄一个丐版机械化应该是可以的。
坦克无线电的问题由于美国原材料的提供也在努力解决。
现阶段苏联只能大力出奇迹,硬在t-34以及KV-1坦克的内部加了一台无线电。
这让本不算宽敞的坦克内部又显的有些拥挤。
只不过这类改装坦克的数量很少,且全都都归属于瓦列里指挥。
现阶段还在莫斯科的军用工厂在一周前就完成了最后一批坦克的改装,从十月份瓦列里关于机械化作战的报告交上来开始。
斯大林就一直为这名年轻的小将做着准备,从各个地方硬生生扣来不少资源用来实现瓦列里的想法。
这让贝利亚对于瓦列里愈发的恭敬起来,特别是在雪崩行动成功后,瓦列里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年轻的将军之一后,贝利亚就决定彻底站在瓦列里的一边。
这个年轻人的未来不可限量,有时候他都觉得,斯大林看瓦列里就像是在看年轻的自己。
既然斯大林对于瓦列里如此宠爱,那自己站在瓦列里一边就是站在斯大林一边。
…贝利亚决定将宝先押在瓦列里身上。
1941年12月2日
瓦列里的吉普车刚拐过历史博物馆的街角,就被山呼海啸的声浪淹没。
成千上万的莫斯科市民挤满了每一寸路面,有人挥舞着冻红的拳头高喊“乌拉”,有人把婴儿举过头顶想蹭一蹭英雄的指尖。雪片在沸腾的人潮上方融化,像一场逆行的雨。
“瓦夏!看那个孩子!”司机突然减速。
一个戴着飞行员皮帽的小男孩冲破警戒线,将一束冰凌包裹的野蔷薇塞进车窗。花瓣上的霜晶在瓦列里掌心融化,让他想起战壕里那些冻成琥珀的血珠。
瓦列里对着小孩高喊一声:“谢谢。”
引起周围群众们的巨大欢呼声,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人群内不少便衣混入的内务部成员全都警惕的盯着周围。
周围的建筑也全部早已被内务部封锁,里面只有戴着蓝色帽沿的士兵看守着这栋建筑。
苏军不会给德军半点刺杀瓦列里的机会。
看着周围欢呼的人群,瓦列里心潮澎湃,他并不担心人群中会混入类似于‘塞尔维亚枪手’一样的导火索英雄,内务部的工作准确性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车队一直行驶到克林姆林宫附近才在专门的地方停下来。
克里姆林宫墙下,斯大林亲手为他别上第二枚红旗勋章。
礼炮轰鸣的刹那,冬妮娅在观礼台上咬破了嘴唇,她认出将军礼服下露出的绷带。
人群散尽后,冬妮娅在阿尔巴特街公寓里点燃第7支烟。她的手指拂过桌上泛黄的照片。
莫斯科郊外那个教她打靶的军校生,如今却成为一名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这让她为之自豪,也控制不住的为之心动。
公寓内很安静,只有冬妮娅一人。
阿丽娜与米哈维奇则早就为两人腾出了位置,他们搬到楼上空出来的一间公寓内居住,他们俩与冬妮娅的家人都想让两人尽快煮成熟饭。
来到厨房边上,冬妮娅开始给瓦列里做他以前最爱吃的罗宋汤。
时间慢慢过去,汤的香味在厨房四溢。
冬妮娅焦躁地搅动罗宋汤,胡萝卜块被捣成泥状。
瓦列里曾说最爱她切的菱形胡萝卜
可现在她顾不得那么多了,明明授勋仪式已经结束这么长时间了…?
已经快过五个小时了,他还没有回来。
冬妮娅尽量平复自己的心情。
也许…他是又被叫走去起草什么军事计划了,自己应该耐心点。
收音机里循环播放着授勋实况,这让她脑袋乱乱的。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自她背后响起,她感觉后背一阵温暖。
瓦列里的勋章硌疼了她的后背,大衣上的冰雪在暖气中蒸腾成雾。
“怎么样?想我了吗?冬妮娅同志。”
“你回来就好,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