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赵轩原来的血肉之躯相对于如今的玄黄法体而言,其层次实在太过低微,所能提供的助力也越发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即便能够源源不断地吸收万年的力量,但与玄黄法体一次出手所耗费的能量相比,却依旧显得微不足道、黯然失色。
赵轩对于肉身究竟会对修行之路产生怎样的影响,心中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和清晰的认知。
所以,他并不愿意轻易舍弃这具陪伴自己多年的血肉之躯。
于是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赵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利用自己的血肉来持续不断地汲取玄黄法体中的神秘物质,并促使这些珍贵的物质融入到血肉之身的每一个微小细胞当中,从而逐步将原本平凡无奇的血肉之躯提升至足以媲美玄黄法体的惊人高度。
要知道,这样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赵轩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优势所在,那便是他所掌握的无极版“花开顷刻”神通法术。
在过去数万年的漫长岁月里,赵轩从未动用过无极版“花开顷刻”,其原因就在于此术一直潜藏于他的血肉深处,悄无声息地发挥着作用:
它犹如一台不知疲倦的精密机器,日以继夜地从玄黄法体中筛选、抽取那些最为精华纯粹的玄黄物质,并将它们一点一滴地融入到赵轩体内的每一个血肉细胞之中。
通常情况下,即便是无极版的“花开顷刻”想要达成如此艰难的任务也是难如登天。
不过幸运的是,赵轩的玄黄法体之中所蕴含的玄黄物质本就是由他自身的道行法力历经无极版“花开顷刻”所营造出的金花法域精心提炼而成,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奇妙联系和契合度。
正因如此,才使得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最终成为了可能。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存在于玄黄法体内部的玄黄物质与人体血肉之间具有一种与生俱来、天然相通的联系。
也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关联性,无极版花开顷刻之术才得以实现其神奇功效。
然而,令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尽管历经数万年之久,但玄黄物质与肉身的融合进程却相当缓慢,至今为止其融合程度甚至尚未达到万分之一。
若按照目前这样的进展速度推算下去,恐怕还需要耗费数亿年的漫长时间,两者方能完全融为一体。
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赵轩深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速这一融合进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意识到可以借助造化灵性充当催化剂,通过强化双方的灵性来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毕竟,由于同源的特性,当彼此的灵性变得更强大时,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也会随之提高,自然而然地就能加快融合的速度了。
随着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转眼间三千个春秋已然逝去。
在这悠悠的三千年岁月里,赵轩可谓收获满满。不仅自身实力有了显着的提升,就连那阵灵罗金在得到补天神丹并加以炼化之后,也成功突破到了阵印的境界。
紧接着,赵轩果断下令让罗金尽情吸收来自火鸦宗神域中的造化灵性,并将吸收了大量造化灵性的阵印融入到天命道神之内。
尽管在赵轩的精妙指挥之下,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抗衡数名混元大罗金仙,但其中缘由主要在于金鳌覆地大阵规模宏大无比,更是拥有整整一方中型神域充当阵基。
从本质上来看,这座金鳌覆地大阵依旧属于防御类型的阵法,正因如此,它所幻化而成的物体乃是一口巨大而庄重的金钟,此刻正稳稳地被天命道神托举于左手上方。
当然这也是赵轩刻意引导的,毕竟火之君王手中没有个混沌钟或者河图洛书不怎么好看。
只见那天命道神双手托起金钟,其周身散发出的气息瞬间变得愈发幽深难测起来。
自从成功突破至混元大罗金仙之境后,天命道神自身实力已然获得了一次极大幅度的飞跃式提升。
此时此刻,在他的身后缓缓凝聚出一道绚丽夺目的光晕,宛如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灵背后所环绕着的璀璨圆光一般。
实际上,天命道神身后的这道光晕也确实就是所谓的圆光,它象征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圆满境界,既是混元之道亦是大罗之妙。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圆光”这种称呼通常多见于佛门教义当中,若要放在道家体系里,则会将其称作“庆云”。
这庆云不仅具有极为强大的防御能力,可以抵御来自外界的种种攻击与威胁;
同时还能够映照诸天万界,但凡光芒所及之处,一切事物都会清晰无误地呈现在眼前,无所遁形。
可以说,这便是混元特性与大罗特性相互融合后的一种外在显着表现形式。
天命道神拥有着令人惊叹的神奇能力,它能够赋予赵轩在大罗金仙境界时就具备逆天征伐混元大罗金仙的实力。
然而,赵轩自身晋升至混元大罗金仙之后,天命道神所能给予他的助力便显得有些不足了,无法再支持他去逆袭更加强大的混元太极金仙。
不过幸运的是,赵轩还掌握着一种强大的秘密武器——阵印层次的阵灵。
罗金现在能够化身为一口巨大的金钟,不仅为赵轩提供了等同于混元太极金仙级别的超强防御力。
更是充当起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是源源不断的能量源泉,又是确保输出稳定性的关键所在。
甚至更进一步的话,这口金钟展现出混沌钟的一部分威能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阵法到了一定的程度,都衍化有空间之妙。
那么重现混沌钟钟声一响,时空破碎的威能也不是不可能。
凭借着这样的双重加持,原本就威力惊人的天命道神之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与强化,使得赵轩的战斗力瞬间飙升至混元太极大罗金仙的层级。
虽说从理论上讲,阵印层次的阵灵的确与混元太极大罗金仙处于同一级别,但阵灵终究缺乏像修行者那样灵动多变的智慧与应变能力。
因此,单纯依靠阵灵本身的力量,或许仅仅只能与混元太极大罗金仙相互抗衡而已。
但如果这份力量交由赵轩来操控,并在天命道神的精妙掌控之下,那么情况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此时的赵轩犹如手握神兵利器的绝世高手,所展现出的威势足以镇压任何混元太极大罗金仙级别的强敌。
随着修为不断精进、突破混元大罗金仙之境后,天命道神对于赵轩来说意义已然非凡。
以往,天命道神只不过是金乌一脉中火之掌控权的象征;而今,它已彻底完成蜕变,真正成为了世间独一无二的火之主宰者。
赵轩亲自为罗宣精心打造一段奇迹般的经历,可不是无的放矢。
而后,当他在外门弟子面前讲道之时,凭借着自身高深莫测的道法修为以及引人入胜的说教方式,成功地吸引住了众多外门弟子的注意力。
在这场讲道的过程当中,赵轩运用了一种独特的法门,竟然能够收集到那些外门弟子身上源源不断溢出的灵性。
这些灵性不仅蕴含着每个弟子内心深处对于修行之道的感悟与渴望。
还有想要获得奇迹,如同赵轩或者罗宣这样崛起的心理。
紧接着,赵轩开始对这些收集而来的大量灵性进行深入剖析和提炼。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从中筛选出这种对奇迹渴望的特殊性质灵性。
然后,他凭借着自身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这些特殊灵性相互交融组合在一起,成功地构建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法则——奇迹法则。
然而,赵轩并未就此满足,他深知若想让这条奇迹法则真正发挥出其惊世骇俗的威力,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
于是乎,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所领悟的天命道神之力也融入其中。就在这一刻,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一道璀璨夺目的奇迹之火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世间万物皆遵循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而这五行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且每一行都代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源泉和修行方向。
火行自然也不例外,它同样被视为大道之一。
不仅如此,实际上到了一定的层次五行之中的任意一行大道本质上与整个五行大道并无太大差异。
因为它们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这个广袤宇宙中的奇妙秩序。
正如那句至理名言所说:“吾即是一,吾亦是万;众生即吾,我即众生”,这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正是赵轩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而此时诞生的这道奇迹之火,则成为了他从单纯的火行法则向着更为深奥玄妙的火之大道蜕变的关键起点。
说到火行,其中又包含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火焰,但若是将火行与其他四行相结合来看的话,那么就会衍生出多达二十五种火焰形态。
大道即生,天地响应。
所以天地之间存在着二十五种灵异之物,它们各自对应着这二十五种火焰而生。
例如那传说中的金乌,便是因应这二十五种火焰中的某一种而诞生于世的灵异存在。
不过呢,赵轩所创造出来的这道奇迹之火可并非仅仅局限于普通意义上的火焰范畴。
确切地说,它乃是赵轩将奇迹法则与火焰法则完美融合之后所产生的全新产物。
这种融合使得奇迹之火具备了超乎寻常的神奇能力和无穷无尽的潜力,足以令无数人为之惊叹不已。
但是奇迹之火与希望之火宛如双生子一般,它们拥有着相同的属性;而希望之火又和涅盘之火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那涅盘之火正是传说中的凤凰之火。
凤凰同样也是应二十五种火焰而生的二十五种灵物之一。
此时此刻,赵轩在火行一途上已然同时掌控了金乌之火和凤凰之火这两种强大的火焰力量。
其实并非是赵轩无法修炼出更多种类的火行法则,实在是因为他心中早有打算——准备为罗宣留下以火行为根基衍生出五行之道的道路。
这条路对罗宣来说已经够用了。
但是对赵轩来说只是微不足道而已,毕竟对于火道来说,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条路径罢了。
若单论纯粹的火行之道,除去常见的五行之火以外,更有着神秘莫测的阴阳之火、玄奥无比的三才之火、变化万千的四象之火,乃至深不可测的六合之火、璀璨夺目的七星之火等等,简直不胜枚举,多如繁星。
鸿蒙世界广袤无垠,浩渺无边,其中孕育出来的可能性可谓无穷无尽。
五行之火以及与之对应的二十五种灵物,相对于整个鸿蒙世界庞大繁杂的火之大道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乎其微罢了。
然而,倘若能够将这些五行之火修炼到登峰造极的境界,那么即便只是区区五行之火,也足以通达天下间所有的火焰之力。
如今对赵轩来说,拥有两道五行之火已然足以应付当下所需,再多的话反倒显得不太合常理了。
只不过令赵轩略感不满的是,就在此刻,他竟隐隐约约地察觉到了神域的气息混乱了。
透过这股混乱不堪、交杂缠绕的气息波动,赵轩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大致推断出了造化神域内所发生之事的来龙去脉。
并非像众人起初猜测的那般,是青萍道尊遭遇了某种致命危机并身负重伤。
实际上,情况似乎是灵宝道君在深入探寻地下隐秘水脉之时,不幸与强敌狭路相逢,进而导致其本源遭受重创。
面对这样的伤势,青萍道尊将灵宝道君所承受的伤害转移至自己身上。
所以赵轩可以感受到青萍道尊身上的不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