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内,梁帝一脸阴沉的看着大殿内站着的誉王和夏江,只见他气的圆脸微红,嘴唇上的胡须不停的抖动着,喉咙里发出了有如九幽地狱般的阴冷声音:
“照你们这么说,这个不良人的江湖帮派,竟然在你们两个的眼皮子底下,上演了一出偷天换日的戏码,而且你们全都丝毫未觉,朕说的对吗?”
誉王萧景桓与夏江两人听到梁帝的话语,急忙跪倒请罪,口中异口同声的说道:“微臣失责(儿臣失责),请陛下(父皇)责罚!”
望着跪在面前的二人,梁帝抄起桌案上的奏折,就向二人扔去,同时,大声的呼喝道:“就知道请罪,还不快给朕去找,就算把整个京城翻过来,也必须给朕抓到这些跳梁小丑!”梁帝的音量之高,连御书房房顶的麻雀也惊慌失措的四处乱飞。
一时间大理寺囚犯丢失,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京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皇帝雷霆震怒,下令封锁整个京城,进行全面搜查。一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布满了兵丁士卒,而刑部的衙役们,也因为他们的主子誉王,被不良人耍骗后而变得恼羞成怒,到处拿着阎同施乐还有萧让的画影图形,挨家挨户的上门搜查,一时间,整个京城被闹得是乌烟瘴气,鸡飞狗跳。
正所谓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天子之怒,血流漂杵,夏江也因为不良人大摇大摆的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将囚犯救走而感觉颜面尽失的梁帝叫到御前,痛骂了一顿,并被责令三天内破案,将犯人抓回。
就在整个京城都因为梁帝的怒火,而陷入白色恐怖当中的时候,不良人的吴用与太子党的李子澄则悠闲的站在得月楼雅间的窗户前,欣赏着街道上来回奔波的城卫军士卒与大理寺衙役。
李子澄一边摇着折扇,一边对着吴用夸奖道:“贵大帅当真是智谋超群之辈,任谁都没有想到,他会用这种方法将人,从悬镜司的手上救回来,这一次夏江可是被你们大帅好好的戏耍了一次,听说他在悬镜司里,可是大发雷霆啊。”
说到这里,李子澄像是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突然开怀大笑了起来。
笑声回荡在房间里,让人不禁好奇他为何如此开心。
作为朝廷命官,李子澄对于悬镜司这样的机构并没有太多的好感。
悬镜司作为皇帝的特务组织,其存在和运作方式常常引起争议。
他们拥有特殊的权力,可以调查官员、贵族甚至平民百姓的一举一动,而这些行为往往引发人们对隐私权和公正的担忧。
因此,李子澄对悬镜司的态度可以理解为一种职业性的反感。
而此次事件中,悬镜司遭受了巨大的挫折,被人狠狠地耍了一把。
这无疑给了李子澄一个机会,让他看到了这个神秘组织也有狼狈不堪的时候。
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更是对自己所代表的官方立场的一种肯定。
看着悬镜司陷入困境,李子澄感到无比痛快。
毕竟,长期以来,悬镜司一直以高傲自大的姿态示人,几乎不受任何约束。
如今终于有人敢挑战他们的权威,并成功地让他们陷入尴尬境地。
李子澄自然会为此感到高兴。
在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悬镜司那不可一世的形象开始崩塌,心中的快意难以言喻。
吴用也在一旁恭维着:“李兄话不能这么说,若是没有太子殿下的暗中相助,我们大帅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是难以施展的嘛!”
李子澄对吴用的识趣,也是非常的满意,趁着高兴,将太子对他的吩咐缓缓的向吴用道来:“太子殿下十分欣赏你们不良帅的能力,如果不良帅能够投靠太子殿下的话,太子殿下承诺你们将会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吴用闻言转身对李子澄报施一礼:“感谢太子殿下的赏识,素闻太子殿下,知人善用,慧眼识珠,常有人间伯乐的美名,今日听李兄之言,当真是盛名底下无虚士,小弟钦佩,万分呐!”
李子澄被吴用的马屁拍得晕头转向、飘飘欲仙,脸上的鱼尾纹因笑容而挤在一起,仿佛盛开的菊花一般。他心中暗自得意,觉得事情似乎即将成功。然而,正当他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吴用的声音再度响起。这一次,吴用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和认真,仿佛在告诉李子澄,接下来要说的话才是真正重要的。
“不过,李兄见谅,现在的不良人已非当年前朝时的朝廷组织,现在不过是一群江湖草莽,聚众讨食的江湖帮派而已,而不良帅的称呼只不过是这个帮派的首脑而已,对属下的约束,并不是那么严,这举帮来投这么大的事,还是希望李兄能捎带些许时日,容我回去,对大帅禀报一番,在帮会内协调一下,才能答复李兄,还请李兄恕罪。”
在吴用这里软绵绵的碰了颗钉子,李子澄先前的得意劲顿时消失了一大半,他板着脸,双眼紧紧的盯着吴用,想从他的反应里看出些什么东西,嘴里缓缓的说道:“不良人现在得罪了誉王,还戏耍了悬镜司,你们难道还想要拒绝太子的好意吗?我希望你们不要不识好歹。”
吴用依然维持着行礼的状态,沉声说道:“太子的好意,我们怎敢拒绝?只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还是希望李兄能稍带些时日,届时我们一定能给李兄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子澄听后知道今天已经不可能再得到答案了,于是挥了挥手,将手背负在身后,缓缓的走出了得月楼的雅间,一边走一边说道:“三天,我最多给你三天时间,希望你们大帅能够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话是什么意思。”李子澄的话像是提醒,又像是警告的,传入了吴用的耳中。
而吴用,则转身对着李子成离开的方向抱拳一礼,嘴里喊道:“草民知晓了,恭送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