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林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阖府上下都在为林黛玉的及笄宴忙前忙后。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高朋满座,京城中一众达官显贵、名门闺秀齐聚一堂,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觥筹交错间,尽显这世家大族的富贵与热闹。
就在众人相谈甚欢、气氛正浓之时,一阵嘈杂的声音从外面隐隐传来。原本喧闹的大厅里,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手中的动作猛地一顿,脸上纷纷露出了惊愕的神情,一时间,原本鼎沸的人声瞬间消散,偌大的大厅变得安静下来,安静得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要说这两年在京城之中,最出风头的人物,那必定绕不开两位。一位是威武侯赵轩,他年少有为,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凭借着赫赫战功,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那英姿飒爽的身影,在京中不知迷倒了多少闺阁女子,有关他的英雄事迹,也在坊间广为流传。
而另一位,便是突然冒出来的忠义亲王。这位王爷的出现,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他毫无征兆地被太上皇册封,这突如其来的荣耀,让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宗人府甚至为他上了玉蝶,赋予了他皇室的尊贵身份。尽管京城中众多勋贵都对这位王爷的来头心知肚明,可也正是因为知晓内情,大家心中都有所忌惮,不敢轻易与他过多来往。平日里,这位忠义亲王也是深居简出,行事极为低调,除了在皇家举办的盛大宴会上偶尔露面外,其余时间都只窝在自己的王府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谁也没有料到,在今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的王妃竟然会出现在林府,参加林黛玉的及笄宴。
说起这忠义亲王妃的身份,在京城之中,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乃是已被抄家的紫薇舍人之后,薛家的嫡女。曾经,薛家在京城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富贵荣华,盛极一时。然而,命运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薛家瞬间从云端跌落谷底,被抄家之后,家族势力一落千丈,薛家众人也沦为了他人眼中的落魄之人。好在后来薛家被平反,洗刷了冤屈,不再背负着被抄家的耻辱。只是,这起起落落的人生经历,让这位亲王妃的身上,多了几分旁人难以理解的坚韧与沉稳。如今,她出现在这林府的及笄宴上,又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呢?众人心中不禁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在众人翘首以盼、满心好奇的目光中,忠义亲王妃薛宝钗仪态万方地踏入林府大厅。她每一步都迈得从容不迫,身姿轻盈而优雅,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
三年未见,薛宝钗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她虽也端庄秀丽,却难掩眼神中的稚气与拘谨,行事风格多少带着些闺阁女子的内敛与羞涩。如今,她身着一袭华丽至极的锦缎长裙,裙摆如流动的星河,随着她的步伐摇曳生姿,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泽。精致的刺绣工艺在裙摆上勾勒出栩栩如生的花鸟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尽显皇家的奢华与尊贵。她发髻高耸,上面点缀着璀璨夺目的珠翠,每一颗宝石都散发着清冷而高贵的光芒,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白皙如玉的肌肤。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亲王妃的雍容华贵,眼神里多了几分历经世事的沉稳与自信,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强大气场,仿佛整个大厅的光芒都被她一人所吸引。
贾府众人看到薛宝钗的瞬间,脸上的表情各有不同,内心的想法也如潮水般翻涌。贾母原本正优雅地端着茶杯,轻抿着茶水,目光不经意间触及薛宝钗的那一刻,手像是触电般微微一颤,杯中的茶水险些洒出。她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眼神中交织着懊悔与震惊。当年薛家落魄时,自己竟短视地对这门亲事百般推脱,嫌弃薛家的衰败,不愿让薛宝钗成为贾府的儿媳。如今看到薛宝钗成为了尊贵的亲王妃,权势与地位今非昔比,贾母心中满是懊悔,肠子都快悔青了。她在心底暗自盘算着,若是能趁着这次机会,与薛宝钗重新拉近关系,讨好这位亲王妃,说不定对贾府日后的发展还有助益,能为贾府带来新的机遇与转机。
王熙凤则是满脸堆笑,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仿佛能看穿人心。她的笑容极具感染力,嘴角上扬的弧度恰到好处,既不失热情,又带着几分得体的分寸。她迈着轻快的步伐,快步迎上前去,那身姿就像一只灵动的蝴蝶。一边用甜腻得仿佛能滴出蜜来的声音说道:“哟,这不是宝姑娘吗?三年不见,越发的风姿绰约了,这皇家亲王妃的气派,可真是把我们这些人都比下去了。宝姑娘如今可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往后可得多多提携我们这些旧相识啊。”一边在心里暗自思量,若是能与薛宝钗交好,和这位权势滔天的亲王妃攀上关系,日后贾府遇到什么难处,说不定还能借她的力量渡过难关,为贾府撑起一片保护伞。
而史湘云站在角落里,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眼神中满是懊悔与愧疚。她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指甲几乎陷入了掌心,却浑然不觉。回想起三年前,自己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竟鬼迷心窍,与贾府众人一起算计薛宝钗。那时的自己,被嫉妒和虚荣蒙蔽了双眼,做出了许多伤害薛宝钗的事情。如今看到她这般光彩照人、高高在上的模样,史湘云心中满是自责与悔恨。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躲开薛宝钗的目光,可又忍不住偷偷打量着她,希望能从她的脸上找到一丝原谅的痕迹,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表情,也能让她稍微好受一些。
林黛玉率先打破了沉默,她轻声说道:“王妃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恕罪。”
薛宝钗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温柔与宽容,说道:“林妹妹,三年未见,怎么同姐姐生分了。”
这时,一旁的史湘云再也忍不住了,她红着眼眶,脚步匆匆地走到薛宝钗面前,扑通一声跪下,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她的声音带着哭腔,颤抖着说道:“宝姐姐,我错了,当年是我糊涂,被猪油蒙了心,不该听信他人的话,与你作对。我做了那么多伤害你的事,我知道我罪无可恕。你大人有大量,就原谅我这一次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薛宝钗连忙将史湘云扶起,双手紧紧地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道:“云妹妹,快起来,地上凉,别伤了膝盖。过去的事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咱们姐妹一场,何必如此见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我们还是好姐妹。”
史湘云听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感激地看着薛宝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最终还是忍不住夺眶而出。她哽咽着说道:“宝姐姐,你真是太善良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待你,弥补我曾经犯下的过错。”
就在众人以为这场交锋就此和平落幕时,一位年轻的公子哥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身着一身华丽的锦袍,头戴玉冠,面容英俊,却带着几分傲慢与不羁。他目光挑衅地看着薛宝钗,嘴角挂着一丝嘲讽的笑容,说道:“亲王妃娘娘,听闻您如今在王府中权势滔天,手段高明,将王府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条。不知这手段是不是也和当年在贾府时一样厉害呢?”
此言一出,大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薛宝钗身上,想看看她会如何应对。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着薛宝钗的回应。
薛宝钗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宛如两把利刃,直直地刺向那位公子哥。她淡淡地看了那位公子哥一眼,声音不高不低,却透着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说道:“这位公子,话可不能乱说。我在王府中向来恪守本分,从不争权夺利,一心只为王爷分忧,为王府的安宁尽心尽力。倒是公子你,这般出言不逊,毫无礼数,若是传到王爷耳中,恐怕不太好吧。王爷向来重视礼仪规矩,最是厌恶这种目无尊长、肆意妄为之人。”
那位公子哥被薛宝钗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辞,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显得十分窘迫。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原本傲慢的神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灰溜溜地退回到人群中,不敢再出声。
林黛玉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佩服薛宝钗的沉稳与机智。她走上前,挽起薛宝钗的手臂,脸上带着欣赏的笑容,说道:“宝姐姐,别理这些人,他们不过是些跳梁小丑,不值得你生气。我们去那边坐坐,好好聊聊这三年的经历,我可是有一肚子的话想和你说呢。”
薛宝钗微笑着点了点头,两人手挽手,向着一旁的座位走去。她们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和谐,宛如一对亲密无间的姐妹。大厅里的众人看着她们的背影,心中都感慨万千。这场时隔三年的交锋,不仅让众人看到了薛宝钗的成长与蜕变,也让她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及笄宴背后,又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众人都在心中暗自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