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八月也是云南收获的季节。

过了中秋节后,很多地方陆陆续续开始割麦子。

府兵孔二也放下了习练许久的刀枪,下到田地中,与家人、部曲们一起收割。

老实说,这是难得一见的奇景。

在当募兵的时候,孔二压根不会下地,也看不起这种事。但为了自家利益的时候,他就愿意干了,而且干得很卖力。

原来,武夫也是可以干农活的啊!

云南的种植技术并不太过落后——当然,这是分地方的。

在南诏的两京区域,或许是出于古滇王国的遗泽,或许是与中原的广泛交流,他们兴建的农田水利设施十分完善,农具的生产、应用也十分广泛,总体产量并不低。

不过这些区域如今都攥在朝廷手里,如推行郡县化、大量移民、清理户口的大理府、昆州、姚州、腾州、曲州五地。

在种植品种方面,云南以稻、麦、杂粮的轮作为主。

就这一点来说,甚至比中原还先进。

在北方区域,唐代以前,粟仍然是主要品种。进入唐代以后,小麦的种植比重日渐上升,中晚唐以来,甚至急剧增加——平心而论,种植小麦确实比种植粟米划算,产量略高一些,大夏也一直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小麦种植,尽可能取代粟米。

南诏似乎直接跳过了种粟的阶段,稻麦轮作得风生水起,放眼望去,除部分区域外,大部分农田在秋收完毕后,种下去的都是冬小麦。

通海都督府也不例外。

在这个刚刚被改为通海州(下辖建水、通海、江川、温富、八平五县)的地方,来自江南的移民本不太熟悉种麦子,但在司农寺官员的指导下,经过两三年的适应,直接稻麦轮作。地力不够的时候,再种杂粮缓一缓,如此循环,渐渐有了起色。

孔二家今年水稻亩产接近两斛,比麦子一斛出头的产量高出太多了,因此越收越高兴,收着收着,甚至哼起了杂歌小调。

隔着一条田埂的小路上,十几辆马车艰难向西,往八平城方向而去。

孔二直起腰来,却看到了不少高鼻深目之人。

“拔汗那工匠!”他心中升起了明悟。

最近一年,通海州来了不少拔汗那工匠,几百户总是有的。

擅长的东西很多。

有铁匠,专门打制农具,解决了通海州农耕的燃眉之急。

有皮匠,可以利用云南丰富的畜群资源,制作衣服乃至各类皮革制品。

有木匠,可以打制各类工具、家具,甚至修建房屋。

有裁缝,尤善制作吉贝(棉布)服饰,毕竟拔汗那就多这类东西。

还有铜匠,专门制作铜器,而铜的来源则是昆州。

最近一段时间,昆州附近陆续发现几个铜矿,最大一处位于新设的陇堤县(今石林)。

不过,今年通海州也发现了铜矿,位于通海县东北方(今华宁县境内),燕王已派人前去勘探,确定矿山范围,准备开采冶炼。

其实,云南多矿,又何止这几处?早在四年前,王师攻占云南之时,圣人就派人四处探勘,广寻矿产了。

几年下来,成果还是有一些的——

姚州南边的山里(今双柏县境内),有人找到了铜,试开一炉,煎炼成汁之时,上浮者为红铜,下沉者为银。云南道、姚州二级官府欣喜若狂,飞报圣人。

大理府那边也发现了铜矿,主要位于洱海那边的山里。

剑川都督府境内,当地有土人冶炼“紫铜”,朝廷闻之,遣人查验,果然有矿。

……

云南几乎全境有铜,每个州都有,区别就是大小罢了。

而随着这些铜矿的发现(往往伴生金银铅锡等金属),所有人都知道,朝廷不可能再放弃这个地方了。

接下来,云南面临的将是蜂拥而至官人、商徒、军士、百姓,这个天南之地将迎来大洗牌,产生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变化。

金银铜,朝廷都快想疯了!

铜矿资源的丰富,极大提升了铜匠的地位,不少人甚至被赦免了奴隶身份,成为百姓,可谓人生的一次飞跃。

马车之上,阿力也转头看向田里的孔二。

两人目光对视之后,他又很快移走,作为刚刚被赦免奴隶身份的匠人,他的内心还很自卑,下意识不敢抬头挺胸做人。

不过这片土地是真好啊。

拔汗那几乎看不到的水稻,在这边遍地都是,产量还贼高,养活了太多人口。

更绝的是,云南百姓开发出了很多在他看来根本不适合种地的丘陵农田,并不辞辛劳,提水灌既,收获粮食。

若拔汗那百姓有这种劲头、这种技术,怕是一百多万人都养得。

马车摇摇晃晃,慢慢前行。

穿过了丘陵,入目所见到处都是鲜红的水果、金黄的稻田。

下到了河谷,村落中的鸟鸟炊烟让人心神迷醉,这是生活的味道。

靠近了城池,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充耳不绝,更有那大车小车,满载粮食、果蔬,送入城内,给贵人们享用。

这个地方,虽然暂时还没拔汗那繁荣,但看这突飞勐进的势头,早晚的事罢了!

******

马车进城之后,停在了一处气派的府邸面前。

守门军士仔细检查了一番,挥了挥手,让他们进去,最终停在了一处球场上。

这是燕王府,掌握通海州最高权力的男人所住的地方。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处住所。在西南边的山里,还有一处别院。

这两处都是朝廷派人设计,征发百姓、俘虏修建而成,足见燕王在朝中的能量。

“东西带过来了?”王府长史任圜匆匆赶来,问道。

“拿来了。”工头立刻掀开盖在车厢上的篷布,恭敬说道:“首批香皂,全在此间了。”

任圜缓步过去,拿起一块,轻轻嗅了嗅,道:“和拔汗那带回来的那批不一样啊。”

工头曹三郎躬身说道:“长史勿怪,通海州找不到那些香叶、精油,只能代之以本地花木。另者,这批香皂所用之油是猪膏,并非齐墩果所榨之油。”

“原来如此。”任圜点了点头,随后又将曹三郎扶起,道:“无需如此。既已制成,你便是官人了。”

“谢长史,谢殿下厚恩。”曹三郎喜极而泣,激动不已。

阿力听得半懂不懂,但他知道,贵人们一定给下了了不得的赏赐,所以工头才这般激动。

唉!其实制成香皂的主要功劳在他,但他是拔汗那人,注定没这个机会了。能被赦免奴隶身份,再得一些赏赐,已经了不得了——其实这样也好。

“先别急着激动。”任圜大笑道:“赏赐可不止这么点。”

“请长史吩咐。”曹三郎低下头,恭敬说道。

“通海州已有经学堂一间,殿下欲效彷中原,建工学、医学。你若有暇,可去授课,无需讲如何制香皂。唔,你原本是采药配药的吧,这两间学堂都可以授课,殿下定有厚赏。”任圜说道。

其实,诸科杂学唐代就有。

县一级,有经学。

州一级,则有经学、算学、医学。

大夏新朝雅政,县一级有经学、数学、医学、农学。州一级,又多了个工学——其实主要教冶铁。

在国子监一级,又多了营建等杂科。

说实话,诸科杂学在唐代就招不满学生,考学得中的前程也一般,最多当个八九品小官,甚至一辈子当不了官。

国朝因为圣人的重视,杂学地位大大提升,但囿于传统的力量,仍然举步维艰。

数学人才的主要去向是各府州的坊市,给博览会期间集中交易的商人们盘账。

少数数学人才兼修营建,那么可为营建士,虽然很赚钱,但地位不高。

工学、医学就不说了,专业性太强,至今没人做到大官。

诸科杂学之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少府监王雍,但也仅此一例。

不过也别说没改变。

比起唐代,国朝绿袍小官(六至九品)中,出身杂学的人数大增,比前唐年间多了好几倍,大部分是农学生,这是积极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杂学出身的官员,其实并没有功名在身,基本都是实干出身,整体水平未必多高。

有这个改变打底,下一步的改革就水到渠成了——打破习惯很重要,如果一时打不破,那就温水煮青蛙,让人慢慢接受事实,减少阻力。

圣人的改革,主要定在科举上。

早在建极十三年那次科考,就已经第一次按道分取进士科名额。

同光元年,第一次参加大夏科考的云南,给了两个进士名额,分别被段氏、高氏子弟考中。

同光四年(919)的科考,改革继续。

按道固定名额的学科扩大到两个:云南道将有两个进士名额、一个农学名额。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重大的改变。

经学进士有多难考,经历过的人都知道,竞争那叫一个惨烈,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还需要一点运气成分。

虽说云南华风不盛,难度没其他道那么高,但南诏时代高门大族就有许多子弟学习汉文经典,这几年又多了不少,也没那么容易考——几百个人先考乡贡,考中后再去京城考进士,一路杀出来很难的。

那么,不如试试那个农学名额?虽说是杂科,天然被经学生看不起,但考中了有极大可能做官,不比两手空空强?

最关键的是,农学容易考啊。

教材只有几本:前汉泛胜之的《泛胜之书》、后汉崔寔写的《四民月令》、后魏贾思勰所着之《齐民要术》,以及本朝王雍的《血脉论》。

四本钦定教材,内容不算很多,考题就从里面出。公允地说,比考进士容易多了。

而且前面三本书流传多年,有些人可能已有涉及,学习起来相对容易。

听闻司农卿梁之夏十余年来一直在编纂一本农书,重点讲的是不同种类肥料,如牛粪、鸡粪、草木灰、骨灰的不同用途——司农寺长期实验下来,发现不同种类的肥料效果确实不同。

书中可能还有粟麦、果树的最佳种植方法,新品种农作物黑麦、甜菜的种植也有涉及。

甚至还有农作物的不同加工方法,包罗万象,内容很杂。

如果等这本书完稿后进献宫中,得到圣人认可的话,很可能要被列为教材,届时考试的难度又要有所增加。

早考早好,这是至理。

作为燕王的心腹,任圜是知道这个消息的。

你问他对此是什么态度,当然叫好了!他虽是儒生出身,但真没考上进士,心中早就一肚子火气了,圣人提高杂学地位,他一直是赞成的,让那帮毛锥子哭吧,哈哈。

呃,任圜可能忘自己的出身了,但他也不是纯粹的毛锥子。历史上胡柳坡之战,他追随李嗣昭与梁军激战,勇不可当。

战后,李存勖都对他的表现大吃一惊:“儒士亦破体邪?仁者之勇,何其壮也”——文士要会上阵拼杀,此乃唐以来的“雅政”。

“长史有令,仆自当遵从。”听到任圜要求他去讲课,曹三郎又喜又忧,不过还是答应了。

“何惧耶?”看工头那忧心的模样,任圜笑了笑,道:“好好教,将来都会有出头之日的。圣人能给农学名额,将来也会给医学、工学机会。”

他这倒不是瞎说。杂科考试,一个是考的人数少,一个是水平低,这次固定农学名额,算是重大改革了。

也就是说,哪怕你水平没达到朝廷的预期,只要成绩比其他人好,这个名额就是你的,朝廷会“捏着鼻子”录取。

农学能给名额,其他学科自然也能。

而当杂学出身的官员达到一定数量后,自然会成为一股势力,再想削减他们的名额,独尊儒术(进士),就没那么简单了。

或许,这才是圣人真实的目的,为此不惜降低录取标准,固定名额。

很多人说他是武夫乱来,任圜对此只是笑笑。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武夫确实是一面很好的盾牌,躲在后面,圣人可以做不少“离经叛道”的事情。

而经历了武夫一百多年的打压,儒生也没那么高的心气了。圣人能重视科举选官,不再让武夫占官的现象大量出现,提高他们的地位,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建文神武……”任圜心中暗笑:“或许儒生们都没想到,这个‘文’的含义太广泛了,圣心难测啊。”a>vas>div>扫码下载红袖联合潇湘送福利 新人限时全场免费读div>div>div>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三国:杨卓来了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穿越后我把娘子宠上天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是,陛下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我崇祯绝不上吊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