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套话
小林师父到了程府之后,并没有每天都在闲着,而是日日都在早出晚归。
单子寅休沐之后,多出些时间来,这才注意到小林师父的行踪有些莫测。
他找到铁男问道:“你可知道小林师父平日里都在做什么?”
铁男摇了摇头:“小林师父入府之后,只同小厨房的人打得火热,要不姑爷您去问问他们?”
小厨房?
单子寅差点忘了,这秃驴从不亏待自己的嘴,全素宴都能吃出朵花儿来。
他直接拐到了小厨房。
小厨房的宋妈妈正在择菜,脸上洋溢着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青春笑容,还正在哼小曲儿,连有人走近了都没发现。
一看就是被人哄高兴了。
恰巧单子寅也最是会哄人开心,尤其是长辈。
他蹲在宋妈妈身旁问:“妈妈,今日吃什么菜呀?”
宋妈妈头也没太,还保持着那笑容回答道:“你昨日不是说想吃春笋……”
然后才发现来人不是小林师父。
宋妈妈连忙起身,双手在围裙上搓了搓,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姑爷,我、我……”
单子寅还像个晚辈似的蹲在原地,还招呼她坐回去:“我记得宋妈妈做的素狮子头最是美味,今日能不能还做一回?”
宋妈妈还是不太自在:“自然能,姑爷还想吃什么,尽管吩咐便是。”
“宋妈妈知道的,我自幼丧母,父亲又久不在身边,平日里都是当将军府的管家、妈妈们如同自己的长辈。”
他笑吟吟地说:“在将军府时如此,到了程府自然也是如此,您就别同我客气了,拿我当程程便是。”
宋妈妈这才放松下来。
“我们姑娘别看平日里和颜悦色得很,但那嘴可刁极了,不论是不是合胃口,都不会多说什么,但碰上她喜欢吃的,能吃下足足三碗米饭,若碰上了她不爱吃的,菜都能原封不动给退回来,便宜了老张他们……”
这的确是迎程程的性格。
单子寅无声地咧了咧嘴,干脆在宋妈妈身侧坐下来,放松地伸展了一下四肢,然后才说:“程程在府里时嘴刁,可在军营里军饷不足,连窝窝头都难保证,她吃了不少苦头。”
听他这样一说,宋妈妈心都快碎了:“可不是呢,这次回来,我瞧着姑娘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心疼她她还说没什么。”
“你们姑娘就是这样的性子,在战场上什么伤都受过,我拿绣花针替她缝伤口的时候,没有麻沸散,她愣是连哼都没哼一声。”
宋妈妈更心碎了,就在这时候,单子寅抓住机会问了一句:“不过我看这几日怎么膳食都是素菜为主?”
为了不让宋妈妈起疑心,他还欲盖弥彰地补充了一句:“虽然那个素红烧狮子头也挺好吃的,但毕竟我还是想给程程多补补……对了,那个素狮子头是用什么做的?”
“是用豆腐做的,”宋妈妈回答完才懊恼地说了一句,“我这不是看府里来了位小师父么,他平日里也来的勤,还会同我们一起去后山挖笋,我还在想着如何做素的腌笃鲜呢,真是该死。”
“也不至于,”单子寅笑眯眯地说,“我都有带程程出去开小灶。”
这样一说,宋妈妈更无地自容了,她哭丧着脸道:“在军营里吃不好便罢,在自己府里还吃不好,我真是该死啊……”
真是像猪油蒙了心,怎么会来了个和尚,她就连自家姑娘都不顾了呢?
眼见目的达成,单子寅满意了,又转而打听起了其他事:“小林师父这几日出府都去哪儿了,您知道吗?他去后山挖笋了?”
宋妈妈摇头:“小林师父有自己的事要办,他不是日日都去后山的。”
这样看来,就是实际上去哪里,她并不知道了。
单子寅同她告辞,缓步回到和迎程程的别院里。
小林师父忽然提出来,要去为帝后大婚祈福,也的确是给出了合情合理的原因,但单子寅怎么想都觉得不大对劲。
这个和尚神出鬼没的,很难说清楚他到底有什么心思。
单子寅原本想进宫去先问问赵乾的意思,可细想想,又觉得现在还什么消息都没有,不至于这样草木皆兵。
更重要的是,他还在休沐呢,不想又进宫去谈公事。
还是先弄清楚小林师父到底在干什么。
迎程程在宫里和谢清忙活了半天,和户部那边沟通也不太顺畅,末了还是请出了梅抚。
梅抚如今是科考主考官,也到了这个年纪,户部的人无论如何要尊重,但即便是尊重,有些话说出来也不是太好听。
依着迎程程原先的脾气,一言不合就是要干仗的,但现在有谢清在一旁看着,加上有梅抚在,不至于让场面太过失控。
迎程程回府的时候还很大的脾气,官帽摔在座椅上,衣领直接扯开了。
单子寅上前去接过她的手,将领扣解开,安抚道:“官场上那些事,说白了都是公事,有什么必要为了公事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呢。”
“你是没瞧见户部那些人的嘴脸!”
单子寅轻轻一笑:“我见的还少吗?”
迎程程这才想起来,从前筹措军饷时,单子寅恐怕天天都在同户部的人打交道。
“那这次你怎么没提出来要替我去疏通关系?”
单子寅这才说:“我这样的人,真同他们打交道,怎么可能吃亏?”
于是迎程程明白了,单子寅那会儿恐怕没少让户部的人吃瘪,没准儿把人都给得罪光了。
这会儿若是他出面,极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迎程程笑出了声:“你那时候把人都给得罪光的时候,没想过会有今日吧?”
单子寅摸了摸鼻子:“但那时也是为你筹措军饷,我必须得上些极致手段才行。”
国库空虚,户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都只是表象,大楚不论哪一任皇帝,都绝不会让自己没有退路。
只不过这退路成了帝王的,就不会是将士们的。
那时单子寅唯一的想法便是不能让西南军缺粮,基本上是让户部吐了个干净,可不就是让人记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