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烟火,真金仍旧记得小时候和妹妹赶着热闹去看烟火的情景。
米汤来不及喝,真金便带着妹妹出门。
上元节这天汴梁街头人来人往,做什么事情都要抢先才好。
费尽周章,真金终于在人头攒动的虹桥上挤得出一方天地,但是这样妹妹依旧看不到烟火,真金便把真铃扛在肩上。
河上,桥上,城墙之上。到处都在燃放烟火,巨大的烟火在天空之上炸开,宛若流星一样散开。
这一刻,整个汴梁城被照亮了。
无论皇城内外,无论法师道人,无论贫民贵族。他们抬起头,这烟火会一样洒在他们的脸上。
小时候真金总有一种错觉,在汴梁水都要花钱,但烟火才是最公平的,它会毫不吝啬地绽放在每一个人的头顶。
哪怕是官家,也无法独占烟火,独占整个夜空。
每到上元节,官府同样很注重烟火的表演,助长一些节日的热闹,增添一些与民同乐的气氛。
不过如今这个烟火,却充满了不祥的味道。
字是红色的,像是一个鲜红的诅咒。
三日之内,再降神火。
这是在公然挑衅官府,公然挑衅这座汴梁城。
这红色的烟火过了好一会会才从夜空中渐渐淡化消失了。
又过一会,天上好似传来呼啦啦的声音。
真金这才看得分明,天上是无数的纸张落下来。
漫天而降,好似雪花漫飞,又好似天神洒下符帖,纷纷落在地上。
真金捡起了一张纸,看到了上面的内容,他的眼睛越发疑惑开来。
上面写着:癸未离下乾上同人
看来是卦象,真金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下面是对卦象的注解。
谶曰:朝无光,日月盲;莫与京,终旁皇。
颂曰:父子同心并同道,中天日月手中物;奇云翻过北海头,凤阙龙廷生怛恻。
“这是何意?”真金疑惑间准备向张择端请教,但谁知张择端的脸色却好似发病一般惨白。
一旁,陆九霄的房子还燃着熊熊烈火。
火光映照在张择端的脸上,显得分外诡异。
“张大哥,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一些。”
张择端自然知道这个卦象,这是《推背图》二十象的卦象是同人卦。同人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三卦,由上卦乾和下卦离组成。
同人卦的卦画由一个阴爻和五个阳爻组成,表示在天底下生起一堆火,象征着火光上升,天火相互亲和。
这个火,究竟是代表什么?
三日之内,天降神火。
现在又出现此卦,这让张择端不能不多想。
其实在仁宗时期,《推背图》在民间曾经广为流传,其中流传最广的也正是这第二十象,同人卦。
相传,《推背图》是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天文学家李淳风、相士袁天罡推算大唐气运而作。
书中的内容是两位老先生对唐朝及其以后朝大事的预测,据说十分准确。
按照时间判断,这第二十象,正合当时的宋朝。
久而久之,民间开始流传起来对这个卦象的说法和解释。
颂曰:父子同心并同道,中天日月手中物;奇云翻过北海头,凤阙龙廷生怛恻。
这是说朝中将有权臣父子左右朝堂,终究会让龙廷颤抖,颠覆朝堂。
谶曰:朝无光,日月盲;莫与京,终旁皇。
至于谶语,是说日月晦盲,更是在暗指官家愚昧无道,社会黑暗混乱。
这番言论,屡禁不止。
后来仁宗主张,不许官府再禁《推背图》,堵不如疏。
此后时间久了,推背图虽然流传很广,不过民间安康,世事清平,百姓便也不再相信这传言了。
世事变迁,百姓们的忘性总是最大的,到了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仁宗时期的这段往事了。
但是,现在夜空中鲜红的诅咒他们倒是都看到了。
难以想象,第二天,恐慌会怎么样蔓延整个汴梁。
真金看着卦象,又问:“难道这卦象真的会准确吗?”
张择端叹道:“准不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信不信,百姓要是相信,不灵验的卦也能成真,百姓若是不信,再灵验的卦也会消解。这就是人心啊。”
“今夜又会十分熬人啊。”真金叹道。
他回头看去,陆九霄的院子熊熊燃烧,他恐怕已经葬身火海了。
“快速灭火。”真金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