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春雨过后,地里的玉米苗噌噌噌的往高处蹿,随玉米苗一起发育的还有那些杂草,为了不让这些草跟玉米苗抢营养,家家户户卯足了劲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除草。
刚把玉米地里的草除光,稻田里又该除了,那些在药坊上工的村民们每日忙完药坊的事还得回去帮忙,一时间,所有人都忙的不可开交,但即便忙成一团,也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只因忙着生活才会有盼头。
五月的最后一天,纪凌川亲自带着好消息来了。
“纪大人,怎的还劳您亲自来一趟了。”陈小丫把人迎进院子,又亲自奉了茶点。
纪凌川脸上的欣喜已经快溢出来,他忙起身接过茶水,脱口而出道:“大嫂,你可知你写的那些故事在京城到底掀起了怎样的热潮?”
一声大嫂,把一院子的人都叫的愣在原地,里正,陈长东,陈家山都纷纷朝他投去疑惑的目光。
他们都是来跟陈小丫汇报工作的,正巧碰上纪凌川突然驾临而来。
还好凌姨反应够快,“瞧瞧!我家大人向来亲民,如今与孺人更是相熟的很,这一来二去,连称呼都变得更亲近了呢!”
纪凌川此时也反应过来自己过于激动了,忙道:“里正爷,长东叔,家山大哥,莫要见笑,我这也是确实把你们都当成亲人了,自打我上任以来,几位也是一直都身先士卒,每回都能帮上大忙,我是打心里想同你们亲近的。”
一番话,让三人瞬间不知所措,再怎么亲,人家到底是官,他们是民不是,哪里敢真的不分个尊卑了。
里正赶忙带头道:“大人的一片心意,我们领了,但到底尊卑有别,不可当真逾越了。”
“若就此论,杨娘子如今是九品孺人,几位都能同孺人不分你我,却非要与我论个高低,这又是何道理?”
“这哪里一样,小丫是我们看着长大的……”
“里正爷是非要与我论这层亲疏不可了吗?您可知……”
“纪大人!”陈小丫眼看纪凌川要把一切都抖出来,她忙道:“茶凉了!”
纪凌川这才看向陈小丫,心中那点儿激动也就此消散,他埋头抿了一口茶水,不知又想到了什么。
陈小丫知道今日不是同里正他们说事的时候,便道:“里正爷,长东叔,大哥,今日就先不说这些了,明日我再讲各位过来。”
三人自然听懂了,由里正带着,朝纪凌川行了礼便离开了。
凌姨知道两人有事要谈,就叫麦芽和稻花领着成成出去玩了,自己在一旁守着,一来能帮忙添茶倒水,二来也能替二人避嫌。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纪凌川才从怀里拿出厚厚的一叠银票放到陈小丫面前的桌子上。
陈小丫:“这是……”
纪凌川:“《桃花劫》的分成。”
陈小丫不可置信的又看了一眼厚厚的银票,“这些都是?”
“嗯,我京中的朋友称,这还只是五千册的利润分成,他打下再印两万册,若按照在京城热销的程度,这两万册怕是还不够,不过他不打算多印,说是什么饥饿营销,不过生意上的事我不懂罢了,这一万两也是按照之前谈好的比例给你的。他还问你手中可还有新故事?”
一万两?真没想到短短一个月,她就靠一个故事赚到了一万两,这可比酒楼赚的多多了,只是这个虽然效率不错,但离五十万两还差的远,她手上所有闲钱加起来,把这一万两加上都才不过五万余两。
五十万两啊!眼看都五月份了,一年之期又能有几个五月,她到底该如何才能凑足?
纪凌川等了半天也没等到陈小丫回话,便再次询问道:“大嫂!大嫂?可听到我的话了?”
陈小丫的思绪被拉回,她笑了笑,“嗯,听到了,替我谢谢你那个朋友,正好我闲着的时候又写了两份手稿,我去拿。”
等陈小丫进屋后,纪凌川才问凌姨了几句话,凌姨只说她近来一有空就琢磨着怎么赚银子,直到离开陈家村,他都在想她为何会想尽各种法子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