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妈一撇嘴:“我失心疯了,会答应她?别说她赵琼华如今好好的,就算她将来讨饭,我宁愿拿包子喂狗,也不会给她一口吃的!”
凌槐绿今年回来后,也曾远远见过赵琼华,那女人老得她险些没认出来,跟去年骗赵丹来城里时,似乎老了十岁不止。
“你...你是小绿?”进来吃饭的食客中,一个中年妇女突然试探着喊了凌槐绿一声。
凌槐绿回头,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个女人。
“您是......”
中年妇女满脸笑道:“我姓许,黄教授是我婆婆!”
凌槐绿瞬间反应过来,眼前这人是谁了。
黄教授!
正是她母亲从前认的那个干妈,只是后来赵雪华顶替了母亲的身份,怕黄教授拆穿了她,故意跟黄教授撇清关系,后来就没再来往了。
“许阿姨好!”凌槐绿礼貌打招呼。
许阿姨待她很是热情:“小绿啊,当年的事呢,我干奶奶是真的不清楚,也是被赵雪华伤透了心才会....
哎,算了,过去的事,咱就不提了,好在你这孩子争气,如今也是奔出来了。
你妈在天有灵,她也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凌槐绿客气陪笑:“您说的是!”
当年,赵秀华救了黄教授,两人熟悉之后,一来二去的,黄教授被赵秀华的刻苦所感动,认下了这个干女儿。
后来,赵秀华能从小学调到初中部,也是托黄教授的关系。
当然,赵秀华本身也足够优秀,没给黄教授丢脸。
但后来,赵雪华刻意与黄教授翻脸,在家虐待凌槐绿,这事几乎熟悉的人都知道。
凌槐绿就不信,她小时候逢年过节都会去黄家,黄教授对她们母女那么熟悉,她那么聪明的人,会一点端倪都没看出来。
只是,人家跟她说来,也没多大的关系,有时候不乐意插手太多事,这也怨不得人家。
有时候缘分没有百分百,只看深与浅。
许阿姨拉着凌槐绿说了许久,见她都不怎么说话,一时有些怅然道:“你这孩子,小时候多活泼伶俐啊。
那时候你妈妈带你来我们家,我开玩笑说,让你长大了给我做儿媳妇呢,你还记得这事不?”
凌槐绿淡淡笑道:“阿姨,您也说了,那都是玩笑!”
许阿姨有些讪讪:“对对对,都是玩笑,对了,小绿,我听说,福元路那个商品城,是你盖的?”
凌槐绿笑意不减:“也不是我的,只是代为打理承建!”
许阿姨也不兜圈子了:“小绿,我也不瞒你,我家老二没考上大学,这几年在家里一直窝着,我就琢磨着,给他找个事做。
你给看看,能不能给他匀出个位置.....”
凌槐绿把李卫平的电话给了许阿姨:“不好意思啊,许阿姨,我只负责承建,不管运营管理这事。
不过呢,咱两家以前情分不一样,看在黄教授的面上,我也不能不管这事。
这样吧,你去找他,把你的需求都给他讲清楚!”
许阿姨见凌槐绿不亲自管这事,反而推给了别人,心里不是很高兴。
回家便跟婆婆黄教授嘀咕:“你说,咱从前待她也不差,她哪回跟她妈过来,咱不是糖果点心的招待。
如今出息了,倒是不记得咱曾经对她的好了,瞧她说得那话,官儿不大,这架子倒是摆的十足。
结婚两年了,连个蛋都没下,我看啊,她这婚姻还不知将来......”
“行了!”黄教授摘下老花镜:“你对人很好吗?当年赵雪华冒充赵秀华,虐待那孩子的时候,我让你上门帮忙说两句话。
你不也说了,不过是个半路干亲,又不是啥正经亲戚,各家有各家的事,谁能管得了那么多。
十年都不来往了,你如今突然求到人家门上去,人家能给你一个准信,已经是在报答当年的恩情了。
这事过后啊,咱们家与赵秀华母亲的缘分,就算是彻底断了!”
黄教授没觉得自己有哪里对不起赵秀华,当初她因为救命之恩,也是欣赏赵秀华。
最主要的是,她那小儿子看赵秀华眼神不怎么单纯。
黄教授不想跟赵家这样人家结亲,才赶在儿子没表示之前,飞快认下了赵秀华这个干女儿,彻底断了儿子的心思。
后来,她也没少帮赵秀华,欠她的也该还清了。
如今,儿媳这么上门求人,倒显得他们家低了气势,搞得人心气儿有点不顺了。
“我都跟你说了,不能太纵着小豪,可你就是不听,慈母多败儿,就他那样不上进的消极态度,干啥都不能成。
你以为给他安排个生意,再给他相亲娶个媳妇,他就会成长起来,那可太天真了!”
许阿姨对婆婆的话不以为然,她家小豪不就是年纪小还小么。
男人嘛,只要结了婚有了孩子,自然也就成熟懂事了。
凌槐绿经过许阿姨这事后,召集李卫平、周庆几人开了个会。
“商品区域必须划分出来,别买鞋子的和买日用品的掺杂在一起,还有位置好坏也关系到租金价格。
这个必须提前定出来,不能等人家求上门来了,才去开口定价,那样就太被动了。
我考察了蓉都那边的商品城租金,你们参考我们这边的物价,把价格定出来。”
周庆有点不好意思道:“凌总,我这儿有个亲戚想要个铺面,你看这.....”
这事凌槐绿早有考虑,华国是个人情社会,你有这么个关系,一点忙不帮也不合适。
“你们每人两个铺子名额,这是给到你们的铺位,给谁,你们自己安排,但租金,必须按整个商品楼规定,一分不能少!”
周庆大喜:“谢谢凌总!”
李卫平和陈涛没什么亲戚朋友,可他有啊,这还没开始呢,家里亲戚和岳家那头,不少人求到了自己这里。
周庆是个脑子活的,这事吧,给别人,人情也就那么回事。
自己赚到钱才是实实在在的,他原本以为,有一个门面就不错了,没想到,还多出来一个,这可再好不过了。
电话突然响了。
“小绿,你赶紧来西三街包子铺,出事了!”电话是隔壁杂货铺老板娘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