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捡起一支\"失败品\",指着箭杆中部的细微裂痕,\"看,旋转力导致箭杆承受太大扭力,需要改进热处理工艺。\"
\"三少爷,这已经比现有最好的箭强三倍了!\"赵铁柱忍不住道。
\"我要的不是'比现有好',而是'绝对优势'。\"叶明目光炯炯,\"孙师傅,试试在淬火前增加一道回火工序,温度控制在...\"
他详细讲解着改进方案,工匠们围成一圈认真聆听。这些曾经对少东家半信半疑的老匠人,如今看向叶明的眼神已满是敬佩。
正午时分,改进后的第二批箭出炉了。这次叶明调整了箭杆的木纹方向与金属箭簇的接合方式,使整体更能承受旋转力。
测试结果令人振奋——十支箭全部贯穿三层甲,最远的一支甚至穿透土墙,钉在了后面的木桩上。
\"成了!\"孙老锤激动得老泪纵横,\"三少爷,这箭要是用在边关,突厥铁骑再不敢犯边啊!\"
叶明却想到更深一层。他舅舅给他的密令中特别提到崔家的重甲骑兵,这破甲箭就是为克制他们量身打造的。
\"立刻制定量产方案。\"叶明转向周瑾,\"分出二十个熟练工匠专门负责箭簇锻造,再设十条组装线。另外...\"他压低声音,\"准备五百套特制的,箭簇加钨粉,专供禁军。\"
周瑾会意点头。皇帝既然暗中支持,自然要给亲信部队配备最好的。
回府的路上,叶明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下一项改进——连发弩。现有的单发弩射速太慢,若能设计一种可快速装填的连弩,配合破甲箭...那就爽多了。
\"明儿,进来。\"
刚回到府里,叶凌云不知何时已站在廊下,面色凝重,\"为父有话问你。\"
书房内,叶凌云直接了当:\"工坊现在日产多少箭?\"
叶明一怔,随即明白父亲定是猜到了什么:\"标准破甲箭百支,特制的二十支。\"
\"太慢。\"叶凌云摇头,\"崔家在洛阳的私兵已经增至五千,全部重甲。王家也有三千铁骑驻扎在潼关。\"
叶明倒吸一口凉气。这些世家的私兵规模竟膨胀至此!难怪他舅舅如此急切。
\"你现在准备的如何了?\"
叶明取出那支特制破甲箭放在桌上:\"今天刚实验了,效果显着。\"
叶凌云拿起箭细细端详,突然手腕一抖,箭如闪电般射出,钉在十步外的门框上,入木三分。
\"好箭!\"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难得露出笑容,\"有此利器,何愁大事不成?\"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窗外,夕阳将国公府的屋檐染成血色,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第二天叶明接到了李君泽的消息,让他去东宫一趟。
然后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叶明便悄然抵达东宫侧门。今天不同往常,接应的不是普通太监,而是太子贴身侍卫统领韩昭。
这位满脸刀疤的悍将一言不发,领着叶明穿过三道暗门,最后竟来到一处地下密室。
\"表弟来了。\"李君泽从一张堆满地图的桌案前抬头,眼中血丝显示他已许久未眠。屋里只点着两盏青铜油灯,将太子消瘦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
叶明刚要说话,就被李君泽一把拉住,他指向桌上一幅巨大的绢制地图,\"你先看这个。\"
当叶明看清地图内容时,呼吸为之一窒。这是一幅详尽的军事分布图,上面标注着各州府驻军、世家私兵甚至粮草储备的位置,朱砂笔圈出的几个重点区域触目惊心。
\"这是...\"
\"父皇昨日亲手交给我的。\"李君泽声音沙哑,\"当朝世家的全部军事力量,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
李君泽拿起一根细木棒,指向地图西北角:\"先说崔家。明面上有三万边军驻扎在陇右,实际掌控的超过五万。最精锐的是三千'铁鹞子',人马俱披重甲,冲锋时如墙而进。\"
叶明盯着那个被朱砂重重圈出的标记,想起自己刚研发的破甲箭。看来他舅舅早有预见,知道需要什么武器对付崔家。
\"王家呢?\"
\"王振老贼更狡猾。\"太子将木棒移到中原地区,\"表面上看王家只有些家丁护院,实则通过联姻、门生等方式,控制了潼关两万守军。更可怕的是...\"
他指向京城周边几个不起眼的小镇,\"这些地方都有王家的秘密训练营,总兵力估计也不下五千。\"
叶明倒吸一口凉气。潼关距京城不过两日路程,若王家真有异心...
\"郑家水师,卢家山地营,谢家骑兵...\"太子一一指出各大世家的军事力量,最后总结道,\"这些世家能直接调动的兵力,总计快到十万有余了。\"
这个数字让密室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叶明知道世家势大,但没想到竟掌控着如此庞大的武装力量!
\"朝廷能调动的兵力呢?\"他轻声问。
太子苦笑一声,木棒移到京城:\"名义上禁军八万,但其中多少是世家安插的耳目?真正可靠的只有三万羽林卫。\"又指向几个边关重镇,\"这些边军理论上忠于朝廷,但将领多与世家有勾连。唯一能指望的...\"
木棒最终停在北疆:\"边关那边的军队。\"
叶明快速心算着。即使加上大哥的部队,皇室能完全掌控的军队也不到十万,而且分散各地。若世家联合发难...
\"父皇这些年不是没察觉,只是...\"太子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韩昭连忙递上药茶。缓过气后,李君泽才继续道,\"只是世家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叶明凝视地图,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这些世家私兵分布得很分散啊。\"
\"正是!\"太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世家互相猜忌,都把精锐留在自己地盘。崔家不会让重骑兵长期驻扎在王家的地盘,反之亦然。\"
叶明脑中灵光一闪:\"也就是说,他们很难快速集结?\"
\"最快也要半月。\"太子确认道,\"但问题在于,若有人突然发难,朝廷同样来不及调兵...\"
两人陷入沉思。烛火噼啪作响,在地图上投下摇曳的阴影,仿佛那些代表兵力的符号正在暗中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