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4年,初春!
“孔明,你的意思是出兵平定南中?”
侧殿之中,刘备看着诸葛亮,也有些疑虑的问道。
“正是”诸葛亮安坐于侧旁,对刘备说道:“南部诸郡的地方势力虽未正式反叛,但已经是割据一方,对朝廷政令几乎不闻。其拖延不如趁早平定,现在出其不意的出兵南下,更能收到奇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话微微沉思,缓缓说道:“南部诸郡占益州一半,朕是不会舍弃的。”
“可大战之后才刚刚过去一年,国库稍稍恢复,新军编练尚未完成。”刘备满腹忧虑,“除去汉中,荆州兵马,能抽调出的兵力不多。以这样的条件,能应付于平定南中吗?”
“陛下有所不知。”诸葛亮开始给刘备分析南中诸郡的情况,“南部的顽抗势力主要集中在牂牁郡,益州郡,越嶲郡三郡,其余几郡皆因三郡之势力而骚动不安。”
“三郡之中,以越嶲郡的高定实力最强,盘踞于益州郡的雍凯孟获次之,牂牁郡之朱褒最弱。”
刘备闻听诸葛亮一一讲出南中诸郡情况,很是惊奇。
“孔明竟对这些地方如此了解!”
诸葛亮一笑,“亮与主公平定西川已经多年了,臣多次主持后方自然对这些地方极为了解。”
不但了解,打都打了两次了。这就算兵力少点儿,那也是手拿把攥!
刘备一听,顿时明白诸葛亮已有破敌之策,露出欣悦之色。
“孔明已有破敌之策,赶快说来与朕听听!”
诸葛亮微微拱手,“亮的破敌策略就是,先强后弱,收服人心!”
“南中地势偏僻,若不能收服其人心,就算平定此次叛乱,日后必然再反。”
刘备点头,“朕不需要铁血镇压,要的是南中之地永归大汉治理。只有收服人心,才能长治久安!”
“陛下所言极是”诸葛亮继续说道,“亮方才说过,实力最强者为越嶲郡之高定,可最麻烦的是益州郡之蛮王孟获!”
“为何?”刘备问道。
“孟获虽是汉人,却久居于南中。其家族在南中蛮人之中极具影响和威望,以至于其能成为蛮王首领。”
“而要收服人心,就要先定蛮人之心!”
诸葛亮轻摇羽扇,刚才所说的困难他都了解,可他平南中要不了多少兵马。也要不了多少钱粮,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亮已经盘算过能调出的钱粮,能支撑三月就足矣!”
“成都可调出兵马八千余人,可再从江州及永安各调两千兵马。”
“并且亮已经传信子龙。”诸葛亮对刘备说道,“让他尽快从沙摩柯的蛮兵中调集一千兵马入川。”
“五溪蛮有主公厚恩有他们随军前往,更容易收复南中蛮人之心。”
刘备听后微微点头,以蛮制蛮,这确实是一条妙计!
刘备还是不放心的看向诸葛亮,“仔细算下来也只有一万三千兵马,孔明,你老实告诉朕,你能有多少胜算?”
“朕不能轻易让你犯险呀!”
诸葛亮笑了笑,满脸闲适的神情安抚刘备的担忧之心。
“主公放心,亮虽不敢夸大,但足有八成以上的胜算。剩下两成只在天时而已。”
“牂牁郡之朱褒不足为惧,命庲降都督李恢领部分兵马便可将其平定!”诸葛亮道。
“亮亲率主力兵马过焚道,而直扑越嶲郡,一举平定高定之乱。而后挥军东进,与李恢夹击益州郡的雍闿孟获。”
“永昌郡之太守素来心向汉室,只为叛军阻隔,才难以与朝廷联系。永昌郡在背后策应,我大军扫除益州郡之叛乱轻而易举。”
“亮有把握能在短时间内平定南部诸郡,巩固后方!”
“孔明啊,你亲自领兵南下,深入不毛之地,朕实在是不忍心呐!”刘备蹙眉说道。
“哈哈哈”
诸葛亮笑了笑,“主公莫非不相信亮?”
今时不同前世,主公还能对他有全部托付的信任吗?
“孔明明说的哪里话,朕怎会不信你”刘备一脸诚挚,“南方之地,荒僻落后,瘴气横生,朕不怕孔明不取胜,就怕这……”
刘备最终没有说出口。
“哈哈”诸葛亮轻笑,“主公多虑了,南中既能存人,何怕其瘴气。”
诸葛亮对刘备拱手说道:“亮敢在此向主公立下军令状,三月之内必平定南中诸郡,凯旋而归。”
“主公既授亮为益州牧,南中诸郡皆属益州,自然当由亮领兵平叛!”
“好吧,朕同意你领兵出征。”
“但是”刘备语气一转,又对诸葛亮说道。“朕要给你多加一层筹码!”
“朕身边的白毦兵乃是军中百战精锐!由陈到统领。”
“虽只有两千人,但是其精锐战力足可与两万步骑相比!”
“孔明你出征南中,朕把陈到和两千白毦精兵全部交给你,随你一同出征,归你调用!”
“陛下,白毦精兵乃是您的亲兵护卫,怎能离开您随亮出征!”诸葛亮赶忙劝阻。
刘备抬手阻止诸葛亮继续说下去。
“孔明,朕身在成都有宫中禁卫守护,哪里来的危险。你此次出征深入不毛之地,蛮兵悍勇,正是用人之际。”
刘备对诸葛亮说:“孔明你就莫要推辞了,让白毦兵护在你身边,朕也能放心一些。”
诸葛亮听刘备如此说,也只能应承下来。
“亮谢陛下!”
“孔明打算何时出兵?”刘备又问道。
“一月之内完成各项出征准备,五月便可兵至南中!”
………………
四月底,诸葛亮所调集的各路兵马汇集成都,各项出征准备已经完毕。
诸葛亮已正式上奏刘备,在朝堂上,刘备亲命诸葛亮率军出征。
“张苞为右护卫将军,关兴为左护卫将军。”
“陈到领白毦兵为中军。”
“马忠,王平,廖化等将领帐下听用。”
“李丰为典军中郎将,李遗为都尉,押运后部粮草跟随。”
“大军即日南下,进军焚道,与李恢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