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代号葡萄酒的来源
——只能说遗言。
钱途从莫离的动作中飞快地读出这个信息,喉咙一涩,脑海中闪过许多妻子和女儿的画面。
意识到自己没有活下去的机会,他只用了短短几秒。
但接受这件事情,他不知道需要多久。
脖颈的痛感还在反复地、持续地折磨他,钱途没有多少时间思考,他手心湿黏一片,最后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我妻子什么都不知道……能不能放过她?”
“我没打算杀她,别担心。”
莫离温和地安抚道,“你还有一次说遗言的机会。”
微棕的眼眸镶嵌在形状漂亮的桃花眼里,柔软、温和,风流又勾人。
没有眼镜的阻碍,钱途深刻地意识到这双眼睛是多么漂亮,而这双眼睛现在含着笑专注地注视他。
而它的主人正要杀了他。
“谢谢你,真的。”钱途大脑飞速运转,确认自己活不下去后,反而感到一股诡异的轻松,“她有点晕血,能别见血吗?也别弄得太吓人……能不能转告她……”
“可以。”
莫离从风衣内侧口袋里摸出一只录音笔,按开,红光闪烁。
“……我很爱你,也很爱我们的孩子,对不起,好好活下去。”
咔哒。
录音笔关闭。
“还有,谢谢你。”
钱途看着那只小小的录音笔,轻松地笑了笑。
“不用谢我。”
莫离慢条斯理地收好录音笔,左手按住他的额头,将他按进柔软的床铺里,右手抬起,转了下手里的短刀。
刀尖朝下,对准颈动脉。
他微笑着说:“不好意思,我还是比较喜欢见血。”
闪着寒光的刀尖飞速往下,拉出一条短暂的残影,噗嗤一声。
世界陷入寂静,秒针咔哒、咔哒地跳动。
莫离缓缓地抽出短刀。
血液迸现,温热而粘稠的鲜血喷到脸上,染红头发和脸庞,莫离微微眯了下眼,防止血液溅到眼睛里。
等床铺染红大半,他睁开眼睛,卷翘的睫毛上挂着血珠,将视野晕染出淡淡的红。
确认了目标的死亡,莫离看了眼溅上血液的米色天花板,低头用被子擦了擦刀。
白手套染成红色,现场和他身上都是一片红,要是有比较了解杀手这个行业的人过来,一眼就能认出这谁犯下的案子。
出色又出名的杀手,往往都有着强烈的个人特质。
比如自诩守序的疯狂“正义”,比如喜欢在游乐园作案的“摩天轮”,再比如——喜欢把一切染红的“葡萄酒”。
那仿佛泼了葡萄酒一样的鲜红现场,就是他写在官方通缉令里的代号。
——
四十分钟后。
莫离收拾好现场,手握干净的手帕取出录音笔,珍而重之地立在桌上。
时间正正好走到七点整,他给秘书发了条消息,在附近待命的车辆立马开到指定地点,接到一个红色的人。
商务车宽敞的后座放着衣服,秘书提前处理了行车记录仪,忍着浓郁的血腥味开向垃圾填埋场。
莫离换了新衣服,把作案的服装丢进焚化炉,回家洗澡。
洗完澡刚好接近八点,秘书开车载他前往机场,接到在机场出站口等待的少年。
在首都机场里,纪年非常显眼。
他穿着一身洗到发白的浅蓝色衬衫,下摆塞进裤腰里,外面套了件很薄的长外套。
看上去也有些年代感。
车内的血腥味还没有经过处理,和车载香薰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奇怪但却称不上难闻。
纪年一路上接收到无数条打量的视线,不含太多恶意,但都像是在看着一个异类。
格格不入。
他淡定如常地钻进后座,意外地发现里面已经有个人影。
莫离没有坐在副驾驶。
他穿着一套低调又宽松的长风衣,内里是件普普通通的黑色高领毛衣,但身材很好,毛衣撑起恰好的弧度。
肌肉匀称,肩宽腰窄。
他双腿交叠,两只手上戴着白色手套,纪年坐好后放下书包,微微思索。
“你待会要杀人吗?”
“嗯。”
驾驶座秘书陷入了石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刚听到了什么,然而纪年仿佛毫不在意一般:
“我给你带了礼物。”
他从书包里取出一支上次同款的玫瑰,不过坐飞机太久,已经蔫得七七八八,花瓣暗红,“恭喜你当上议员。”
“谢谢。”
莫离收下这个充满瑕疵的礼物,暂时放在一旁。
纪年没说什么,也没问他今晚要去杀谁,只从打开的书包里取出书和本子,搁在大腿上开始写作业。
写完第一道题,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刚刚来之前也杀人了?”
“嗯。”
莫离漫不经心地点了下头。
包裹在白手套里的双手交握,搁在大腿上,他风衣内侧口袋里手机震动。
有人给他发了消息。
莫离取出手机。
议院内部的通讯软件中有一个群组,近几分钟内刷出了大量消息。
“之前退出议员选举的候选人钱途,被发现死在自己家中的卧室,第一目击者是家中的女佣人,已经确认是谋杀。
“FbI那边怀疑是专业杀手所为,并且这是一场针对性的行动,各位近日注意安全,尤其是莫离议员。
“以上信息需要保密。”
莫离和钱途是同一批举行选举的候选人,如果这是一场针对性的行动,那么他会很危险。
不过FbI也只是猜测,没有下定论。
现场虽然血腥,但线索处理得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丁点有用的东西。
只能从现场的脚印、环境和杀人手法对凶手进行一个大致的侧写。
专业的罪犯画像师听着现场警员的汇报,迅速开始在纸上勾勒轮廓,画着画着皱起眉头。
“不对,现场信息被处理过,很多线索的内容是冲突的。”
从鞋码上判断,罪犯的身高在185以上,性别男。但各种线索很奇怪,给人的感觉忽男忽女。
越听越感觉很熟悉。
画像师紧皱着眉头,努力思考,终于从记忆的角落里捕捉到一闪而逝的灵感——
“拿着现场照片去问负责过‘绯色’杀手案件的人,这手法是职业基地培养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野路子,也不是报复性杀人。”
小警员领命离开。
另一边。
议院的群聊中,一群同事或真心或假意地对莫离表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