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淹没了江南大地,积水漫上了田埂。明德堂江南分堂内灯火通明,师生们正在紧急商讨救灾方案。
\"情况比想象的更糟。\"赵明远指着地图说。这位曾经倔强的少年如今已是江南分堂的主事。\"上游水库濒临极限,一旦溃堤,后果不堪设想。\"
\"先分三队行动。\"他当机立断,\"第一队负责监测水情,第二队组织疏散,第三队筹措物资。记住,一定要把握先机,争取主动。\"
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水利组的学生根据往年的数据分析,预测了可能的决堤点;测绘组的学生绘制了详细的地形图,规划了最佳疏散路线;农学组的学生则在评估受灾农田的抢收方案。
\"报!\"一个学生匆匆跑来,\"发现异常情况。粮商们开始囤积居奇,米价飞涨!\"
赵明远眉头紧锁。这时,商学班的学生提出建议:\"我们查到一个情况。去年我们教过的一批商人组成了'义商联盟',他们愿意以平价供应粮食。\"
\"好!立刻联系他们。\"赵明远欣慰地说,\"看来这些年的商道教育没有白费。\"
与此同时,京城。林月笙正在听取各地灾情汇报。江南水患、西北干旱、东南蝗灾......天灾叠加,民生艰难。
\"陛下,\"户部尚书忧心忡忡,\"仓储告急,赈灾银两也快见底了。\"
\"这可如何是好?\"有大臣惊慌,\"若是救灾不力,只怕要生民变啊!\"
林月笙却异常冷静:\"诸位可还记得,五年前那场更大的灾害,我们是如何度过的?\"
大殿内一片沉默。正在这时,叶知秧从帘后走出:\"因为那时,我们有一支特殊的力量。\"
是的,所有人都想起来了。五年前,正是各地明德学堂的师生们,用智慧和实践扭转了危局。
\"传令下去。\"林月笙说,\"调动全国明德学堂网络,启动联合救灾机制。\"
很快,一个庞大的救灾网络开始运转:
江南分堂负责防汛救灾;
西北分堂组织抗旱;
东南分堂治理蝗灾;
各地分堂通力协作,资源共享。
更重要的是,这些学堂不只是救灾,还在为将来未雨绸缪。
在江南,水利组的学生发现了水患的根源:\"这几处河道淤积严重,必须疏浚。而且上游需要建立新的水库,分散洪峰压力。\"
在西北,农学组的学生带来了好消息:\"我们改良的耐旱作物试验成功了。明年推广开来,就能大大提高抗旱能力。\"
在东南,生物组的学生有了重要发现:\"原来蝗虫泛滥与某些鸟类减少有关。如果能恢复生态平衡,这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
正当救灾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个意外的麻烦出现了。有人污蔑明德学堂\"借救灾图利\",试图破坏民众对学堂的信任。
\"不用辩解。\"叶知秧对担心的学生们说,\"让事实说话。\"
果然,当地百姓纷纷站出来为明德学堂作证。
\"要不是学堂的预警,我们全村就被洪水冲了!\"
\"多亏了学堂教的节水技术,今年旱灾才没造成大损失。\"
\"学堂不但教我们防灾,还教我们生计。这是真心在帮我们啊!\"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反而让教育改革的成果得到了最好的检验。那些年轻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式教育的价值。
\"这才是最难得的。\"林月笙感慨,\"他们不只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用知识造福百姓。\"
灾情渐渐得到控制,但叶知秧并未放松警惕。她让各地学堂着手准备灾后重建计划。
在江南,学生们提出了\"宜农宜工\"的设想。与其被动防洪,不如因势利导,把部分低洼地改造成水产养殖区。
在西北,师生们开始推广\"节水农业\",不但改良作物品种,还创新了灌溉技术,把宝贵的水资源利用到极致。
在东南,一项\"生态复原\"计划正在展开。通过恢复植被、保护鸟类,重建自然平衡,从根本上预防蝗灾。
最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计划都得到了百姓的积极参与。因为这些年,明德学堂不断向民间普及科学知识,让百姓也学会了用智慧应对灾害。
\"这才是教育最大的胜利。\"叶知秧对林月笙说,\"它不仅培养了专门人才,更提高了全民的智慧。\"
入冬前,各地传来喜讯:
江南水患得到控制,秋收基本保住;
西北抗旱见效,泉水重新涌出;
东南蝗灾消退,农田开始恢复。
更重要的是,这次救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各地学堂把相关资料整理成册,编入教材,为将来的防灾救灾提供参考。
\"这场灾害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叶知秧在一次总结会上说,\"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教育必须面向民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力量。\"
冬日的阳光照在明德堂的匾额上,映出\"明德至善\"四个大字。这次民生危机,恰恰印证了这句话的深意:教育的根本,就是为了明善救世,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