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的这话一出,李世民皱眉。
“朕记得,武德九年才修过吧?”
裴矩接着回答李世民的问题:
“没错,武德六年的时候,夏州都督就上奏请求修城墙,一直到武德九年才修缮完毕。
不过那次和这次不一样,夏州境内两座大城池,所以上次修的是两座大城池,这次是请求修缮的是剩下的六座小城池。 ”
“有修的必要吗?”
李世民这么想不是没原因,因为夏州的北面,就是和突厥接壤,夏州也经常被突厥进攻。
曾经在武德年间,就不停的被突厥占领,然后唐军再打回去,然后突厥再占领,唐军再次打回去。
李世民觉得,既然这地方这么容易被占领,那不如不修,免得到时候唐军攻打的时候麻烦。
这时候兵部侍郎站了出来,虽然自己老大跑出长安躲皇上了,自己这个老二不能躲。
“陛下,夏州是久战之地,当然有修的必要。
虽然当初确实是沦陷几次,那也是带兵武将的无能。”
兵部侍郎都在兵部好几年了,当然知道当初是怎么回事。
当初李渊考虑到夏州的重要性,就让自己的心腹去守着。
可是李渊的看人水准,那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说了。
一开始派去的镇守武将,被突厥进攻后,就直接带着人跑到了夏州南面的大城,连抵抗都不抵抗,直接拱手让了一半夏州。
李渊得知后,脸都气歪了,不仅下令把人带回来论罪,还再次任命心腹带兵前去。
虽然原来的带兵武将是走了,可是他的副将还在。
李渊派去的新武将,带兵前去和那半个夏州的军队汇合后,两军又给夺了回来。
可是没几个月,突厥又来了。
这次李渊派去的第二位武将倒是没跑,但却主动出城迎战。
突厥军队和唐军的区别在于,突厥马战和野战更厉害,唐军攻城和守城战更厉害。
这第二位武将虽然兵力和对方相当,但却放弃了自己的优势,以自己的劣势去对战敌军的优势,那不就是找死。
他虽然没跑,但是也死在了城外。
城里的第一位将军的副将一看,又赶紧跑回了那半个夏州。
李渊又又派去一名新武将,而且还是跟着秦王李世民打过仗的武将,脑子和武力都在线。
第三位武将又带兵前去和副将汇合,又给夺了回来。
这次,副将对新老大说,他在后方的那座大城守着,如果突厥来袭围城,他也能从后方杀回来。
第三位老大结合夏州的这座大城的环境和地理,也觉得这样行。
没几个月,突厥又又又来了,而且这次是带了超多的人。
突厥也烦了,怎么来来回回打不下来呢?
突厥非要这半个夏州,就是因为这半个夏州有铁矿,对于少铁的突厥人来说,这很重要,大唐别的铁矿都是在大唐内部,没这样直接和突厥国境接壤的。
而且从这里走没多远,就能进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如果从这里出发,能直接绕到突厥的后方。
突厥是部族形成的国家,不是大唐这样的天子管全国,而是一个个小部族合成大部族,大部族选出可汗,几位可汗再选出大可汗,代表怎么草原。
而当时攻打这里的,就是东突厥西面的部族可汗,不像现在的颉利可汗没脑子。
突厥想把这里当做后方的要塞,免得被大唐从后方奇袭,自己两面作战。
正如关中地区的西面,也有一条山道,连通着凉州,如果凉州沦陷,就能直接走这条山道,直接打到关中西面的“岐州”,进而威胁整个关中。
几次被唐军打回来,这位可汗也急眼了,直接联合周边的部族可汗,一起派大军去,非要把这里永远占下来不可。
李渊派去的第三位大将,这次也不跑,也不出城主动迎战,就是死守。
虽然被突厥四面围城,但是因为后方还有一支军队,心里踏实很多。
但突厥攻打七天七夜,唐军死守七天七夜,就是不见援军来救援,最终无奈战死,半个夏州再次被突厥占领。
而那个副将一开始看到突厥又来了,就以为这次的新老大也会跑,索性干脆不去救援,一直在后面缩着。
直到半个夏州被攻陷,老大战死,这才知道自己闯祸了。
但他又封闭了消息,自己向长安汇报战况,说老大战死,自己去救援去晚了。
而这时候,自己的好大儿正在虎牢关三千对十万呢,没办法抽出更多兵力了,只好先放着。
直到李世民打完了窦建德和王世充,这才抽出功夫,派一员大将去把夏州的突厥收拾了。
而当时突厥的突利可汗又死了,颉利可汗继位,是突厥内部派系站队的时候,突厥也就不继续打下去了。
而那名副将也不敢继续在夏州待了,他怕下次突厥再来,自己得死在夏州。
而且不是每次都能像当初那么糊弄过去,就托关系调到了唐朝境内的关卡镇守。
新都督一去就看到残垣断壁,城墙破的不能再破了,所以才请求修缮城墙。
如今修好了,他就想把夏州境内的其余小县城也修修,毕竟突厥当初不是只可着一座城池打,是把半个夏州都来来回回的搜刮好几遍。
而好死不死的,那名副将就是陈子良的兄弟,陈子善。
别人不知道内幕,他怎么会不知道。
当初弟弟让自己找关系的时候,自己就问他明明经历那么丰富,打了好几仗,只要再待几年,就能调回朝廷中央当个武官,干嘛要调去别的地方重新来过。
这在当时是谁都看得出来的趋势,秦王李世民的威名都震天响了,统一全国只是时间的问题。
等统一全国后,带兵的武将权利就没那么大,权利全被收回中央,那时候的武官才比武将好。
弟弟无奈,就只好在信里说明了原由。
陈子良恨铁不成钢,但是亲弟弟不管不行,就请李渊把刚刚打下来的潼关到洛阳一带的驻防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