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百五十四年,贞观二十八年初。
长安城,太极殿,朝会。
大唐皇帝天可汗李世民身穿皇帝冠冕端坐在龙椅之上。
“阿拉伯传来捷报,中东之地已经彻底平定,阿拉伯圣城耶路撒冷被焚烧殆尽,其余三大都城也都在我大唐控制之下,从此我大唐在亚洲再无敌手,可谓是大功一件,诸位爱卿,今日就议一议,该如何封赏吴王和大将军等众位功臣?”李世民开门见山。
褚遂良出班道,“陛下!吴王已是亲王,大将军李昭也是位极人臣,已经是封无可封!多赏赐一些银钱也就罢了!”
“我说储大人,这叫什么话,寻常将士赏赐银钱也就算了,吴王殿下和大将军难道缺钱不成?依我之见,朝廷应有重赏!否则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吗?”薛万彻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
褚遂良道,“薛将军乃是武人,不懂这其中奥妙,如今吴王和大将军都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只怕……”
“只怕什么?难不成储大人是说吴王和大将军会造反不成?”
“哎……哎……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褚遂良笑道。
“你是没说,但你就是这个意思,我薛万彻确实是个粗人,论耍笔杆子嘴皮子我自然不如储大人,但是论起在战场厮杀,储大人又岂知其中凶险?”
褚遂良笑道,“薛将军言重了,我大唐铁骑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何来凶险?”
“你放屁!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当年在漠北奇袭薛延陀,我与李世绩将军孤军深入千里,岂能无险?储大人你以为我大唐为何战无不胜?那是我们这些将士用生命换来的!”薛万彻嗓门越来越大。
他继续道,“还有前两年我与苏定方元帅奇袭吐蕃逻些城,我说吐蕃你去过没有?那地方除了山还是山,除了雪就是雪,踏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加之吐蕃国相禄东赞勇猛无敌,一度将我军逼入绝境,要不是关键时刻我和苏元帅咬紧牙关,同心戮力杀死禄东赞,嘿!咱们那八千人马怕是连个尸首都找不到!”
薛万彻咽了一口唾沫又道,“如今吴王殿下和李大将军在中东苦战经年,终获全功,中东那地方夏天热的跟什么似的……朝廷岂能不重赏?”
江夏王李道宗道,“臣附议!”
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道,“臣附议!”
由于原本的左屯卫大将军薛万钧病故,由程知节补缺。
朝中一众武将皆附议。
李世民笑道,“朕也欲重赏,朕欲赐吴王李恪为大唐中东王,昔日阿拉伯帝国故土百姓皆归其节制,诸位以为如何?”
褚遂良立刻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果吴王殿下做了中东王,那不就是搞出来个国中之国?恐生后患!”
李世民不以为然,“朕的三小子朕了解,他对大唐的忠心还是没问题的,再者吴王劳苦功高,当的起这个中东王!”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来真的,褚遂良根本劝不住,这要搞出个中东王还了得?等李世民百年之后,他吴王李恪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还不得和李治分庭抗礼?
”陛下!臣也以为储大人言之有理,若赐吴王为中东王,日后恐怕尾大不掉!”
“哼!一派胡言!”李世民不悦道。
“辅机啊!朕来问你,那中东之地幅员辽阔,距离长安万里之遥,朝廷难以直接管辖,且宗教种族问题甚多,你倒是说个合适的人选?”
长孙无忌一时语塞……
李世民继续道,“吴王李恪文武双全,甚得军心,又是朕的儿子,由他出任中东王,镇守中东再好不过,辅机啊,你那点小心思朕心里清楚,朕这么做也正是为了大唐社稷着想,待朕百年之后,治儿统领大唐本土,恪儿管辖中东之地,有何不好?难道非要都挤在长安城里再闹出承乾那样的乱子,你们才满意?”李世民劈头盖脸给长孙无忌一顿训斥。
长孙无忌羞愧难当,不敢多言。
李世民又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唉!常言道知足常乐!辅机你说呢?”
长孙无忌颔首道,“是!是!陛下说的是!”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你长孙无忌的外甥已经是太子了,地位无可撼动,也该知足,但不能啥好事都是你被你长孙一脉占尽,朕给自己的三儿子封个中东王,怎么了?
李世民随即拍板,“这事就这么定了,改阿拉伯为天方都护府,吴王李恪为中东王兼天方都护府大都护,当地一切事宜皆由李恪决断,不必上报朝廷!”
文武皆曰,“陛下圣明!”
武将自然欢喜,但文臣多有窃窃私语者。
所说无非是什么,“国中之国。”
“汉初刘邦分封诸王导致后来七王之乱。”
更有甚者还有人说,“晋朝八王之乱!”
“贻害无穷……”
李世民怒道,“本朝如今的局势与汉晋不同,汉晋诸王皆在汉地分封,而如今中东王远在阿拉伯!何患之有?且自古以来,中华未有如此之疆域,朕觉得未尝不可一试,此事休要再议!”
群臣这才不敢多言!
李世民又为难道,“倒是大将军李昭,晋阳起兵便随朕左右,到如今屈指算来近四十年,破薛举、平刘武周、灭窦建德、斩刘黑闼统一之功功不可没,武德九年,突厥二十万大军南下,大将军以新训之一千陌刀军硬抗数万突厥骑兵,这才使朕成就渭水退敌。”
李世民顿了顿道,“数十年间,擒颉利可汗,灭大祚荣,活捉泉盖苏文,败吐蕃收突厥定中东息南蛮,开拓之功亦是功不可没!诸位说说,朕该如何赏赐?”
李世民把李昭的功劳回忆一遍就是想堵住大家的嘴,毕竟他已经想好怎样封赏李昭。他怕众文臣不同意。
还是李世绩会来事,他出班道,“大将军李昭功在社稷!应当重赏,想必陛下心中已经有了主意,还请明示!”
“没错!朕欲赐李昭为洛阳王!诸位以为如何?”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