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来回坐公交车。”
矿局与协谷镇相距十七八公里,郑为民不希望钱小雨整天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的,倒不如直接坐公交车方便。
协谷镇作为全县的中心位置,不论是始发车还是过路车,数量都很多,坐公交出行倒也方便。
“买月票吧,你姑刚到县民政局上班的时候,也是天天坐公交,花不了几个钱。”
这时候的客车,可比定制公交也贴心,家门口与单位门口直接点对点接送,至于站台什么的,都是身外之物!
张瑞的媳妇杨燕刚上班的时候,在协谷镇民政办负责户籍工作,后来被调到了县民政局继续干户籍,之后户籍工作统一划归公安部门的时候,又跟着去的县公安局。
在城市农村二元户籍的时代,农村户口由民政局管理,非农户口由公安局管理,后来八十年代,为了加强对户籍工作的管理,民政部门的户籍科统一移交公安部门。
“那成,我回去跟小雨说一声。”
郑为民觉得也没啥不妥的,虽说通勤的时间多了一些,但矿局的工作相比于最基层,还是要更轻松一些。
“我明天安排人给她办手续。”
协谷矿马上就要变天了,在雷落下来之前,张瑞得尽快将需要保护的人,藏到自己的翅膀下面。
“明天?姑父,最近协谷矿要出事?”
郑为民立刻意识到不对劲,哪有这么快调动工作的,张瑞绝对不会害钱小雨,这时候紧急给钱小雨调动工作,那肯定是要为下一步动手做准备。
“你从哪打听的?”
张瑞有些意外,这家伙从哪得到的消息?
“我没打听,前一阵桃子他舅开了个煤场,我去院里一看,就跟废品收购站似的,矿纺织厂的棉纱、矿机械厂的铜材,还有些乱七八糟的,啥都有,下属单位都乱到这种程度了,他矿上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还能好的了!”
郑为民看到钱东的煤场里,隔三差五就往外拉一车棉纱,矿纺织厂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单位离完蛋不远了。
“别出去乱说,也乱不了几天了。”
张瑞意识到现在就连外人都知道协谷矿要出事,那帮趴在协谷矿上大肆吸血的,肯定也产生了警觉,必须要及时跟上级反映一下,省的上级到时候抓瞎。
“哦!”
郑为民自然不会为协谷矿通风报信,他还巴不得协谷矿赶紧振作起来,这两年受协谷矿的拖累,不仅镇政府过得紧巴巴的,矿工都不敢消费了。
郑为民醉醺醺的回到协谷镇的时候,恰好碰到牛进明从县里回来,他在县领导那里碰了钉子,这次雹灾范围大,很多农业乡镇都嗷嗷待哺的时候,谁会优先照顾协谷镇这种工业乡镇。
“你喝了多少?”
牛进明闻到郑为民身上的酒味,顿时有些不满,心里正好有股邪火没处发呢!
“三茶碗。”
郑为民自己都在纳闷,他可是一小口、一小口抿着喝的,怎么还能被忽悠下去七八两白酒。
“你要疯啊,喝这么多还敢骑摩托车!”
牛进明已经酝酿好了感情,正准备爆发呢,郑为民拍给他一张纸条。
“给,支票!”
郑为民也意识到牛进明语气不对,顾不得做前期铺垫,直接给他上了大菜。
“你要到钱了?”
牛进明刚酝酿好的邪火,霎时就熄了,一脸惊喜的拿着那张支票。
“县民政局没钱了,矿局张书记给协调了三百万!”
爷俩在喝酒之前,张瑞就去财务室要了张三百万的支票,矿局有跟地方打交道的经费,二把手想给地方上赞助三百万,还用不着实时给一把手汇报。
“太好了,多亏老领导还想着咱们!”
牛进明不禁想起他刚来协谷镇的美好时光,那时候协谷镇账户上躺着几千万,那时候他还想,这么多钱,怎么花的完……
“走,我请客,晚上咱俩撸串喝点啤的冲冲!”
有了这三百万打底,牛进明也算有底气去应对这次雹灾了,一高兴想起自己还没顾得上吃晚饭,就拉着郑为民去烧烤店喝啤酒。
领导拉着去喝酒,郑为民自然不好意思说不去,乡镇干部嘛,早就把胃献给了事业!
第二天一大早,郑为民强忍着头疼爬了起来,钱小雨给他煮了小米粥,据说这东西养胃。
“昨天我去矿局跟姑父申请救济的时候,姑父说今天要把你调到矿局妇联工作。”
幸好郑为民没有忘记昨晚张瑞跟他聊的事,要不然等钱小雨看到调令,搞不好会节外生枝。
“就是上班麻烦点。”
外人都能看出协谷矿要完蛋,钱小雨自然不会跟着倒霉,她现在最大的顾虑,就是怕来回赶班麻烦。
“没事,我跟干公交车的联系,给你买月票,人家早上直接到家属院门口接你!”
郑为民虽然不管交通,但也跟那些干公交的打过交道,多拉一个乘客,可比绕点路划算,再说镇政府家属院到矿局并不算绕路。
“以后桃子上学就麻烦了。”
钱小雨担心的是,工作关系调到矿局之后,中午肯定回不来,等到桃子上了小学,吃饭也就成了问题。
“该让她好好上幼儿园了,省的上小学不适应。”
郑为民非常不满意桃子上幼儿园的状态,这家伙上学从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稍微伺候不好就闹着不去,这时候不是钱小雨带着桃子上班,就是拜托她妈赵金霞帮忙看着。
“吃饭怎么办?”
钱小雨担心的是桃子上小学之后的午饭问题,现在幼儿园一天提供三顿饭,等到了小学阶段,学校可就一顿饭也不管了。
“跟着我吧,就算有什么事,我跟小马说一声,我们俩倒替看着她吃饭。”
郑为民也想好了应对办法,那就是让桃子中午在协谷镇食堂吃饭,这也是绝大多数双职工机关干部的选择。
这会食堂还招待这些双职工的子女就餐,如果让这些双职工自己做饭,估计上午十点就有人出去买菜了,食堂节约的那点钱与耽误的工作相比,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