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上京。
"陛下,这太原府守将王禀油盐不进!那圣旨已经送入了太原城,可是他不为所动,依旧拒不投降!"完颜宗翰恶狠狠的说道。
"王禀可恶,等太原府城破,王禀朕必杀之!"金太宗恶狠狠的说道。
"陛下,王禀不是将门,怎么可能这么油盐不进,连宋朝皇帝的旨意都敢不听!
宋人狡猾,我看王禀肯定是得了宋朝君臣的授意才敢如此!宋人根本没有割让太原府的诚意。"完颜宗弼说道。
此话一出,金太宗也瞬间反应了过来。
"该死的宋人,肯定是如此!他们耍无赖,想让咱们大金吃这个亏!哼,如今天气炎热,不适宜我军南下,等过了十月,朕初步决定大军再次南下!
必须好好给宋人以教训!"金太宗拍板道。
金秋八月,京东东路
此时的梁山军早已经转入战时状态,西门庆也忙的焦头烂额。
梁山所部人马已经恢复到了五万,加上济州府的两万人马,大名府卢俊义手中的三万人马。
西门庆手中可以机动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人。
其中骑兵重新恢复到了三万,钩镰枪士兵增加到了五千人!而凌振、魏定国的火器军加上各种辅助人员,也达到了五千人的规模。
此时的时迁,已经成了梁山哨军头领,手里有一支一千人的骑哨队伍,负责侦查敌情。
而西门庆重视的弓箭手,如今在庞万春的卖力调教下,仗着梁山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人数达到了五千人。
庞万春自从去年方腊被宋廷剿灭以后,一直郁郁寡欢,甚至在梁山招安以后,动了离开梁山的心思。
最终他被西门庆的话语说服,留在了梁山。
而西门庆开出的条件足够动人:童贯带军灭了方腊,西门庆杀童贯为方腊报仇,
决策是汴京朝廷下的,两年之内,西门庆要让汴京灰飞烟灭,皇帝老儿跪地成为阶下囚!
虽然在庞万春看来,这西门庆是在吹牛皮,可西门庆拍胸脯保证,言之凿凿。庞万春最终认可了西门庆的话。
如今教主被杀,他一人势单力孤,不可能报仇,只能凭着通过梁山势力为教主报仇的念想活着。
这天中午,庞万春被叫到了忠义堂。
石秀、史进、戴宗、燕青、花荣站在下首,石秀手里还抱着一个木盒子。
见庞万春进来,
西门庆笑呵呵说道:"万春兄弟,我答应你的第一件事情,已经办到了,这才一年多时间,我没有食言吧!
你的感谢石秀、史进、戴宗这几个兄弟,我为了万无一失,让这五人大老远跑了一趟!"西门庆笑呵呵说道。
"什么,难道里面是?"庞万春不可置信的说道。
在庞万春看来,童贯这个死太监是枢密使,统帅大军戒备森严。又不是一只狗,怎么可能说杀就杀!
难道,这西门庆真的办到了?
石秀大踏步来到庞万春身边,将盒子交给了庞万春。
"是不是,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西门庆说道。
庞万春打开一看,果然!里面是童贯的首级!因为做过处理,真这都几天还栩栩如生!
原来,自从宋钦宗继位,紧抱徽宗大腿不鸟钦宗的童贯就倒霉了,
先是被撸了枢密使,又被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童贯恋恋不舍离开汴京,不出两天,路上又收到了放逐英州的旨意(今广东英德)。
童贯欲哭无泪,知道自己这是被新皇记恨的死死的!
而西门庆回梁山后,知道童贯这死太监该被新皇清算了,估算着时间,便令史进、石秀、戴宗等人赶到了汴京,等着童贯倒霉。
几人跟着童贯一行人,走了两天,刚要动手!就眼见一堆宣纸人马前来,只能收手,跟到第四天,终于等到了机会,手刃了童贯一行十余人。
对于庞万春这样的人来说,自然不知道童贯落水太监不如鸡的道理!
他只看到西门庆神通广大,竟然真的杀了童贯,带了童贯的首级给自己!
"多谢西门头领为方腊教主报仇,"庞万春激动的跪地说道。
"使不得,使不得,都是自家兄弟,不要太客气!"西门庆急忙扶起了庞万春。
"万春兄弟,再耐心等几个月,到时候我让大宋皇帝尝尝国破家亡、跪地求饶的滋味!
如今大宋新皇登基,方腊教主是在道君皇帝任上被杀的!不过无所谓了,就让那徽宗父子两个一起还债吧!"西门庆说道。
一看西门庆说的这么肯定,庞万春自动脑补:
为了给方腊教主报仇,再过几个月,西门庆就要带领梁山军,攻打汴京,活捉道君皇帝父子!
为了方腊教主,梁山竟然拼着玉石俱焚,去打汴京!那汴京可不是济州啊!
此时的庞万春彻底服了!
"西门头领,不管能不能成功,西门头领这份心意,小弟领了!以后赴汤蹈火,愿为梁山,为西门头领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以报头领厚恩!"庞万春高声说道。
西门庆好言宽慰着庞万春,心想:不要太谢我,要谢就谢金人吧!毕竟是金人攻破汴京,让徽宗、钦宗跪地唱征服,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我只是陈述事实,你就这么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