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明京师——李邦华府邸。
“你就是英吉利国务大臣约翰·瑟洛?”
“是!”
“小人此次秘密前来京师乃是受英吉利护国公所托,全权代表英吉利。”
“冒昧拜访李阁老就是想通过李阁老觐见大明皇帝陛下。”
“以表英吉利归降大明之诚心。”
“哦?”
“是吗?”
“这么说——你此次前来是代表英吉利来讲和投诚的?”
李邦华一边招呼约翰·瑟洛喝茶,一边自顾自地端起茶盏抿了抿。
“是!”
“我们这次是带着百分之百的诚意而来。”
“还请李阁老帮我们在大明皇帝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希望大明可以给我们英吉利一次赎罪的机会..............”
说着,约翰·瑟洛随即将事先准备好的锦盒双手奉上。
“这是我们英吉利的一些小意思。”
“还望李阁老可以帮助我们促成此事.............”
“这是给我的?”
“是!”
“一点小小的见面礼,还请李阁老笑纳。”
“哇,这么多银票.............”
“你们所谓的“小小”见面礼都这么大的手笔吗?”
李邦华随手打开锦盒看了看——里面满满当当装着一大叠银票。
每张银票的面额竟然高达万两.............
“看来,你们此番前来的诚意确实是挺足的.............”
李邦华笑了笑,随手将锦盒合上:“不过.............”
“好像有人比你们的诚意更足。”
“而且,来的也比你们更早。”
“不瞒你说,早在半个月前,红番国的使臣便已经到了。”
“只不过,他们是找了史阁老。”
“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
“都是希望可以帮他们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争取一个面圣的机会。”
“啊?”
“红番国的使臣早就到了?”
“他们半个月前就到了............”
约翰·瑟洛闻言,立时大吃一惊:“李阁老。”
“今天这份“见面礼”只不过是一点小意思而已。”
“真正的厚礼还在后面!”
惊骇之余,约翰·瑟洛赶忙说道:“李阁老,规矩我们都懂!”
“只要李阁老可以帮助我们一二,我们绝对不会让李阁老白忙乎的!”
“这个不重要。”
李邦华拍了拍桌子上的锦盒,笑了笑:“重要的是——你们是不是真的是怀着十足的诚意而来的。”
“这人心隔肚皮,两国交战也免不了一些阴谋诡计。”
“诈降的诡计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招数了。”
“李阁老!”
约翰·瑟洛闻言立即起身鞠躬:“我们英吉利此番前来绝对没有任何诈降的企图。”
“大明新军在弗朗西战场的表现已经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约翰·瑟洛面色严肃地沉声言道:“那就是..........”
“我们不再对泰西联军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知道——大明新军横扫泰西并最终赢得这场战争已经是大势所趋。”
“战争的结果不会有什么悬念了。”
“泰西联军的败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所以,我们护国公已经下定了决心——英吉利不想成为第二个弗朗西。”
“弗朗西王室的遭遇历历在目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护国公派小人秘密出使大明就是为了我英吉利争取一条生路。”
“我们实在不想在一条注定要失败的道路上走到黑..............”
“李阁老,泰西各国的代表即将在我们英吉利的伦泰士城参加联盟会议。”
约翰·瑟洛赶忙继续说道:“届时,泰西各国的很多重要人物都会亲自参会。”
“如果大明皇帝陛下可以给我们英吉利一次表现的机会的话。”
“我们可以趁着泰西各国代表齐聚伦泰士城之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将他们押赴到大明京师,任凭大明皇帝陛下处置...............”
“哦?”
“你们是想把泰西各国代表来个一窝端当做你们投诚的投名状?”
李邦华听了约翰·瑟洛的这番话,立时来了兴趣。
毕竟,要是可以借英吉利人之手把泰西诸国的重要人物来个一窝端的话。
这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意外之喜。
对于快速搞定泰西战事必将起到非常好的加速作用................
“是!”
“事实上,早在小人动身前来大明京师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伦泰士城召开的联盟会议是由我们护国公阁下亲自主持的。”
“所以,护国公阁下会尽可能的拖延会议期限和进程。”
“让泰西各国代表在伦泰士城停留尽可能多的时间。”
“只要大明一句话,我们便可将泰西各国的代表留在伦泰士城。”
“并马上把他们押解到大明接受处置!”
“瑟洛先生。”
“不得不说——你们带来的这个条件的确很有诚意。”
李邦华捋了捋胡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如果真的可以以此为投名状的话。”
“老夫倒是可以将你们的诚意向陛下禀明。”
“不过............”
说着,李邦华话锋一转:“你们千里迢迢跑这一趟,对于我大明朝廷接纳投诚的前提和底线你们应该都知道吧?”
“李阁老,来之前我们护国公就已经吩咐过了。”
“只要大明皇帝陛下可以给英吉利一条生路。”
“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答应。”
“只要是大明皇帝陛下提出的要求,我们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完成!”
“如果你们是抱着这个觉悟而来的话,那这件事情应该问题不大。”
“你们的诚意老夫都看到了,确实很足...........”
李邦华笑了笑:“不过,有些话老夫还是要提前说清楚。”
“如果你们能够接受的话,老夫再帮你们去御前禀告也不迟。”
“要是接受不了,那老夫也就根本没必要拿这事去叨扰陛下了..................”
“请李阁老明示!”
约翰·瑟洛随即恭恭敬敬地静等着李邦华的下文。
“其实也没什么,还是老生常谈的原则性问题。”
李邦华抿了抿茶水,缓声言道:“你们应该清楚............”
“我们大明现在早就已经撤销了藩属国制度。”
“弗朗西也是一个例子。”
“虽然我们在卢泰西亚接纳了弗朗西人的投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允许弗朗西以一个独立体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
“附属国也不行..............”
“投降归投降。”
“但这并不会改变大明新军在泰西战场执行的策略方针。”
“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
“陛下就有言在先——此次大军征伐,对于泰西诸国而言。”
“我们要的不是征服、打服。”
“而是伐灭其国,永纳其土。”
“一句话——大明新军出征泰西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整个泰西纳入我大明的疆土!”
“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这个问题,你们应该也是很清楚的吧?”
李邦华笑了笑:“只要你们可以拿出足够的诚意,并且是真心投诚。”
“待老夫将此事向陛下禀明帮你们说说好话,这事应该也就成了。”
“可你们必须要知道——投降之后,英吉利同样难逃被除国的结局。”
“但是,我们可以保证主动投降后的英吉利不会像某些泰西国家那样被以野蛮的方式荡平。”
“老夫不得不说一句——你们护国公很明智也很有远见。”
“所有的英吉利人都应该好好感谢你们护国公所做出的决定。”
“因为,正是他的这个决定成功为英吉利避免了一次生灵涂炭的巨大灾难!”
李邦华毫不避讳地继续言道:“毕竟,你们也知道大明新军打起仗来是个什么状态。”
“特别是白大帅的行事作风,也就不用老夫多言了吧?”
“懂的都懂...........”
“所以我说——所有的英吉利人都要感谢你们的护国公。”
“怎么样?”
“对于这个问题你们都能够接受吧?”
“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
“我现在就进宫面圣,为你们争取一条生路!”
“多谢李阁老!”
约翰·瑟洛闻言,随即再次表了态:“李阁老,您说的这些我们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了。”
“我们也根本没有妄想着去保留英吉利的国号。”
“能够成为大明的一部分,也是英吉利求之不得的荣耀..............”
“我们相信——在大明皇帝陛下的英明治理下。”
“英吉利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阁老,我们护国公只是希望............”
“在接纳英吉利投诚的时候,能不能有劳李阁老为我们护国公争取一些适当的个人优待。”
“当然了,这只是我们的一点小私心。”
约翰·瑟洛急忙补充道:“如果李阁老觉得此种谋私的行为不恰当的话,就当我们没说.............”
“只求李阁老可以尽快在大明皇帝陛下面前多多为英吉利美言几句,快些促成投诚事宜!”
“你们护国公的这个要求不算过分。”
“这也是人之常情。”
李邦华对约翰·瑟洛提出的这个要求倒是没有为难。
“再说了,你们护国公做出这个决定,也算是为朝廷立了一件大功。”
“我们大明向来都是赏罚分明。”
“从来都不会亏待那些有功之人。”
李邦华对此直接打了包票:“这件事包在老夫身上了。”
“你告诉你们护国公,就算你们不提,朝廷也不会亏待他的。”
“老夫也会亲自为你们尽可能多的争取一些优待政策。”
“像什么荣誉爵士之类的头衔以及一些物质上的优待,都是少不了的。”
“还有你们这些为促成此事做出重要贡献的属官,该给到的优待有都是不会少的。”
“多谢李阁老!”
约翰·瑟洛闻言,激动地立即跪在了地上连连以额触地对李邦华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瑟洛先生快快请起.............”
李邦华赶忙将约翰·瑟洛扶了起来:“大可不必如此。”
“来人,备宴。”
“瑟洛先生,中午就留在府上小酌几杯。”
“正好咱们边吃边聊,把你们英吉利的投诚计划详细跟老夫好好说一说。”
“来人,带瑟洛先生去宴厅等候。”
“老夫随后就到。”
“多谢李阁老!”约翰·瑟洛连连拜谢..............
待约翰·瑟洛离开后。
李邦华随即将约翰·瑟洛送给他的“见面礼”亲自贴上了封条。
准备下午进宫面圣的时候就把这份“见面礼”主动上交。
这些“见面礼”,李邦华自然不会收。
不仅是李邦华不屑于收,也确确实实是不敢收.............
朝廷对于朝堂上的腐败之风打击可谓是相当之严厉。
在这个问题上,朱由检是从来没有手软过的。
以约翰·瑟洛送给李邦华的这点“小意思”。
按照《大明新律》那都够李邦华来回死上好几回的了.................
不过,这“见面礼”虽然不准备收。
但英吉利人的这事,李邦华肯定是会不打折扣的去促成的。
毕竟,英吉利人提出的投诚条件和诚意对于大明而言那确实是相当的给力。
特别是趁着泰西诸国到伦泰士城参加联盟会议的时机将其一网打尽的这份“投名状”。
可以预见——这事要是让英吉利人给办成了。
那必将震惊整个泰西!
对接下来的战争走势也将产生难以预估的巨大影响..................
英吉利人上赶着送上门来的这份大礼可比先到的红番人还要大的多得多!
这份诚意当真是足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