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邱三爷和邱三太太分别出面,邱三爷冒充何家老太爷以前的一个同僚,给何家唯一的闺女说门亲事。
“这门亲事好啊,是郡王爷的小舅子家的儿子。”
蒋老太太有点糊涂,她记得郡王爷的小舅子好像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因为不成器所以家喻户晓。
邱三爷解释道:“本朝有三个郡王爷呢,其中一个是老郡王爷,说的就是他家。”
蒋老太太见对方拿的聘礼多,还不要求陪嫁,又是丈夫同僚做媒,是门好亲,只是发愁两个儿子还没成亲。
“郡王爷的岳父病重,之所以看上你们家闺女,那是因为八字,要赶紧过门冲喜,别人能说啥?要是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哦,再想找这么好的亲事找不着。”
蒋老太太心想,冲喜就冲喜,女儿嫁个好人家对儿子有帮助,儿子以后也好找门好亲。
就这样何音华嫁到了邱家,和曹月娥大妹妹做了妯娌。
蒋老太太天天盯着丈夫,又要操心长子的婚事,何汕洛说他要苦读,中了举再成亲。
邱三太太时不时以亲家母的名义上门,说儿媳进门公爹病好了,就是算卦的说儿媳不能回娘家。
何文梁又安排一个算卦的,让母亲不出门,出门会有庶子出生。
蒋老太太一心一意守着丈夫不出门了。
四个孩子都成亲了,曹月娥当初因为难产,莫晨曦让她别着急,孩子三岁后再生,如今又怀上了。
何静宜生了个女儿,好在婆婆是赵夫人,不会因为这个为难她。
王家,王太太的长媳秦氏自从那一次被两个小孩撒了尿之后,很快怀孕生了个儿子。
次子王利川,就像王太太想的那样,一成亲把媳妇往家一扔,跟着岳父住在道观很少回来,好像媳妇是给爹娘娶的。
和何汕昆一起当伴读的聂先生的长子姬利夫,当初一早定的是闽南陈家女,也要成亲。
这差不多大的陆陆续续的到年龄的成亲,成亲的有孩子。
姬承平的长女嫁给了薛将军府的小儿子生了个儿子,长得像他舅。薛太夫人这会儿已经开始呈现呆症,忘记小儿子投胎以前儿媳的肚子,又把曾孙当成小儿子,非要亲自养。
廖夫人找了个算命先生,说婆婆八字和小叔子不和,要是守在一处,小叔子会短命。
薛太夫人又有点记忆,记忆中小儿子是短命的,吓得她不敢见“小儿子”,只是把存的钱,还有值钱的东西都留给“小儿子”。
何汕桥不出意外的年纪轻轻的中了举,娶了薛家二房庶女生了长女,他父母和家里人住在京城,祖母没有回相州,因为蒋老太太生的那个病两家不用来往,平时也只和莫家来往。
何汕昆成亲后就不再进宫当伴读,莫晨曦以为是因为皇上要大婚的原因。
成亲就是成人了,不再要人陪伴读书,这是莫晨曦的认为,姬家的姬立夫也不去,她也会往其他方面去想。
皇上和汕昆一般大,成亲比他晚,成亲一个月后嫔妃入宫。
莫晨曦不懂这些,回娘家见父亲表情凝重,以为出了啥事。
莫元季问道:“汕昆有没有说宫里有什么异样?”
莫晨曦摇头,“他没说什么,我多问几句他也只是说挺好,先生的学问让他敬佩。”
“他有没有说何时下场考秀才?总得考了童生吧。”
“他说不急,到时一把过。我想着他是谦让汕洛,等汕洛考上秀才再考。”
莫元季摇摇头,没再说这个话题。
“皇后和嫔妃相差一个月入宫,皇后娘家面上不好看,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太后娘娘的意思?不管是谁的意思,母子俩有了分枝。汕昆不入宫最好,免得祸及殃池。你也别问他,他不乱说话是好事,反正他还小,多读几年书也好。”
莫晨曦原本没想那么多,听了父亲的话,更谨慎,巴不得儿子在家苦读书。
莫元季联系梁太监,用操心外孙的事情侧面问问,没想到见到的是断了双腿的梁太监。
吓他一跳。
梁太监说自己犯错被皇上责罚,多亏太后娘娘求情饶他一命,等他腿好点,要去给先皇守陵。
莫元季不再询问,但从梁太监这几句话里知道太后和皇上已经闹在明面上了。
确实如此,让妃嫔在皇上大婚一个月后入宫是王太后的意思,她见皇后娘家沈家蠢蠢欲动,那就打打皇后的脸。
皇上没说什么,很听话,转头找了梁太监的错处,一宫女状告梁太监强迫她对食,她不堪受辱以死抗争,一头撞死了。
本来宫里禁止太监和宫女对食,更忌讳太监宫女在宫里自戕,皇上大怒,要处死梁太监。
王太后求情,只打断了梁太监双腿,伤好后去守陵。
看着羽毛未丰的皇上,王太后心里发冷,她再教,也摆脱不了他祖上的劣根。
王太后并没有所作为,一直隐忍,她要让儿子知道,母亲是在乎儿子的,是为了儿子能退一步的。
不然,她会去念经吧。
她在等,等儿媳沈皇后生下太子。
莫晨曦更加想离皇权远一点,也不再挖空心思想有什么现代先进的东西或者信息能报效朝廷。
她躲在家里陪孙女,像普通妇人那样期盼多几个儿孙。
可是太后娘娘让她进宫,她只好硬着头皮进宫。
她见太后娘娘比她刚见的时候老了,不过也就三十六七岁,穿戴像个老妇人。
想想自己,也是四十多的妇人。
王太后像寻常妇人聊家常一般,说说有没有新做的菜,好久没吃莫夫人亲手做的面食。
莫晨曦不敢说在宫里给太后娘娘亲手做,只是说有机会去庄子里做几个菜。
王太后叹口气道:“越来越懒得动,不像刚认识你那会,时不时出宫去双峰山散散心,如今盼着抱孙子。你家汕昆媳妇怀了吗?”
莫晨曦回答道:“还没,汕昆成亲早,不急,晚点生也好。老大媳妇因为难产,养了几年刚怀上,还是等她先有嫡子,不然她会多想。”
王太后点头道:“有你这样的婆婆也是她有福气。”
就这么闲聊似的。
没想到皇上来了,莫晨曦赶紧站起来行礼。
皇上比几年前见的大了很多,上次见是个小少年,如今是青年。俊朗的眉,深邃的眼,挺直的鼻梁,有些像王太后。
他见了莫晨曦露出笑容,“是莫夫人,母后时常赞赏夫人,望夫人能常进宫陪陪母后。”
莫晨曦受宠若惊,王太后深深看了眼皇上,露出微笑道:“我刚才也是这么对莫夫人说的,别人巴不得能进宫,莫夫人却像躲着似的,不是我传召她不进来。说起来我十分想念她亲自给我送鸡,还说鸡最补人。”
皇上笑了,“汕昆也这么说过,我让他带碗夫人煲的鸡汤,他却不肯。”
莫晨曦紧张,汕昆从来没说过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