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能得张神医夸奖,想必这种药之事,也是颇有成就,还请讲一下具体情况吧!”刘敬的眼光看过去,地里被分割成几块,每一块种植着不同的药材。
黄叙清了清嗓门:“州牧,原来这地里最早种了些蒜、姜这、艾草、苍术等药,但数量不多,我亦没规划好。后来得到州牧的指令,大量种植了一些治疗外伤的药。”
“外伤最常用的药,有三七、红花、丹参等十几种,学院里找了些擅长种地或种花的人,帮忙种植,不过一些药材乃野生的,却是无人懂得种植。如今每种药都种了数十亩,有的一两年后才能结果,届时若是有所收获的话,便可再扩大种植。”
黄叙滔滔不绝,讲了半个时辰。刘敬对种地不是很懂,对医药就更不懂了,也只好不懂装懂,不断地点头称赞。
“只是,一些外伤的药物,也不是种出来的,例如常用的止血散,民间亦称金疮药,效果极佳,乃猪油、松香、黄蜡三味熬化所制,非种植所得,我亦让人去制,只是却制不了多少,难以满足军中需求。”
黄叙的话倒是提醒了刘敬,药材可不都是种出来。他想了一下,便有了主意。
“黄叙,你所言甚是,不管是军中所用药材,还是其他药材,种植药材,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些非种植的药材,亦是急需,你也可以安排人手,去制造出来。”
刘敬犹豫了一下:“干脆成立一个医药作坊,专门用来制造种类药材,以供军用或百姓所用。”
“医药作坊?”张机和黄叙愣了一下,这时代确实有专门卖药的药铺,其所卖之药却是一些商人自制或野生采摘为主,从来没听说过医药作坊,专门制造各种医药。
“正是,这作坊和造纸作坊一样,可以制造出各种药材,有些需种植的,作坊有规划的去种植,有些需要用到牲畜的,作坊去购买或自己养,有些需野外采摘的,亦由作坊安排人手去采摘。”
“所制药材,可以拿出来售卖,以赚取钱财,即便是供应军中,亦是用军费来支付,作坊可置于医学院之下,归医学院所管。这医药作坊一旦建成,日后必会成为我扬州最赚钱的作坊之一,绝不会在造纸作坊之下。”
这时代百姓看病也是奢侈。刘敬明白,医药产业可比文具产业赚钱多了。当然,他也是为了激励张机和黄叙。毕竟,医学院经营几年了,还是在投入期,刘敬投入了大量钱财,却看不到有任何收益。而造纸作坊是支撑整个豫章乃至扬州的支柱产业,也是刘敬治下人人都羡慕的部门。
可惜,张机是个专着于医学的神医,黄叙则是个专注做事之人,两人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刘敬的激励。不过,既然刘敬吩咐了,两人也会尽心尽力地照做。
“此事由黄叙负责,张神医便是作坊的顾问,在旁边指导,黄叙可自行招募几个人,来管理作坊。”
“可是,州牧,我从未经营过这作坊,不知如何入手?”
“这有何难,你从未种过地,不照样种了那么多药材吗?这便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磕磕碰碰,但你亦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刘敬把21世纪药厂的经营理念说了一遍,黄叙和张机也是仔细倾听,尤其是黄叙,生怕听漏了一个字,还去找来纸笔记了下来。
张机也是感慨万分,当初刘敬用一座医学院打动了他,他便来到南昌。如今几年过去了,除了医学院之外,还要种植药材,如今还要开什么医药作坊,早就偏离了当初所想。好在,这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他心里也乐意。
讲完之后,刘敬就要走人,临走前,他嘱咐了一下:“这医学院建立之时,我是豫章太守,当时过于低调,故给医学院起名为豫章医学院,如今我已经扬州州牧,还挂豫章头就不合适了,显得小气,不如改叫……”
“扬州医学院!”
“哈哈哈哈,哪日我要是把荆州打下来,那怎么办?难不得又得改名?反正这是我大汉首家医学院,不如就直接叫大汉医学院,医药作坊就叫大汉医药厂。”
冠大汉之名,果然霸气了不少,张机和黄叙连忙拱手:“州牧英明。”
……
徐璆、孔融得知刘敬回到南昌,两人一起来找刘敬。
“恭喜州牧,击破孙策大军,占据丹阳郡。”
“些许成就,不足挂齿,倒是你们俩来访,想必是因为敬弘馆之事吧?”
徐璆开始介绍:“正是,半年前,按照州牧的吩咐,我们布告豫章、淮南、庐江三郡,请三郡有藏书之人,献出其书,布告一发,倒也是效果显着,收到了不少书籍。有些书籍,作坊那边已经开始制版印刷了。州牧,这是各地呈报上来的书单。”他递上了几张纸。
刘敬伸手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几张纸上列着几百部书的单子,包括书籍类型、书名、编者、推荐人等信息,倒也详尽。例如上面有孔融《孔文举集》、祢衡《祢正平集》、徐整《三五历纪》初稿、郑玄《三礼注》(《周礼》《仪礼》《礼记》)、蔡邕《蔡中郎集》等都在其上。
刘敬一看,怎么都是诗赋或经学作品,他的目的连忙往下看,查看其他分类的书籍,果然发现一些其他类型的书籍,张机着《伤寒杂病论》初稿、崔寔着《四月民令》、汜胜之着《汜胜之书》赫赫在列,都是自己人的作品,当然要先印刷。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本科技类书籍,例如石申着《石氏星经》、墨子《墨经》、《五星占》等,他隐隐记得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在21世纪有些早已失传,如今都还留存着。他心里隐隐有些激动,如果能将这些书留传下去,那他这敬弘馆也没有白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