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里的习俗和规矩,一般男方下聘时所送来的全部聘礼都是归女方父母所有。
寻常的人家的做法,一般是将聘礼留下一半,另外一半待到大婚之日和迎亲队伍一并送到男方家,作为新娘子的嫁妆。
只有那些家境殷实或者对女儿极其宠爱的,才会多给一些,但数量上一般也只会和聘礼相持平或者略微多一些。
宋大川和吴氏早在一开始便表明了态度,赵家送来的聘礼他们一概不留,全部给女儿作为陪嫁。
至于聘礼当中那些不耐存的吃食,到时候则由他们一概换成旁的。
江清月见状便主动提议,“既如此,那咱们就给小妹一百二十担的嫁妆,爹娘都不要管了,剩下的我和阿砚给小妹补上。”
众人一听说要给一百二十担,还是不免意外。
“比男方还要多,会不会不太好?”
宋砚摇头笑了笑,“怎么会?嫁妆越多,代表小妹在家里越受宠,和男方无关。”
江清月也随即附和,“没错,咱们家就冬梅一个姑娘出嫁,一定要让她风风光光的。”
其余几人想明白后也纷纷表示赞同。
“那就按照一百二十担!咱们宋家平时已经够低调的了,这一次一定不能让小妹受委屈。”
“不过这缺的不能全让老三他们两口子补,我们做大哥大嫂的也要出一份力才是。”
“用不着,我和你们娘这段时间也存了不少,我们来出就行了。”
“是啊,哪里能真的让老三两口子出。”
确定好嫁妆的数量,大家便开始争相要出一份力。
江清月直接摆手制止,“爹娘,大哥大嫂,你们都别和我们争了。”
“冬梅嫁妆这家事,早就在石崖村的时候我就说过了,这些年冬梅一直在身边帮我,从来也没拿过什么银子,这些嫁妆就算是我这些年替她攒着的。”
江清月的话音刚落,宋冬梅便从门外走了进来。
方才她还以为家里人躲在屋里背着她说什么悄悄话呢,没想到竟然是在商量嫁妆的事,便偷听了一耳朵。
听到大家要给她准备那么丰厚的嫁妆,当即便忍不住走了进来。
“三嫂,你对我真好,还有爹娘,大哥大嫂,三哥,你们对我实在太好了,我都舍不得嫁人了。”
众人原本皆是面带笑容,一听她说不嫁人,顿时吓得连忙拦住。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许胡说。”
江清月笑着看了她一眼,“你这丫头,嫁人也不过是隔了一堵墙而已,有什么区别?”
宋冬梅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那毕竟还是隔了一堵墙,回娘家肯定不如现在方便了。”
众人忍俊不禁,纷纷瞪了她一眼,“懒丫头,难不成还要开个暗门不成?被外人知道了要笑掉大牙了。”
商量好嫁妆的数目,众人便开始张罗着准备起来。
二人大婚的时间定在了秋闱之后的八月二十八日。
虽说距离现在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但是也需早早准备起来了。
江清月知道宋冬梅喜欢花里胡哨的化妆品,便替她准备了全套的胭脂、粉黛、雪花膏等等。
还有八铺八盖的锦被褥子和鸳鸯枕。
以及宋冬梅里里外外的衣服,从夏天穿得纱裙到冬天穿的狐狸毛皮大氅等等都准备了。
当然也少不了绣花鞋、冬靴和汗巾荷包。
至于首饰,江清月也早就攒下了不少,头上戴的步摇珠簪、手上戴的翡翠镯子珠串等等都是极其精美的。
准备完这些,江清月还觉不够,又在空间里翻找了半天,想要看看有没有新奇的东西拿出来给她。
找到最后,江清月翻了一套玻璃制成的茶壶,还配了六个浮雕玻璃杯。
这些虽然在现代不怎么值钱,但是好歹拿到这里来还算新奇。
便拆掉包装,找了个木匣子给包了起来,准备一起放到嫁妆里面去。
准备完这些日常用的东西,江清月又挑了两间手里的铺子,准备一并给她。
这些天家里其他人也没闲着。
虽然嫁妆被江清月包了,但是作为父母和大哥大嫂,不可能一点不出力。
于是几人这些天都在看铺子和田产,准备买下来给宋冬梅做嫁妆。
不仅如此,远在北疆的宋夏江听说小妹定亲一事,也送了信回来,说是要让爹娘从他的赏赐当中挑些值钱的东西给小妹做嫁妆。
宋家人速度之快,不到半月便将宋冬梅的嫁妆都给张罗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便是嫁衣之类的,还需要多花点时间和功夫。
张罗完这些,江清月总算能松了一口气。
但估摸着时间,眼下庄子上不少蔬菜瓜果都已经成熟了,也是时候过去看看。
眼下婆母和大嫂把家里操持得很好,她便打算离开京城去庄子上安心住几天,好好将那边打理打理。
宋砚得知后,第一反应便是要同她一块过去。
“近来无事,正好我去庄子上能安静温书准备秋闱。”
这么好的理由,江清月暗叫她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有了这个理由,想必那些半生不熟的朋友也不会跑到庄子上来打搅两人。
于是便二话不说答应着带他一块去。
难得两个人都有空,这趟去就不用像之前那样着急回来了。
所以这一趟光是两人要用的书籍衣服、日常用品等等便拉了一车过去。
进入六月,天气越来越炎热。
但是庄子上却是一片郁郁葱葱,马车进了庄子大门之后,一路上便是长得茂盛的各种农作物和蔬果。
成片的玉米已经长得有一人多高,远远就能看见上面结得偌大的玉米棒子。
还有菜园里的那些菜也是,红的绿的紫的很是喜人。
瓜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绿纹大西瓜若隐若现地躲在叶子下面,看着就让人莫名觉得清凉不少。
就连路两边的蝉鸣声也不觉得烦闷吵人了。
等马车进了两人所居住的院子后,太阳已经西斜。
简单地收拾完东西,江清月便迫不及待地挎着篮子去了玉米地。
宋砚也背着篓子紧随其后。
两人摘了几根鲜甜的玉米棒子,又摘了些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等等。
临走之前,还挑了个熟透的西瓜摘了一并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