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先学再问,后思而辨之,最后落在行上,“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没有“行”如浮萍一般而无根基,所有的知识依然是学问,苍白而无力。
学习《中庸》后,我发现“笃行”竟是我最为缺乏的品质。
曾经的我,自视甚高,总以为自己学到了他人不曾接触的知识,明白了很多他人无法理解的道理,心中充满了傲慢与自负。然而,这种骄傲并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我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夸夸其谈地讲述着一套又一套的理论,最终才意识到这些空洞的言辞毫无说服力。
后来,我开始慢慢改变,尝试将所学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内心感到踏实。当我亲身体验并验证后,说出来的话才真正具有力量。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有些道理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异常艰难。我们总是被自身的习性所束缚,往往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就像前几天和姐姐、弟弟一起带着妈妈去抚远避暑一样,其实我并不喜欢外出,尤其是长途旅行,所以找了各种借口想要推辞。弟弟耐心地与我商量,而大姐则不停地劝我,最终我无奈地答应了。然而,在出发前的那个晚上,我开始反思自己:口口声声说着要尽孝,却连陪伴妈妈出去游玩都不情愿。尽管妈妈没有表现出生气,但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能够有机会出门旅游实属不易,如果我这次真的拒绝了,将来一定会深感懊悔。突然间,我感到无比羞愧,妈妈年纪这么大了,还能有多少次这样的出游机会呢?面对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考虑自己的种种感受,不情愿、不想去,那么我那所谓的孝心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又如何付诸行动呢?
有了这些想法之后,这一次陪着老妈出行的时候,我的内心不再感到逃避责任或者劳动的压力。相反地,我主动承担起服务大家的角色,帮助大家拍摄了许多可以拿去参展的精美照片。回到哈尔滨后,我还将这些照片制作成了微视频并分享给大家,获得了很多人的点赞和喜爱。
此外,我公公婆婆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我也想要带着他们一起去旅游。然而,我婆婆却总是不愿意出门,因为她害怕被太阳晒黑,她总说她呆的就是旅游城市,大家都到秦皇岛旅游,哪儿也没有秦皇岛好。由于婆婆家离我家太远,我去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很少有机会帮他们做家务、陪伴他们聊天,更不用说逗他们开心了。因此,我又说服大胖,让他回秦皇岛陪公公婆婆,我决定来年一定要努力说服我婆婆跟我们一起出去旅游。毕竟,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能够让人心情愉悦,感受到无尽的美好与宁静。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金钱和物质财富,脚步匆匆,不断向前奔跑。然而,要让内心先停下脚步并非易事。当我们停下脚步,慢慢地行走时,并不是在退步,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过去,我们背着沉重的包袱,里面装满了埋怨、憎恨、恼怒、焦虑、烦躁等等负面情绪;而现在,我们学会放下这些多余的包袱,轻装上阵,重新背起行囊,里面装满了正知、正念、善良、慈悲、博爱等正能量。我们所改变的仅仅是心念,但正是这一念之差,使得一切都变得不同。尽管世事依旧,但美好却始终伴随着我们。前方的道路充满光明,事情仍然是那些事情,但我们的心已经不再是从前那颗心。
在旅途中,我不仅领略了美丽的风景,还收获了宝贵的人生感悟。我深刻体会到,“笃行”不仅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一种心态的转变。它让我学会放下自我,关注他人,用实际行动去传递爱与温暖。
回到五常后,我决定将这种“笃行”的精神贯彻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明天起开始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参与公益活动,从明天起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从明天起我也要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多组织几次家庭聚会,经常微信与公婆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幸福。
现在,通过反思,我明白了“笃行”的真正意义——用行动去践行自己的信念,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