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一起用?你们不会分不清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吧?”
白鸽无奈:“做了三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不过考虑抗生素效果不佳,再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我们一致认为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更高。”
林北摸了摸鼻子:“行,我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患者现在在隔离病房,不过这个是成年人,自身免疫力还算强,没有转重症。
主要是咳嗽胸闷,痰黏色黄,其余还有身热不扬,浑身乏力困重。无恶寒,无汗出,食欲不振,精神不振,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正所谓“湿性重浊”,故可见痰黏,浑身乏力困重,食欲不振考虑湿邪困脾。但是湿并不严重,主要是热邪。
无恶寒有发热则说明主要是热邪,如果有寒邪的话一定会恶寒。
治法应该是健脾化湿,清肺化痰。
黄芪三十克,太子参三十克,桃仁十克,苦杏仁十克,金银花十克,白前十克,前胡十克,紫菀十二克,款冬花十克,黄芩十克,枇杷叶十克,浙贝母十克,金荞麦三十克,鱼腥草三十克,桔梗十二克,陈皮六克。生石膏三十克。
清金降火汤出自《古今医鉴》,黄芩,生石膏能清热,辅之以,紫菀,款冬花,浙贝母,枇杷叶,白前,桔梗来化痰。黄芪,太子参补益脾肺,扶助正气。陈皮,苦杏仁,桃仁顺气理气。金银花 鱼腥草则祛邪。
服用一剂,体温已经恢复正常。
没想到服用到了第二天,“副作用”出来了。
突然间患者开始腹泻了,大便溏薄,一天能泻三四次。
“把方子和症状给我说一下。”老陆在电话那头说道。
林北说完,老陆略作思考“人家已经不发烧了,也就是体内没热了,那些苦寒药可以换下来了,如果体内没热还用苦寒药,那腹泻是正常的。”
这就是一个平衡,体内有热,以寒平之。如果“寒”过头了,就会导致一些“副作用”,比如腹泻。
因此林北把生石膏,黄芩,金荞麦,鱼腥草去掉了。改用炒白术,石菖蒲,砂仁健脾化湿,理气调中。
腹泻止,开始有食欲了。
这是个好迹象。
再服用三剂,诸症皆消,带着三天的药出院,巩固疗效。
白鸽问道:“我听说患者好像出现了腹泻……应该是药物的副作用吧……”
林北点头说了声:“嗯。”
白鸽疑惑:“我听别人说中药都是纯天然的所以没有副作用啊?”
林北牛头看着白鸽:“这话从你口中说出来来有点不太合适吧,谁说中药没有副作用的?”
中药虽然纯天然,但确实有毒副作用。毒副作用就是毒性反应和副作用的总称。
中药有很大毒性的不多,但普遍具有副作用 。
比如附子,巴豆,这些药服用后是会发生毒性反应的,因此一般用量会非常小,只有到急危重症的时候,附子才会加一点剂量。但这很考验医师对病情的掌握和对药物的理解,因此很少有中医敢放胆的大剂量去用附子。还有一点就是肝肾损伤,这是所有中药都普遍存在的,如果偶尔服用,不必担心,但如果长期大量的服用,就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 。
还有就是副作用,副作用指除了治疗作用之外产生的其他作用。
比如用黄芩,生石膏这些药的目的是为了清热,但是热邪已尽,苦寒药就会导致腹泻。
一般来说,这种副作用可以通过辨证论治,对药物进行调整而进行规避。
还有就是通过配伍,比如附子毒性很大,但如果和甘草搭配,毒性就会小很多。煎煮也是一个方法。
中药的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是一个相对的状态,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比如苦寒药对热证,苦寒药的寒性就是治疗作用 ,但如果对寒证,那苦寒药的寒性就是副作用了。
所以副作用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来进行规避,但毒性反应不行,是无法规避的,只要吃了就会对人体有害,不过有毒性的中药占极少数。
大多数的中药在长期大量服用后会导致肝损肾损,短期服用中药无碍,长期服用就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这是古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现代中医发现的。
因此中药“纯天然”,副作用小是事实,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