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智取樊城
吕布站在城头望着诸葛亮率军远去,一旁的马超犹豫问道“温侯,真的要带狼锋营去随县吗?可是陛下已经下令...”
“我知道陛下识人眼力毒辣,但是此人如此年轻,又夸海口一万人拿襄樊,太过狂妄,我们不得不防一手。你屯兵随县,如果他们兵败,还能来得及去救援。若他真能得胜归来,我自会请擅自调兵之罪。”吕布严肃说道。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吕布自己都忘记了,刘辩重用他的时候,他也不过是个楞头青年将领,也遭受到众多人的质疑和不屑。
好在吕布对刘辩是无条件信任的,因此对于诸葛亮的决策他选择无条件执行,只是让马超屯兵随县,作为后应保障。
交待完这些,吕布往码头走去。长江水面上,浪花翻涌,战船随着波浪起伏摇晃,除了张允留下的一万多水军毫无影响,北方兵卒多吐的昏天暗地,船上行走也是歪歪扭扭,战船操作更是问题百出,时不时的就要发生碰撞。
吕布看的直摇头,就这样的水军,怎么可能短期内练出战力。
另一边,前往襄樊路上,魏延打马来到诸葛亮身旁,讨好说命道“都督,末将愿为先锋,还请都督恩准。”
诸葛亮笑了笑,“魏延将军做先锋是要干什么呀?”
魏延不解地望着诸葛亮,“取襄樊呀!末将愿为先锋,替都督打头阵。”
诸葛亮摆了摆手,“不用不用!无需将军攻城,刘琦自会出城作战!”
魏延心中嘀咕,虽然襄樊占人数优势,还有六万多兵卒,但是谁会傻到放弃城防,主动冒险出战呀。看着一脸自信的诸葛亮,魏延叹息一声,退回队列。
魏延刚走,曹昂过来,“孔明,魏延可是说了什么不敬之话?”
“没有没有。”诸葛亮连连否定。
“孔明,啊不,都督,那就由我来做先锋吧,首战极为重要,我一定为你争个首胜。”曹昂自荐道
诸葛亮听得哑然失笑,“你们一个个都来争先锋,可是无需先锋呀。你等且放宽心,听我指挥便好。”
曹昂见诸葛亮如此自信,也不做多言,安静退回队列,发现魏延正直勾勾地望着他,貌似在问“你做到先锋了?”。曹昂没有言语,只是摊手摇头,表示也没做到先锋。
襄阳、樊城依汉水而建,汉水双子城,互为依托。刘琦把兵力都集中在襄阳城,樊城被完全当成前线碉堡仅预留一万守军,若有战事,靠水军往来汉江,以为支援。
大军先抵达樊城,的确没有攻城,诸葛亮命一万大军在樊城数里外来来回回奔走,制造有大军的假象,并要求搭建可供十万大军居住的营寨。
因为刘琦屠杀了蔡、蒯两家,失去了荆州本土世家的支持,现在的刘琦空有兵权,而缺谋臣强将。樊城守将张淼就是刘琦临时提拔的,以前也只是蔡瑁手下不入流的副将。
此人看到樊城外滚滚烟尘和绵延不绝的营寨,真以为大汉提了十万大军而来,吓得紧闭大门,向刘琦支援。
刘琦回信呵斥张淼浮躁,敌方还未进攻就吓得乱了阵脚。信中刘琦表示,襄阳城内也只是留了一万守军,而在汉江上,四万多水军早已待命,随时可动,不管大汉军攻襄、樊那座城,水军可夸江瞬至,水陆夹击。
张淼知道有四万援军在侧,心里也踏实许多。俗话说将熊熊一窝,张淼只要敢派出密探,主动试探,就会发现诸葛亮真实兵力,即可水陆夹击,击退诸葛亮,可他只选择龟缩城内。
魏延一边监督着兵卒搭建营寨,一边发泄着心中不满,“我堂堂一个江夏太守,有官不做,跑到这里跟着个都督搭建营寨,真是自作孽呀!”
“魏延将军,背后议论可不好呀!”诸葛亮带着曹昂巡视营寨,正巧碰上。
魏延见被本主听见,索性也不装了,“都督,不是来取襄樊的吗?难道搭建营寨就能取襄樊?”
“搭建营寨欺骗敌人,这是第一步,现在该第二步了。魏延将军听令,给你一千兵卒,北上攻破朝阳、新野两县,要求十日之内完成,不屠杀百姓,同时获得当地世家纳降信,把各县城兵卒招降带回,你可做得到?”诸葛亮问道。
“这等小事,我五百兵卒就够了!”说着,魏延带上头盔,跨身上马去点齐人马出寨北去。
诸葛亮又在曹昂耳旁耳语交待命令,曹昂得令,拱手保证“保证完成任务!”,也转身离去。
看到两人都有活,黄忠不乐意了,“都督,那我呢?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呀!”
“老将军,我俩相识这么久,自然也不会忘记了你呀!”诸葛亮笑着说道“准你带一千人马,随你去城前叫阵。”
黄忠思虑一下,觉得聊胜于无,便也同意。
樊城城头上,守将张淼看着城下仅一千兵马的方阵,有点懵逼,“这是汉军看不起我,还是有诈?”
黄忠深愔叫阵之道,在城前不仅骂的难听,还不带重复,从祖上到儿孙,从母亲到妻妾,直接把张淼气红温了。气冲冲问道“谁人敢出去替我取了此人首级?”
一旁副将见黄忠白发白须,以为是个高龄老将,主动请命。出了城门,自信喊道“来见何人?报上姓名!”
黄忠冷哼一声,催马急冲,“死人不配知道我的姓名!”
话语间,黄忠已到副将跟前,不等副将做出应对,手起刀落斩于马下。惊得城头上的张淼急令关城门,全然不顾还在城外那几百名兵卒。
往后数日不管黄忠如何在城外叫骂,张淼都当没听见,也不回应。城头一些受不了的将士想用弓箭暗算黄忠,可惜准头和射程远不及黄忠,对射中已有数人死于黄忠箭下。至此,整个城头都老老实实,随黄忠叫骂。后面黄忠都懒得去了,实在太无趣。
魏延离去的第八日,就完成任务回来。不仅带回了八百降兵,还有两地世家的纳降信及家主。诸葛亮让这些家主带着降兵去樊城外喊话劝降,城内兵卒有人识得他们,很快消息传开,众人都知道樊城以外之地都已沦陷,襄、樊已成两座孤城,恐慌的情绪逐渐蔓延。
闲不住的魏延,又主动找到诸葛亮,催问道“都督,该做的我和黄忠将军都做了,现在已过十五日,很快就要一月期限了。”
诸葛亮放下书卷,宽慰二人,“两位将军稍安勿躁,只待曹昂将军消息即可。”正说着,一名兵卒送来密信,诸葛亮拆阅后大笑道“这真是,说曹昂,曹昂到呀!两位将军时机已到,今夜子时攻打樊城!”
“夜间攻城?!”魏延、黄忠都难以理解。夜间攻城,可见度地,是最不合适的呀。
“二位将军且去安排就是!”诸葛亮不可置疑地命令道。魏延、黄忠对视一眼,无奈领命退下。
按照诸葛亮的命令,魏延、黄忠一起带兵主攻北门,东、西两门都是佯攻。攻城刚开始,张淼就忙令人释放求援信号。在襄阳停驻的四万水军便浩浩荡荡启动,往对面前去支援。
而就在大量水军行驶水中央时,突然从上游顺流而下无数小帆船,他们塞满了火油,借助水流,快速冲向刘琦的战船。这个帆船等到近前才由兵卒点燃火油弃船,等刘琦战船上人员发现时已距离不远。一条条火船撞上战船,顿时汉江上火海一片,整个水军困于火海之中。
这些帆船正是曹昂所放,他此前得到诸葛亮命令,率军南进负责拿下百公里外的山都、和成两县,这两个县城也是临江县城,会有不少民用、官用船只。曹昂将他们征用过来,顺流而下,与诸葛亮配合,借着夜色掩护,偷袭驰援的刘琦水军。
汉江之上,火海连天,炽热的火焰炽烤着两岸,也将黑夜照如白昼。张淼对江上之事看的真切,四万援军就此化作乌有。张淼顿时没了心气,惨白的说道“开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