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郭嘉献计
徐州沦陷数日前,兖州泰山郡前线,曹操与众下属在帅帐内议事。
说是议事,其实就是闲聊,虽然袁谭配合周瑜行动,大军压境兖州,但是袁家三兄弟都是各怀鬼胎,他们驻军在边界,并没有发动大规模冲突,都是在等着周瑜的结果,所以曹操并没有什么事要忙。
此前抓孙策一战,曹操损失惨重,现在手上只有五、六万的精兵,仅够用来预防青、徐两州。
曹操盯着沙盘,想着却是几百里之外的战场,嘴里叨叨念叨“武陵、谯县。”
郭嘉顿时心领神会,“主公是在忧心刘刺史那边?”
曹操点了点头,“豫州是个富饶之地,但是并不是战略必争之地,为什么周瑜这么心急拿下豫州。”
“或许重要的不是豫州,而是拿下豫州呢?”郭嘉敏锐地推敲道。
“什么意思?”曹操疑问道。
郭嘉摇了摇头,“只是直觉推断,周瑜是个军事大家,他不可能不知道豫州的战略意义不大。现在这么着急,应该是拿下豫州这件事对他有很重要。”
“是吗?”曹操不爽地说着,眼睛始终盯着沙盘。
“主公是在憋屈不能亲身参与豫州之战?”郭嘉看透曹操心思。因为兖州兵力不够,曹操只能在战役外围,坚守兖州,抵挡住青、徐两州来兵。
“不能去豫州,我们可以去徐州呀。”郭嘉建议道。
曹操听闻兴奋地望着郭嘉,“详细说说!”
“现在兖州北面有袁谭八万大军压境,徐州为了支持周瑜只留下三万兵卒防御。我们也只剩下六万精锐,理论上也只够防御。”郭嘉说着。
“这些大家都知道了,说干的。”曹操不耐烦道。
郭嘉打开随身携带酒葫芦,饮了一口后说道,“孙、袁联盟不像我们大汉朝廷,现在大家上下一心,哪怕打干净了手下的兵卒,陛下也会给我们补充回来。但是孙、袁联盟呢?他们可是独立的利益个体,有利益就会有冲突,有冲突心就不会齐。”
“所以呢?继续说!”曹操催促着。
“主公,如果泰安郡只留一万精锐,你需要多少人马才能打下来了?”郭嘉突然发问曹操。
曹操认真思考,“四万...或者...至少三万!”
“英明如主公都需要三万,袁谭那样的人,起码需要五、六万。再加上曹洪、夏侯惇将军的神勇,八万大军一个月之内绝对拿不下泰山郡。但是主公,给你五万人马一月之内拿下只有三万守军的徐州如何?”郭嘉自信地说道。
“太冒险了!”
“奉孝!你这是什么鬼主意!”
“我们最好是守住兖州等待援军就好了!”.....
曹洪、夏侯惇等一众人员纷纷反对。
曹操再次走向沙盘,沉默不言。但是从他那炙热的眼神中,大家能感觉出来,曹操在认真思考着这个建议。
“子廉、元让给你们一万兵马!坚守一月!只需一月!一月后哪怕丢失泰山郡,我也免你们的罪责!”曹操期许地望着他俩,认真问道。
曹洪、夏侯惇相互对视,眼神交流征询彼此意见,他们知道曹操是真动心要打徐州了。
曹洪抿嘴纠结良久,最后下定决心对着夏侯惇点头同意。夏侯惇心领神会,当即连同曹洪,跪地承诺道“一月之内,定保泰山郡万无一失。”
曹操开心地扶起二人,“就一月!两个兄弟,这里就拜托你们了!”
郭嘉走到夏侯惇面前,谏言道“袁谭也是多谋少断,且私心重之人。主公离开后,他必然能探查到。此时二位将军必须演出泰山郡少人情况,他定猜疑是诱敌计,不敢冒进,此至少能消耗他十日。”
“等他真发现主公已经去徐州后,定会追悔莫及,二位将军只需演做害怕,而紧缩兵力,但可在此处对他们设伏,袁谭必因为着急推进而轻敌中伏。这两番之后,二位将军只需坚守住十日攻城,袁谭必会撤回或停止攻城。”
“为什么?”曹洪、夏侯惇不解问道。
“因为这是他的军队,打没了就打没了。只要他意识到要付出惨痛代价才能拿下泰山郡的时候,他会怎么决策?他的敌人可不只是我们,还有孙权,还有他那两个兄弟呀。”郭嘉自信说着,又深深饮了一口美酒。
曹洪、夏侯惇心悦诚服,恭敬地拱手感谢道,“多谢奉孝指点!”
最为开心的还是曹操,他拉过夏侯惇和郭嘉的手,对着帐内众将说道“众位,在陛下英明领导下,天下就快一统,大汉也将中兴,这是难得的最后立功机会!大家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呀!”
建功立业,加官进爵,这是对男人们最大的刺激,众将兴奋说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这时,一名兵卒进来汇报,“启禀曹州牧,有一密使求见!”
“是谁?”曹操疑惑询问。
“不甚清楚,是从徐州来。说有重要情报,必须亲手交予大人!”兵卒如实汇报。
曹操望向郭嘉,郭嘉示意兵卒先请那人进来,又对着曹操说道“主公,先静观其变。”
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怯生生走进帐内,惊恐的看着帐内魁梧的武将们,因为害怕紧紧地握住衣领,明显就是告诉别人,他衣襟内有重要物件。
郭嘉迎了上去,笑着安慰道“小兄弟不要惊慌,听闻你有重要东西给我们,是什么呀?”
书童看到郭嘉文郅彬彬,神情也放松了些,问道“你是曹操吗?”
“大胆!”一旁许褚不悦地骂道“主公的名讳是你能直呼的?”
“不许放肆,许褚!”曹操从许褚身后走来,笑道“这个小兄弟,我就是曹操!”
书童看着一脸似奸笑的曹操,又紧握衣襟退后两步说道“你别过来,你怎么证明你是曹操?”
曹操也被这个问题问懵了,我怎么证明我是我?
一旁的郭嘉当即想到,指着桌案上州牧印说道“你看,那案桌上就是我家主公的州牧印,不信你去看看。”
书童小心的绕开曹操等人,走到案桌前,认真的翻起印章查阅,上面果然刻着“兖州牧印”四个字。书童得到确认,放心的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封信,交到曹操手上“这是我家公子让我交给曹州牧的,请查收!”
曹操接过信件,信封用蜜蜡封签。曹操上下打量书童,“请问贵公子是谁?”
“呀!对了!”书童又慌忙搜自己全身,从身上掏出一个玉佩,交给曹操“我家公子是诸葛亮,他说将此玉佩交予曹州牧,您自然都会懂!”
曹操接过玉佩,换了一副慈善面孔,吩咐道“这位少年辛苦下,您先下去休息!一会我必有重赏!”书童感激地随着兵卒下去休息。
曹操遣散众人,只留下郭嘉,心事重重说道“奉孝,你说我们刚决定打徐州,这就有人来送信。你说这里面...”
郭嘉也一脸疑惑,“主公,你是否认识这诸葛公子?”
“只听过其名,并未见过。但是这个玉...”曹操拿起来仔细端详,“应该是陛下以前的随身玉佩!”
“那就是说这个诸葛公子和陛下相熟?”郭嘉猜测道“要不先看看信件内容?”
曹操拆开信封翻阅,读完后脸色大变,并将信件递给郭嘉。
信件内容没其他,也是劝曹操发兵打徐州,理由和郭嘉说的几乎一致,不同的是信中还透露已在下邳城为他们做好了铺垫,只需王兵赶到,定会开门响应者众。
曹操本就疑心重,一个不认识的人在如此巧合的时间来信,当即猜忌起来,心中也改了主意,“我们还是再等等看看吧,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