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恰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京城宛如一座被喜庆包裹的锦绣之城。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五彩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灵动的仙子翩翩起舞。
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与月饼的诱人气息,交织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
食为天酒楼在这热闹的节庆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复赛当日,酒楼门前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华丽的马车与朴实的牛车交错往来,马蹄声、车轮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热闹的交响乐。
身着各异服饰的人们,怀着对诗词的热爱与期待,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
在一片热闹喧嚣中,秦王杨起携正妃陈可卿、侧妃刘冰清的马车缓缓驶来。
秦王杨起身着一袭庄重的紫色锦袍,袍上金线绣着的祥云朵朵,在阳光下闪耀着尊贵的光芒。
头戴玉冠,面容刚毅而不失温和,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威严。
陈可卿正妃凤姿绰约,身着华丽的红色宫装,头戴金冠,上面镶嵌的宝石璀璨夺目,气质高贵典雅。
侧妃刘冰清则身着淡蓝色长裙,眉眼含情,温婉动人。
礼部尚书刘晨早已等候在酒楼门前,他身着一身深蓝色官服,头戴乌纱帽,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与秦王等人相互见礼后,一同步入酒楼。
易丰年、杨逸等昔年的进士,如今的朝廷命官也陆续到场。他们个个身着得体的官服,举止文雅,谈笑风生间尽显文人雅士的风采。
复赛场地设在酒楼宽敞的二层,布置得典雅而庄重。桌椅摆放整齐,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旁边还摆放着精美的中秋应景之物。
复赛即将开始,众人齐聚一堂。秦王杨起稳步走上前方的高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秦王目光扫视全场,声音洪亮而沉稳地说道:“今日,值此中秋佳节,能与诸位相聚于食为天酒楼,共赴这场诗词盛会,
实乃幸事。诗词,乃我朝文化之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
此次诗会,不仅是一场才华的较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希望各位参赛选手能尽情展现才情,赛出风采。”
秦王杨起致辞完毕,微微点头,示意旁边的主持人开始复赛。
主持人身着一身素色长袍,面容清秀,他微笑着向全场拱手行礼,声音清脆响亮:“感谢秦王殿下的精彩致辞。此刻,复赛正式开始!愿各位选手笔下生花,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诗词盛宴!”
随着主持人的话语落下,现场的气氛愈发紧张而热烈。
参赛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自信与期待的光芒。
他们有的低头沉思,为即将到来的创作构思腹稿;
有的则抬头望向窗外的明月,试图从那皎洁的月色中汲取灵感。
而台下的观众们也都满怀期待,准备聆听那些即将诞生的美妙诗篇。
参加复赛的选手们早早便来到了酒楼。
这其中有风度翩翩的世家公子苏逸云,他自幼饱读诗书,才情出众,一袭月白色长袍,
腰间束着蓝色丝带,手持折扇,尽显潇洒;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才女林婉清,她面容姣好,眼神灵动,身着淡粉色长裙,头戴一支白玉簪,气质高雅;
更有从偏远小镇赶来的寒门学子赵毅,虽衣着朴素,却目光坚定,透着一股对诗词的执着。
复赛场地设在酒楼的二层,宽敞明亮。长桌依旧整齐排列,桌上除了笔墨纸砚,
还摆放着精美的中秋糕点和香茗。此次复赛的主题围绕“中秋月”展开,要求选手在半个时辰内创作一首律诗。
随着主持人大喊一声“开始”,选手们立刻进入状态。苏逸云轻轻摇着折扇,
略作思索后,便提起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玉镜悬霄汉,清辉洒九州。桂香飘万里,霜色染千秋。”
他的诗句大气磅礴,将中秋明月的浩瀚与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林婉清则微微低头,轻咬嘴唇,眼神专注。
片刻后,她笔下流淌出细腻的诗句:“月满中秋夜,银辉照古楼。嫦娥舒广袖,玉兔惹闲愁。”
字里行间,尽显女子的温婉柔情与浪漫想象。
赵毅眉头紧皱,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他深知此次机会难得,必须全力以赴。
思索良久,他奋笔疾书:“中秋明月照,游子念归舟。岁月催颜老,乡思绕梦留。”
诗句质朴真挚,饱含着他作为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在选手们认真创作的同时,周围围满了前来观赛的百姓。他们有的踮起脚尖,努力张望;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选手们的表现。
几位先生在席间穿梭,不时驻足观看选手的诗作,微微点头或露出思索的神情。
半个时辰转瞬即逝,选手们纷纷交上答卷。先生们开始紧张地评审,他们仔细斟酌每一个字、每一句诗,从韵律、意境、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考量。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苏逸云、林婉清、赵毅等十位选手成功晋级一个时辰后的决赛。
一个时辰后 ,明月高悬,决赛正式拉开帷幕。食为天酒楼被装点得美轮美奂,红灯笼高高挂起,将整个酒楼映照得一片通红。
楼下街道上也站满了百姓,他们翘首以盼,期待着这场诗词盛宴。
决赛场地设在酒楼的顶层露天平台,四周摆放着盛开的菊花,阵阵花香扑鼻而来。
平台中央摆放着一张雕花圆桌,桌上放着一盏精美的宫灯,灯光柔和。
决赛分为两轮,第一轮是命题作诗,主题为“中秋团圆”。
苏逸云率先起身,他神色从容,
吟诗道:“中秋佳节至,四海共团圆。
美酒邀明月,清辉照锦筵。
亲情心底绕,笑语耳边传。
此夜情无尽,欢歌岁月甜。”
他的声音洪亮,诗句朗朗上口,赢得了台下一片掌声。
林婉清随后登场,她莲步轻移,声音清脆悦耳:“月满中秋夜,家人聚一堂。
欢声笑语处,幸福韵悠长。
桂影摇清梦,亲情暖心房。
团圆情不尽,岁岁共安康。”她的诗作情感真挚,如潺潺流水般打动人心。
赵毅也毫不逊色,他抱拳行礼后,高声朗诵:“中秋逢此夜,游子返家乡。
父母容颜瘦,亲情岁月长。
围炉谈旧事,把盏话沧桑。
但愿人长久,团圆共举觞。”他的诗句充满了生活气息,让在场的百姓感同身受。
第一轮结束后,经过先生们的评审,苏逸云、林婉清、赵毅三人表现最为突出,成功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是飞花令,以“月”为主题。
苏逸云率先开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林婉清毫不示弱:“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赵毅略作思索,接道:“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三人你来我往,妙句频出,现场气氛愈发紧张热烈。
台下的百姓们也随着他们的对答,时而紧张屏息,时而欢呼喝彩。
最终,在激烈的角逐中,林婉清凭借出色的表现和深厚的诗词功底,赢得了本次诗会的冠军。
当宣布结果的那一刻,全场沸腾,欢呼声、掌声响彻夜空。
林婉清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向台下的观众深深鞠躬致谢。
在这个中秋之夜,食为天酒楼的诗会成为了京城最璀璨的风景。诗词的魅力在人们心间绽放,让大家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而美好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