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快来人呐!速速给护国侯赐座!”
姬羽雎高声呼喊着,同时向站在一侧的太监挥了挥手。
那太监心领神会,赶忙一路小跑着去搬来一把精致的椅子,并稳稳当当地放在了白狄身前。
姬羽雎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将目光重新投向面前的白狄,微笑着开口道:“我们正在谈论你呢,都夸赞你年少有为啊!像你这般年纪轻轻便已获封爵位……”
然而,白狄却并未因这番赞扬而表现出丝毫高兴之色,他甚至连礼节性的谦虚回应都没有,而是直截了当地打断。
“陛下?微臣有无爵位,到头来还不是全凭您一句话?咱们还是别纠结于此了,赶紧谈正事儿要紧。”
说着,他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了下去,而后抬起头直直地盯着姬羽雎。
姬羽雎见状,深知白狄向来就是如此不拘小节、直言快语,当下也就不再继续打趣于他。
“归海一刀如今已然入魔,其行径愈发张狂肆意。起初,他只是针对那些江湖人士出手,但时至今日,他竟然开始对我朝的官方势力下手了。”
只见他原本带着几分笑意的面容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缓缓开口说道。
“不论是六扇门,还是锦衣卫乃至于东厂,都因为此人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说到此处,姬羽雎的脸色越发凝重,双眼紧紧地凝视着白狄,似乎想要从对方那里得到一些应对之策。
“如今这一刀对于阿鼻道三刀的修炼已然臻至大成之境,但他却完全无法抑制住那刀法之中潜藏的魔性......”
只见朱无视目光凝视着窗外,缓缓地开口对白狄说道。
“本来呢,我是打算将天涯从那遥远的蛇岛上召回的,可既然你已回到京城,那么也就不必再去叨扰天涯平静的生活了......”
说话间,朱无视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虑。
白狄微微颔首,表示明白,然后语气坚定地回应道:“放心吧,一刀这边就交由我来处理便是。”
这时,白狄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问道:“对了,不知素心姑娘现下状况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朱无视不禁皱起眉头,轻轻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实不相瞒,素心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朱无视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喃喃自语道。
“无论如何,必须要寻得那第三颗天香豆蔻才行啊......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挽救素心的性命!”
“第三颗天香豆蔻……难道真的没有在宫里吗?”
白狄微微眯起双眸,目光流转间透着一丝狡黠,他故意扭过头来,似笑非笑地盯着姬羽雎,缓声问道。
姬羽雎闻言眉头微皱,脸上闪过一抹不悦之色,但很快便恢复如常,他撇了撇嘴,无奈地道:“这可都是先皇赏赐之物啊,朕又如何知晓其下落呢......”
然而,话虽如此说,姬羽雎心中却暗自思忖着什么,随后眼珠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好主意,连忙开口好心提醒了一下。
“不过嘛,你们倒是可以去查查往年的贡品记录以及发放记录,说不定从中能够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也未可知……哎呀?皇叔,您这是要做什么去?”
姬羽雎突然瞥见朱无视霍然站起身来,二话不说转身就朝着门外快步走去,不禁惊讶出声。
“我自然是去找那些记录!”
朱无视头也不回地高声应道,声音未落,其人已然如一阵疾风般踏出了御书房,眨眼之间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瞧那急匆匆的模样,仿佛生怕晚一步就会错失重要线索一般,足见他此刻内心有多么焦急。
“你看皇叔急得......”姬羽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戏谑的笑容,饶有兴致地盯着朱无视远去的身影,直至其彻底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
此时,一直站在一旁的白狄,眼见着朱无视已经离开,这才缓缓转过身来,目光直直地望向姬羽雎,轻声说道:“陛下,不知可否与您单独聊聊?”
姬羽雎闻言,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爽快应道:“自然可以。”
紧接着,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屋内的宫女和太监们先行退下。
那些宫女和太监们见状,纷纷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鱼贯而出,很快便将偌大的房间留给了姬羽雎和白狄二人。
待到众人皆已离去,房门被轻轻合上之后,姬羽雎方才收敛起脸上的笑意,目光变得沉稳而锐利起来,就这样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白狄。
良久,他才缓声道:“怎么?向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行事果决的护国侯,如今竟也会有为难之时吗?”
言语之间,似笑非笑,仿佛早已洞悉了白狄此番前来的目的。
姬羽雎心中自是清楚得很,如今的白狄在朝堂之上可谓声名狼藉,已然沦为众矢之的,犹如那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若说白狄不来寻他帮忙,那才真是咄咄怪事呢。
“陛下,臣已经好久未曾动刀了,趁着此次良机……不如再次肃清一下那些个不听话之人如何?”
白狄一边说着,一边若有深意地看向姬羽雎,眼中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姬羽雎一听这话,顿时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他皱起眉头,满脸无奈地回应道:“又要肃清?!”
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显然对白狄的提议感到十分头疼。
“你都已经肃清两轮了啊,还要继续肃清下去?照这样的速度,朕这朝堂之上恐怕连能站着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吧?”
姬羽雎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心中的烦躁情绪。
然而,白狄却丝毫不以为然,他愤愤不平地反驳道:“就算如此,难道就能容忍那些在殿内妖言惑众的家伙肆意妄为吗?陛下您不知道他们都把我说成什么样子了!”
说到此处,白狄的脸色愈发阴沉。
姬羽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明白如今朝中对于白狄的舆论确实不太有利,但动不动就要杀人肃清,实在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于是,他语重心长地劝解道:“朕自然清楚当前朝中的形势对你不利,可即便如此,你也不必一开口就是喊打喊杀呀。咱们总得想些更为妥善的法子来应对才是。”
第一次由于那令人震惊的“郭桓案”,有多达一千多位臣子殒命!
而紧接着,第二次“通敌案”再次爆发,又有数百名大臣被抄了家。
如此算来,里里外外死去的官员总数已然超过两千之多,而且无一不是因那白帝所致啊!
平心而论,或许杀掉这些人确实有着一定的理由和依据......
然而,此次情况却截然不同!
仅仅只是因为一些官员胆敢举报白帝,他便二话不说地决定将这些人置于死地,这难道不明显就是想要公报私仇吗?
这样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