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帝国,东华王国;
赣州郡在庐陵省四郡中的最南面,可以说是新赣江的发源地。
故此江以赣为名,为了和满清的赣江相区别,才叫新赣江。
赣州郡的最北面,沿着新赣江有一个县名叫泰和县;
为赣州郡六县之一。
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县城在赣江边上,有一个延伸进入新赣江中的码头;
李开诚他们的快艇会短暂停靠。
“一天一夜啊,腿都麻了,终于是回来了!”
李秀文上到码头上,头晕乎乎的,站在陆地上都感觉地面在动。
“这比海船要晕多了,爹,你经常在外面跑,那得多累啊?!”
“你小子终于知道为父挣钱不易吧!”
李开诚的状态倒是不错,见儿子终于理解自己,颇为欣慰。
“你以后如果要在外经商,且得历练。”
泰和县人口约10万;
县城里因为有各种贸易商铺、市场,农牧产品加工工厂等,是一个商品集散地;
加上各种公职人员、手工业者;
有文庙、武庙、城隍庙、钟鼓楼、县政府等建筑。
差不多有两到三万人居住。
“走了,咱们回固江镇!”
泰和县域内有一条三四百米高的小山脉,围绕着分布了二十多个移民安置镇。
每个镇差不多五百平方公里;
若是肥沃的平原地区,大夏帝国一个镇最多一百平方公里;
数百上户人家。
而在这广袤的巴西高原,就是这么豪横!
“好嘞,离开两三年,真是很想娘了!”几年前他们报名离开,一直未回。
在这一番折腾;
路上都近10天的路程,一般人还真是经受不住。
他们虽然已经确定离开这里,但毕竟在此地居住了五六年;
也有了一些感情,近乡情怯。
——
固江镇;
在县城的东南面二十公里外,在县内的小山脉脚下。
县城修建固江大堤的石头,就从这里开采而得名。
新赣江两岸有些低洼处,形成沼泽;
需要修建堤坝,防止江水泛滥,从而营造良田。
汉人到了任何地方,都能发挥出对环境改造的能力。
固江镇人口五六百户,近三千人口。
小镇上;
由一横一纵两条主街,和数条次街组成,一排排房屋、院子高低错落,又整齐排列;
灰瓦白墙;
更有高大的马头墙耸立,徽派建筑的风格在巴西高原绽放。
其中一座房屋;
周围架着各种木头做的脚手架,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男子提着木桶在上面粉刷石灰。
地上一个老汉,正在搅拌石灰。
这房子刚建好主楼,周围的围墙都还没有。
“老大,下来吃饭了!”
“爹爹,我和祖母给祖父和你送饭了,娘亲今天做了好多肉肉。”
地面上;
一个老太太拉着一个总角小童,一起对着年轻男子要喝。
“好嘞,我把剩下这点刷完就下来!”
很快;
当他下到地面,一个脏兮兮的小桌子上,摆了好几个菜;
拌石灰的老汉已经洗手,坐了下来。
萝卜炖羊肉、一大碟卤牛肉,一盘辣椒炒腊肉,还有翠绿的时蔬。
还有堆尖儿的米饭碗。
青年男子看着咽了咽口水,端起一碗递给自家老爹;
然后对老娘问道:“娘,今天挺丰盛啊,你们吃了吗?”
他们的生活虽然也算不错,一天三顿,顿顿吃饱没问题。
每顿一个肉菜也正常。
但是一下三个肉菜,有些丰盛了。
老太太还没回答;
那小童率先回答道:
“爹爹,我已经吃了,祖母也吃了,三叔也吃了,大姑也吃了,娘亲也吃了……”
看她掰着手指一个一个的数,让几人都忍俊不禁。
“嗯,我家囡囡真乖。”
青年男子摸了摸她那两个冲天小辫,转头对对老太太问道:
“大妹今天也过来了?”
“嗯,她家前两天杀了一头牛,卤了部分自家吃,专门给我们送一些过来。”
“爹爹,大姨带来好大一块肉肉,囡囡最喜欢吃卤牛肉了。”
“呵呵,你咬的动吗?”
“慢慢咬嘛!”小童一副我很聪明的样子,眼睛确是盯向桌上那牛肉。
男子夹起一块,塞进她嘴里,堵住这个叭叭说话的小姑娘。
“大闺女家也刚分户单过,要建房子、又要养娃,不多卖一些存钱建房。”
旁边吃饭的老汉闻言,眉头微皱。
“你呀!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牛羊,自己吃一点怎么了。”
老太太见自家老头子这模样,不满的说道:
“咱们家现在比十多年前生活好太多太多,但是你偏要没苦硬吃。”
“你自己想吃苦就算了,还要闺女、儿子、孙女跟你一起吃。”
老汉见自家婆娘又是滔滔不绝,瞬间有些招架不住;
但作为男人的尊严,还是犟了一句:
“现在老大正在建房,老三也要娶妻建房,还有老四、老五……”
他们老两个口,有五个儿女;
老大、老三、老四都是儿子,老二和老幺是女儿。
刚刚前面提到的,就是已经嫁出去的老二,在女儿当中排行老大。
所以作为老大的青年男子,称之为大妹。
“在吃食上面,又能节省几个钱!!”
老汉还是说不过老太太,不再言语。
老太太知道;
自家老汉确实是为了家庭,也不再继续唠叨,只是用闲置的筷子;
夹了一大筷子的卤牛肉,狠狠的戳到老汉的碗里。
“尝尝你大闺女的手艺!”
老汉自顾自的把脸转到一边,但还是夹起一块牛肉放嘴里;
嗯,真香!
青年男子见此,嘴上露出一丝微笑:
“爹,娘,我现在单独立户,又分了150亩土地,能放牧更多牛羊,以后肯定能帮衬家里的!”
他们一家七口,也是七八年前从满清的江西省赣州府移民过来。
在满清的时候;
他们家无寸地,偏偏孩子却多,老汉给地主家种地,大儿子和大闺女给地主家放牛;
顿顿稀粥度日。
老大长大一些后,也能给地主家耕地了,才稍微好一点。
但几个小的也长大;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特别是最小的妹妹,两三岁还长得像个婴儿。
几近夭折。
得知太平天国被剿灭,海外大夏帝国同大清签订条约;
允许所有百姓移民海外的时候。
他们才踊跃报名,一家人都快饿死,不得不变通。
树挪死人挪活。
“你虽然领取了土地,但也欠下贷款;房子刚建好,也还要打家具,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老太太听到大儿子的话,心里很欣慰,旋即摇摇头说道:
“你顾好自己的小家就行,多给我生几个大孙子,就是报答我和你爹了。”
“家里除了这一处房屋,再分给你一些牛羊,其它的就靠你自己。”
华夏自古以来;
都是长子继承制,家里的财产是长子的,负责父母的养老送终。
其它子女给一点财产补助,自谋生路。
但是;
大夏帝国却有一些不同,导致差异的原因,就是分户后的土地额度和宅基地。
只要家里有男丁成年;
绝大多数百姓,都会选择分户领取土地,豪横的甚至能当场交上土地金(1华圆\/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