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方坚定地说道:“于部长,我承认自己有私心,可是也有家国情怀,能够坚持底线思维。
在面对职务的提升和社会公众利益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对于道路工程和学校工程,我要履行镇长把关职责;对于清泉水库项目,即使不归我管,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公共利益受损,决不允许将来出现水库大坝坍塌,洪水淹没老百姓家园的情况发生。”
于国顺提醒道:“远方,你可要小心谨慎,千万别让人抓住把柄。
镇东市常务副市长可以动用的行政资源太多了,不仅仅是卡住你的职务升迁,还会采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甚至想法让你办的企业无法运营。”
李远方不以为然地说道:“从拒绝将道路工程承包给魏颜军开始,我就已经做好迎接困难和打击的准备,毕竟我们国家讲求依法治国,不会让官员为所欲为。
至于我办的企业,在镇东市范围内,除了恒家超市,还有恒海钢铁、恒远水产和三角重工,都成为响当当的大企业,佳丽时装也发展迅猛。这些企业都有外资背景,守法经营,以魏文海的副市长之力,根本就没有权力关停。
我还在靖海、柳城等地创办了一些独立法人企业,规模都很大,魏文海的手根本就伸不到哪里。
另外,我办的企业还走出国门,在米国、欧洲及霓虹、南韩等地开办了公司,魏文海只能望洋兴叹!”
于国顺吃惊道:“远方,你简直是个妖孽,大学毕业不到五年的时间,把经商当成副业,居然发展成庞大的商业帝国。
至于在体制内,你当上镇长,尽管速度也快,相比于你的经商办企业,真是有点微不足道!”
李远方苦笑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于国顺不解道:“你既然如此有经商天赋,为什么还要在体制内如履薄冰地奋斗?”
李远方郑重地说道:“我喜欢主执一方,发展地方经济,带领老百姓实现安居乐业梦想,成就感不亚于自己经商办企业。”
于国顺笑着说道:“你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很好!”
尽管李远方说得很轻松,深知自己在郑德玉心中的印象不好,这次在县委常委会上调整自己没有成功,他肯定会想别的办法,以后还是有调整的可能。
郑德玉确实在想办法,在县委常委会上由赵新杰提出的议题,实际上是在试探县委常委们的反应,想看看有多少人能够站在自己这边。
结果令他感到很失望,排名靠前的几名县委常委居然都站在侯胜利那边。
侯胜利把清河镇当成自己的试验田,大力推行县域合作,成效斐然。
清河镇的脱贫致富也成为他的代表作,力压长泙市争得大型水库项目是他的杰作,声名传遍全省;接受米国慈善组织援助学校项目,又为他增光添彩。
郑德玉认为,侯胜利有着如此辉煌的政绩,在县委常务会上得到重量级县委常委支持,将会非常可怕,说不上就变成清河镇如今的局面,县委书记要被县长架空。
他绝对不能容忍这种情形发生,苦思一整天后,终于想出办法。
先是与魏文海联系,请他支持把肖建华及高洪兵调离南津县。
接着打电话给镇东市委秘书长,请他约个时间,要向市委书记王英泽汇报工作。
王英泽表示同意,只给郑德玉半个小时的时间。
郑德玉用了十五分钟,汇报他到南津县的工作成绩,迅速稳定干部队伍,最大限度消除走私案件的影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建设上来,除了经济数据,还汇报了大型水库项目和接受国外慈善组织援助学校项目。
郑德玉看到市委书记面露笑容,微微点头,猜想应该是满意自己的工作,话锋一转,郑重说道:
“书记,南津县这些成绩,都是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取得。
但是,我觉得离市委要求还有差距,这与县委新班子自身的凝聚力不强有很大关系。”
王英泽的面色变得凝重,问道:“南津县委班子不团结?”
郑德玉摇头道:“那倒不至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县委班子本地干部所占比例太高,有的干部在当地工作时间太长,盘根错节的关系影响开展工作。
二是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理念有差别,没有实现深度融合,造成思想不统一。”
王英泽点头道:“尽管上级文件规定,县委书记不能在本地任职,可以适当推广到副处级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还会形成关系网,不按原则办事,甚至会出现腐败不廉洁问题。”
郑德玉接过话题,恭维道:“书记讲话高屋建瓴,干部轮岗交流有重要意义。”
王英泽微笑道:“你也不用拐弯抹角,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郑德玉立刻说道:“南津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肖建华,常务副县长高洪兵,都是从南津县一步步提拔上来,在本地工作时间太长,并且在现在的岗位时间也很长,应该考虑交流变动。”
王英泽问道:“这两位同志表现得如何?”
郑德玉简单地答道:“还行。”
王英泽心中有数,郑德玉对这两位干部不满意,只是还没有到撕破脸地步,估计可能是工作理念不同,影响到他实现自己的想法。
他用手轻轻拍了几下沙发扶手,点头道:“对于肖建华、高洪兵两位同志,我还要从组织部门了解一下情况,确定如何使用安排。他们在南津县工作时间确实太长了,确实应该动一动。
对于南津县委班子,我想初步这样安排,由市里派一名副书记、一名组织部长,你再推荐一名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人数不能超编。”
郑德玉马上反应过来,肖建华担任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现在把这两个职位分开来,按照现在县委常委设置,保持人数不变,只能减少一名进入常委的副县长。
按顺序来排,可以把常委副县长袁维信推前一步,变成常务副县长。
在上次县委常委会上,他站在自己一方,因此可以用来对付县长侯胜利。
“郑书记有意见吗?”王英泽问道。
“我完全同意,非常感谢书记对南津县委的支持!”郑德玉急忙说道。
王英泽结束谈话后,把调整干部的任务交给市委组织部。
同是组织系统,对干部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部长欣赏肖建华的品德和能力,早就有提拔他的想法,借着机会提出让肖建华担任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在市委常委会上,组织部长提出干部调整方案。
对于拟将肖建华、高洪兵调离南津县,魏文海首先表示同意,说非常有必要调整,但是对于拟提拔肖建华为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表示反对。
其他市委常委知道名单提前送交市委书记审阅,市委书记肯定是同意,基本上再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杜道明是市委常委,也参加了会议。
他在南津县任职期间,与肖建华相处得比较融洽,赞成提拔肖建华。因为几乎全部市委常委都支持,他倒没有必要反驳魏文海。
王英泽比较谨慎,既然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没有立即拍板,让市委秘书长通知肖建华到市委谈话。
经过一番交谈,他对肖建华的印象不错,结合市委组织部的干部考察报告及民主测评,提议肖建华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
魏文海想不到居然出现这种结果,因为自己的反对,不仅没有阻止提拔肖建华,并且他还得到更重要岗位,将来到县里任职,可以直接担任县委书记,故此没有人再反对,人事调整在市委常委会上获得通过。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向锋被任命为南津县委副书记,级别未变,实际上得到重用。
市委组织部老干部科科长卢希康,被提拔为南津县委组织部长。
相比这些被提拔或重用的干部,高洪兵被调到镇东市海洋渔业局担任副局长,级别未变,权力和影响力大大降低,以后再想进步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