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皱眉:“怎么又来了一个丰臣秀吉?”
“这一听就是樱花国倭人的名字,难道连那樱花国的倭人也不敢老实了?”
......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后世,连这个倭国也敢有觊觎华夏中原大地之心了吗?”
“女真人,蒙古人,倭国人,以及西方世界的洋人,全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华夏中原王朝吗?”
“他们为什么敢如此放肆的觊觎华夏中原大地?”
“是因为后世的大明王朝,太过于软弱了,他们才敢有如此之大的野心?”
......
和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样疑问的人并不少。
毕竟在华夏中原之中,不管是秦汉时代,还是隋唐时代。
华夏中原的最为主要的外敌,基本都是北方草源上的游牧蛮夷。
但是天道,并没有回答唐太宗李世民的疑问。
或者是说,在华夏中原皇帝的认知里,从来就没把樱花岛上的倭人,当成过华夏中原王朝的敌人来看待过。
最早在汉武帝刘彻,第一次实现万邦来朝时的汉武盛世,樱花岛上的倭人,就已经通过朝鲜半岛,进行朝贡了。
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候,樱花岛上的倭奴国派遣使臣与汉通好,光武帝刘秀赐以“汉倭奴国王”金印。
而到了大唐时代,他们更是无比的臣服,倾慕,以及谦恭在大唐的盛世之下。
他们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频繁派遣规模庞大的遣唐使团来到大唐中原,并恳求能获得大唐天子皇帝的赏赐予他们,可以学习大唐文学的机会。
至始至终,不管是汉唐,还是其它时期的皇帝,都没有直接将樱花岛的倭国人,当成过对手来看待过。
然而,现在天道却在盘点着他们的狼子野心。
......
而在此时的天道画面中,很快就出现了几幅无声的画面。
画面一:一群头顶着月代头的倭国人,在对面一事地图上,不的比划,与商量着。
虽然没有音声,像是一卷无声画面在展示着。
但不仿佛人知道,他们这是在密度,在设定路线等事议。
画面二:随着镜头的运境下,很快就能看到一名倭国首领,站在无数倭国人前面,做着战前动员的准备与演说。
画面三:无数倭国士卒,在日夜操练着技战术。
画面四:一船船渡海战船,在无数工匠的日夜兼程的打造着。
随后镜头的流转与拉伸,天道中的画面,在不断上升,然后快速的使向大海,穿着风浪与海鸥,转眼就到大海的另一头的大陆上。
而在那大海的另一头的大陆上,尽然是一幅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模样,完全就没有意识到,在大海另一端的危险,正在酝酿与逐步壮大中...
诸天万界下大明时期。
民间:
有做跑商生意的百姓,看着天道画面中,那正在男耕女织,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人,立即就有人,喊说道:“那些人,不是华夏中原人,他们是朝鲜人!”
“难道,倭国人要入侵的是朝鲜,并非是我们华夏大地?”
有人回道:“倭国人要入侵朝鲜,又不是我们华夏中原,我们理会他们干甚?”
......
一边是虎视眈眈整戈待发,酝酿着入侵的贼人,而一边却是还过着日常耕作,日落而体的无忧生活,对酝酿的危险毫无警觉。
任谁看到这样的一幕,都不难能猜出,这是入侵战争将要来临的前奏。
画面流传,天道并没有继续盘点,倭 国与朝代之事,而是再次回到华夏中原大地之内。
【张惟忠自缢死了,这让哱拜等人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才能与大明朝廷进行谈判。】
【对他们来说,造反非本意,宁夏巡抚党馨之死,只不过是死有余辜。】
【而张惟忠一死,他们不反,也得反了。】
【毕竟张惟忠大明的宁夏总兵,张惟忠一死,哱拜等人就没有了能与大明朝廷,直接谈判的人员与代表了。】
【万历二十年(1592)二月二十五日,哱拜等人经过商议后,决定让刘东旸任宁夏总兵,哱承恩,许朝为左右副总兵,土文秀与哱云为左右参将。】
【以刘东旸为首,其它就是在告诉华夏军镇周边的所有军堡,以及大明朝廷,哱拜等蒙古人并没有真正要造反的意愿,一切都是可以谈的。】
【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安抚宁夏军镇此时百姓们的民心。】
【但也是为了增加,可以与大明朝廷谈判的筹码,在刘东旸的带领下,开始攻取宁夏镇所属城堡。】
【有了刘东旸的游说,宁夏军镇周边四十多个军堡,都纷纷开门投降。】
【并且刘东旸等人入城之后,立即就补齐军饷,颁发御寒衣物,分发粮食。】
【一时间叛军声势浩大,西北为之震动,宁夏47军堡,仅剩下平虏堡拒不投降。】
【士气正盛的土文秀,率军进攻平虏堡。】
【守将萧如薰和妻子杨氏顽强坚守,叛军围攻数日,但在大明火器之下,始终未能将其攻下,只能暂围城。】
【土文秀有想过要调集火器来攻城,但在时间上,已经不允许叛军这样做了。】
【因为大明三边总督魏学曾,还有大明援军已经到达了陕西。】
在天道画面中,城高墙厚的军堡,有了大明火器的加持下,攻城叛军的难度骤增,伤亡极大,在那一声声轰鸣的炮声下,叛军难以维持攻势。
在以往,都是他们带着大明火器去炮击蒙古人的。
现如今,当他们面对有火器镇军的大明军堡时,那炮火在轰向他们自己时,他们也是一样的无计可施。
.....
大明神宗界(1585).
此时的民间里,不少百姓都瞠目结舌了。
他们想过要造反,却没有怎么想过,该如何应对大明的火器。
有大明火器镇守的城池,要填进去多少人,才能取得胜利?
除非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无数此时的大明百姓,真的不愿意面对这些大杀器。
而这,似乎是天道在回答着他们之前所提出的问题,在这个时期内造反,他们的成功可能性,能有多少。
......
【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到达陕西三边总督魏学曾,在了解情况之后,决定先重挫叛军之威势,以震大明之军威。】
【于是,魏学曾下令,让原宁夏副总兵李昫,率游击将军吴显赶赴灵州(宁夏灵武一带)平叛。】
【另遣游击将军赵武赴鸣沙州(宁夏鸣沙镇),并沿黄河一带阻止叛贼南渡,而魏学曾自己领军进驻花马池(宁夏盐池县),正面迎对,叛贼的冲要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