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心中凛然:尚大侯爷~~这是要斩草除根啊。
之所以不杀颉利可汗,那是因为老李需要当面羞辱颉利可汗,把他这么多年受到的屈辱,全部还回去。
另外,将颉利可汗在长安游街示众,对凝聚民心士气大有帮助~~大唐人苦突厥久矣~~
安排叠罗施在路上被死亡,尚青云没有任何内疚感。
虽说这个叠罗施没什么能耐,但他是颉利可汗的儿子,身份在这里放着呢。
任何可能死灰复燃的隐患,尚青云都不想留下。
说起来~~叠罗施在东突厥算是个忠孝双全的好孩子,但他的忠孝是对颉利可汗和义成公主来讲的,对大唐人没有任何用处。
既然如此,那尚大侯爷还是亲自出手,超度了他吧~~
什么~~你说尚大侯爷不怕那些文官儒生喷他吗?
哼哼~~谁敢喷尚大侯爷?不服你让他来试试?
谁敢来试试,尚大侯爷就敢让他逝世~~
对待外敌,一定要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这是尚大侯爷的底线,他绝不会放任一些歪风邪气滋长。
尚侯爷对叠罗施的死亡安排,众人都没有异议~~连义成公主说处决就处决了,再多一个叠罗施,好像也无妨。
眼见没有其他议题,李靖宣布休整一天,明天继续赶路,然后散会。
尚青云赶到战地医院的时候,红拂女正在指挥女兵收拾一些不常用的东西。
所有的伤兵伤口都已经处理完毕,只要定期过来换药就行。
骑兵作战没有重伤号,都是一些轻伤号。
明天大军开拔的时候,专门有一班人马护送这些伤兵,战地医院的女兵只做好一些应急处理就行。
虽然天寒地冻,可因为打了胜仗的喜悦,以及马上就要回家的激动心情,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慢,很快就赶到了黄河北岸出发的地方。
这时候,北征军接到了皇帝李世民从长安发来的电报。
老李在电报中同意尚青云的安置方案,但暂时留下李绩和李道宗的大军,看管这些战俘。
等明年开春以后,朝廷安排的官员到位,再将朔方城的人马调一部分过来,和朝廷大军一起对战俘进行管理,李绩和李道宗就可以回到原驻地休整了。
老李在电报中特意强调:要把突利可汗带到长安,他要亲自接见一下。
唐朝大军一到,突利可汗就跪地投降,对这种认得清形势的人,老李非常欣赏。
老李认为:
一边对突利可汗表扬、发个小红花,一边看颉利可汗在宴会上献舞,那将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尚青云倒是明白老李的心思:他这是要给周边的一些小国立个规矩~~
早点投降大唐,早点得到好处~~
若是侵犯大唐~~哼哼~~颉利可汗的下场,就是你们的榜样。
老李还在电报中告诉了尚青云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他今年的工资,给他凑齐了——全是铜子,没有一卷布帛。
同时老李还询问尚青云:为什么没安排突厥战俘去开采铜矿,而只是挖石炭呢?
尚青云在回电中表示:此事说来话长,他需要单独面见皇帝再汇报。
由于大军回程在即,老李就没再多问,反正马上就要到长安了嘛。
20万大军渡过黄河,用了两天时间。
李道宗站在黄河北岸,看着大军远去,长长叹息了一声:
本想大军回程的时候,和尚侯爷一块走一段路,找机会亲近沟通一下,哪想到他接到了留守的命令~~
只能以后去长安的时候,再找机会了~~
突利可汗看着坐在囚车上的颉利可汗,心中很是复杂。
坐在囚车中的颉利可汗,将会在饥饿和寒冷中抵达长安。
不仅如此,颉利可汗的手指所剩不多了,他还得要忍受一路的疼痛。
突利可汗看了看身上穿着的皮甲,再次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向南渡过黄河之后,整个大军的气氛明显热烈了起来,战地医院的女兵更是欢声笑语一片。
事实证明,只有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才是最锻炼人的。
经历了这几个月的北征,这些女兵明显成长起来了。
下一次再随军作战的时候,尚大侯爷就不需要跟着她们当保姆了。
尚大侯爷在忙啥?
尚大侯爷正在房车里逍遥自在。
无论外面的寒风怎么呼啸,都影响不到房车内部,里面永远温暖如春。
随着房车的摇晃,尚大侯爷的心思也飞回了长安~~
我的丽质小萝莉还好吗?这么长时间没见,想夫君了吗?
还有襄城公主,你照顾好丽质了吗?小心我回去打你屁股~~
嗯~~还有荣荣,等夫君回去,一定要好好捏捏你的小脸~~
还有呢~~尚大侯爷?
没有了啊~~
不对吧,尚大侯爷,难道你不想老李的~~那什么?
不想~~老李那个狗东西,有什么可想的~~
哎~~我不是说老李本人,我是说:你不想老李的那啥~~媳妇吗?
老李的媳妇啊~~
尚大侯爷怅然地叹了一口气。
刚才尚青云想完孔凡荣,就强迫自己收回思绪,可脑海中就像有两个小人在吵架,最终还是把思绪拉了过来。
想起那个风姿绰约的身影,想起出征前的那个拥抱,尚大侯爷不得不承认:
我想她了~~
可是,想有什么用呢?
前段时间,尚大侯爷心有所感,忽然想起下一任的唐朝皇帝该出生了~~不对,是该怀上了。
如果历史的偏差不算很大的话,那么现在就应该走到这个时间段了。
每每想到这里,尚青云就有一种无力感。
甚至他隐约觉得:系统不让他三年之内近女色,就是为了避免干扰一些重大历史人物的出生。
即便尚青云有决心冲破世俗的阻力,想做些什么,可由于系统的这个设定,他也无法拿自己的远大前程去冒险。
长生不老和逍遥万界的远大前程,难道就因为一时冲动放弃吗?
换做谁也不会这样做的。
尚青云相信:
即便他想这样做,不顾一切代价去放弃所有,系统一定会有办法阻止他的。
否则,系统千辛万苦培养他,就失去了所有意义。
想通了这个道理,尚青云也就不再纠结: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尚大侯爷的心路历程暂且不提,得知大军班师回朝的消息,长孙皇后忽然就慌乱了起来:
“他要回来了,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