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
成都县。
一间大宅院里,一名中年男子脸色不悦的走了进来。
在即将走进内院时,他暂时停下,收敛了一下神情后才踏步走入。
院子内,一名老者正拿着一幅咸阳送来的蜀郡地形图和自己手绘的图做着对比,一侧还有纸笔记录着一些信息。
“父亲,我回来了。”
李冰点了点头,依旧埋头对比着,他手绘的地形图有数十张、许多还是用布料记下的,涵盖了他当郡守以来走遍的蜀郡所有地方。
“洛水那如何?”
这个洛水可不是中原的那个洛水,而是如今蜀郡的石亭江,在这个年代叫洛水。
而李冰问的,则是在洛水那里的一个水利工程。
他十几年前被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为蜀郡的治理已经规划出了一条极其长远的路,并且解决了蜀郡绝大部分的水患——他主持修建了十几个水利工程。
“主体分水堤已经建完了。”李二郎说道:“加上现在雨水不多,又到了冬天,能暂时停下了。”
“嗯,明日老夫和你一起去慰问一下工人。”
李冰说完,沉默了一下。
“那些局长们,还在闹吗?”
说到这个,李二郎就直接气不打一处来:“那帮蠢货还是在自以为是!他们以为大王和国师不知道这的事吗?儿都劝了他们好几次了!一个个的还是愚蠢至极!”
李冰轻笑一声,没作回答。
这十几年下来,蜀郡的水利工程有很多,加上李冰这个郡守极其负责,蜀郡百姓的日子也算过得相对滋润。
官制改革后,蜀郡官府除了李冰这个郡守没动、李二郎也从郡中一中层官吏直接跳为副郡守外,其他的官员们可谓皆大欢喜。
因为除了那些原本的局以外,蜀郡还有这些重要性极高的水利工程,李冰还特意向咸阳多要了一个水利局。
水利局之下,还有分管各个工程的事务所。
要么说聪明人一点都不少呢。
在这个水利局机构被咸阳同意之后,蜀郡中各个家族、权贵们就心思活络起来了。
官位可能有变,但这水利局,除非老天爷让蜀郡换个地,否则这变不了吧?
那这不就是一个铁杆的饭碗?
在国师将大秦带向不知何方的路上,为自家子弟争一个后路岂不美哉?
然后各个局长、甚至包括之前的郡丞——如今的另一个副郡守也开始运作起来了。
除了不敢找到李冰这来,他们几乎将蜀郡中大小官员都串联起来了。
需要维护工人?
我家有几个远亲也在当初一起建的民夫队伍当中,我让他们来。
需要官员记事?
我让我在另一个衙门当差的侄儿过来。
到最后,提交出来的事务所人员名单中,你会发现几乎都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水利世家。
对此,李冰这郡守不好出手。
因为从法律上来说,他们的家族子弟都是官员,官员调动合理合规;从才学上来说,那些官员都跟着他治理过水患,或许没他的能力,但维护那些工程是可以的,这点上也无可指责;至于那些工人,又不是没选工人,那些人也是寒门啊,只是许多年前和我家有些交情而已,你总不能连人际关系都不许官员拥有了吧?
有些时候,制度这玩意只能从道德上指责。
合理合规、合法合情,这能怎么办?
而李冰就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在他当蜀郡太守前就因病去世,就一个二郎,也只有一儿一女;你李家大不了就一直当郡守、或者水利局局长嘛,我们选你当老大。
可合法,就真的能允许了吗?
如果让他们按这思路下去,未来的水利局,岂不是成了他们这些人的“家族产业”?
李冰的想法很纯粹。
这种事关民生的工程上,应该由有才的人担任官员,而不应该看家世和祖上。
但现在的问题是,那些人想法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可偏偏没办法制止。
李二郎劝过他们,你们这么干吃相太难看了,大王和国师肯定能看出来,他们肯定不会让你们好过的。
可对方的回答差点没气死他:
【蜀郡这些工程都是李郡守带我们造的,我们也都是本地官员,就算唯才是举,也只能由我们充任不是?】
李二郎转述完这句话,脸色通红。
“他们是觉得自己跟我们治水有功,大王不敢对他们动手吗?”
大王和国师明摆着要提拔寒门子弟,你们却想着占尽坑位,还‘只能由’你们充任?这不是明摆着挑衅咸阳中央朝廷吗?
他们都能看出这心思,当廷会的人是傻子?
李冰笑了笑:“大王当然不会对有功之臣动手,他们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想着赌一把。”
赌大王不会越过官员制度、知法犯法的拿下他们这些功臣。
在当世人眼中,秦王嬴政除了足够威势以外,还有包括有功必赏、言出必行、严于律己等等特点,他们在贪欲和侥幸的推动下,赌一把大王不会因他们这些小角色而破例。
李冰深吸一口气,从桌案上起身,揉了揉自己的腰。
“还有一点,国师出现的时间太短了,大王提拔起来的寒门子弟也太少了。”
这是科举制大成以前华夏所有王朝都要面临的通病——贵族、世家等对知识的垄断。
没这个底气,这帮蜀郡官员是有多傻才会试图占据一个局?
因为蜀郡大部分官员家族,都有这个心,大王除非把蜀郡所有官员家族连根拔起,否则只能在他们当中选人充任——至少如今是的。
至于秋后算账?
他们当然怕过这点。
可相比于让家族在这场由国师掀起的未知改革中能稳固传承下去的诱惑,他们压下了心里的恐惧。
“不就是私心大过公心吗?找这么多借口。”李二郎有些不屑的说了句。
李冰看着他。
李二郎有些不明所以:“爹,怎么了?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对。”李冰点了点头:“只是,你现在有底气说这话,以后呢?你有,你的儿子、孙子,他们呢?”
“当初跟着我们父子冒着决堤危险去河边的那些官员,他们当初的公心,何尝不可敬?”
“可如今,不还是在那为了自己的孩子考虑?”
当一块蛋糕在家里放久了,可就舍不得给出去了。
.
.
.
pS:李冰之子只有李二郎这一个记载,我没找到原名,加上有‘二郎神’的相关传说,出于尊重,作者就不另编了,直接按记载称呼“李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