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身边已经躺倒了十几具尸体,只差一步就能杀出重围。
身在空中的杨再兴俊脸赤红,怒目圆睁,“狗贼!纳命来!”
这次和他一起来的五百骑乃是精锐中的精锐,许多都是在灭夏之战中一起奔袭万里的兄弟,想不到没死在西夏人手里,如今却倒在了自己人面前,这让他如何不恨?!
好在杨再兴还残存着一丝理智,口中喊得不留余地,却在最后时刻收了几分力,没下杀手。
陛下有命,必须抓活的!
王贵不得不放弃眼前的对手,转身格挡的同时展开反击。
他一身功夫传自周侗,本身天赋也是极高,一招连削带打端的漂亮。
可惜他今天遇到的是杨再兴,九年前就能让武从文吃瘪,另一个时空历史上三百骑就敢硬撼一万女真拐子马的杨再兴!
两人都是使枪,招式都是大开大合的沙场路子,一交手却如云泥之别。
杨再兴故意卖了个破绽,引得王贵反击深入自己枪势,看准时机左手闪电一抓,死死攥住了枪头。
纵有罡气护体,锋利的枪刃还是割得鲜血飞溅,枪尖却停在胸口前半寸无法再进。
王贵满脸惊骇中刚想撒手弃枪,杨再兴暴喝一声左手向上猛撅,同时右手枪杆横扫,重重抽在王贵腰间。
王贵惨叫声中打横飞出,一个骑卒纵马而来,又将他重重撞了回去。
更多的骑卒冲到,几条套马索抛出,在空中便将他捆了个结实。
王贵临死拼命,口喷鲜血全力爆发,身体蓦地旋转,同时周身隐约一层淡淡青光,虽然没能挣断混合了牛皮马鬃的绳索,却将几个骑卒生生扯下马来。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射来,正中王贵右肩,剧痛让他憋着的那口气瞬间溃散,整个人被死死钉在了地上。
“捆起来!”
杨再兴脸若寒霜,一点一点拔回了长枪。
......
就在杨再兴大发神威,装逼装得飞起的时候,武从文这个皇帝陛下却在城外给这小子擦屁股。
自古夺权,其实夺的就是兵权,一切阴谋诡计如果失了武力支撑,都是可笑的把戏。
所以按照最初的计划,杨再兴是不应该直接进城的,而是先去城外大营夺取兵权。
临安的五千多驻军并不是全在城内,这是古今中外通行的做法,一是需要有足够的场地进行日常操练,二是越繁华的地方诱惑越多,战斗力容易遭到腐蚀。
因此八营临安军常驻城外,只有一千人在城内,重点防御四门。
王贵作为主将,本该和主力一起待在城外的,可他这段日子嗨疯了,直接脱离了自己的部队。
杨再兴跟在武从文身边一年多,别的没学会,“擒贼先擒王”的习惯倒是学了个十足十,得知王贵人在城内之后,立刻改变了原计划。
他的做法倒也不能说错,只是没考虑到城外的四千大军万一出了乱子,该如何收拾?
事实证明,曾经的武家军,如今的大武野战军的确精锐,对危机的敏感度非常高。
临安四门刚一封闭,他们就得了消息。
炸营是不可能的,这些百战老兵的心理素质没那么差,可就是因为素质太好了,所以虽然不知城中发生了什么,却不耽误立刻行动。
各营第一时间披甲集结,在八位军司马的率领下就要出营。
他们可不是只想做做样子,到了城下一旦发觉不对,立刻就会攻城,甚至连营中的几门大炮都准备好了。
就在这个时候,武从文到了,身后只跟着陈二狗一人。
别误会,咱们的主角没遇到任何危险。
杨再兴凭借一份圣旨,就能瞬间瓦解城中王贵的亲兵,武从文那张脸可比圣旨管用多了!
许多基层军官都认得陛下,武从文也能叫得出大部分人的名字,没有出现任何“怀疑身份”的狗血戏码。
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中,兵权很顺利的完成了交接。
眼前的结果看起来十分完美,杨再兴进城擒拿王贵、控制四门,武从文则出面掌控城外大军,甚至比最初的计划似乎还要完美。
但藏在这“完美”背后的东西,却让武从文完全高兴不起来。
“今天是自己在,而且及时赶到了,如果自己不在呢?杨再兴那个混蛋一定会把事情搞砸!”
武从文在心里狠狠骂了一句,随即又变成了无奈的叹息,“怪不得另一个时空里岳飞只拿这小子当先锋官用,还真的只是猛将,连将才都算不上啊!”
其实武从文这个计划的可用人选很多,选择杨再兴完全就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的执念,想要给对方一个机会。
......
擒住王贵后,杨再兴立即下令全城戒严。
直到这时,云集城内的露头老鼠们才意识到大祸临头,本想临死挣扎一下,却发现根本没有机会。
新皇,进城了,率领城外四千大军!
各级军官都领到了一份名单,上面的每个名字都配了一张画像,进城后第一时间以曲为单位四散开来,开始了全城大搜捕。
临安城虽然人心惶惶,却没有乱,武从文身穿龙袍,陈二狗高举“武”字皇旗,在一百铁骑的护卫下纵马巡街。
天色全黑之前,武从文一共遭遇了十几次突袭和暗杀,这是反应过来坠入瓮中的对手们,在拼死一搏。
只可惜全都被提前化解了。
一是因为对手行事仓促,计划粗陋不堪。
这二嘛,别忘了那厮有雷达地图!
满临安哪有红点一目了然,别说刺客,就是那些钻回阴沟的老鼠们,也休想藏得住一只。
与此同时,已经率军返回江宁的岳飞再次南下,一路马不停蹄,甚至没有进入临安城拜见皇帝,一万大军直扑明州。
三日后“捷报”传来,十万员额已满的备倭军基本没有抵抗,直接就被岳飞缴了械,主将张俊又做了一次“不抵抗将军”。
这厮也实在是悲催,作为“非核心人员”,他自然对计划一无所知,所有行动完全都是靠直觉。
那可不是个容易的选择。
抵抗吧?
张俊这种聪明人如何看不出,一切都是陛下为某些人挖的坑?
可不抵抗吧?
自己这个“不抵抗将军”的名头可就算是坐实了,以后再想领兵绝无可能!
哪个皇帝会放心把兵权交给一个动不动就放弃抵抗的人?
又有哪个士兵愿意跟随一个“怂货”主将?
可两害相权取其轻,该怂的时候还得怂,张俊更清楚自己能活到今天靠的就是“识时务”......
至此,江南大棋正式收官,好戏即将开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