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村,一个隐匿于长江浩瀚之中的江心绿洲,村民们世代以渔猎为生,虽然经常收到税吏的盘剥与江匪的侵扰,生活也算简朴宁静。
直到一年前,一位风度翩翩、看似出身不凡的青年秀才,苏星云,带着一群少年,悄然入驻村西,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变化。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江面上时,几间简陋的土房内已响起了阵阵读书声,与江水的潺潺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乐章。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是算术课的背诵,孩子们清脆的童声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啊,喔,鹅,哀,诶……”另一边,则是拼音与声母的练习,每一个音节都承载着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这是苏星云自己创办的学堂,除了招收自己带来的十几个孩子,也对村子里的孩子进行教学。
而村里的老人们私下里常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那位被尊称为“秀才”的苏星云,私下里说他会些法术,没有开垦多少土地,却养活了这么多吃饭的学生,一定是土地神教他的法术。
一日,苏星云在村中散步时,被村长黄老匆匆叫住。
“苏秀才啊,我听外面风言风语,说朝廷以后不打算再搞科举了,这事儿可是真的?”村长黄老的表情里带着几分忧虑。
苏星云,即村民们口中的苏秀才,微笑着点了点头,“黄老,确有此事。这是朝廷的决策,我们无法左右,只能顺应时势。”
村长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科举之路一断,多少学子的梦怕是要碎了。不过,这事儿谁摊上了都没辙,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村里人商量着,要不就把学堂散了吧,你改行做点小生意。咱们村里受了你这么大的恩惠,也没给你学费,心里头实在过意不去啊。”
苏星云闻言,说到:“黄老,您不必过虑。我自有考虑,学堂不会散的。这些孩子,就算科举不进行,多识几个字,出门在外也不容易被骗。至于生计,我自有办法应对,几十个孩子的温饱,我还是能担得起的。”
告别村长后,苏星云走向学堂,高声喊道:“第一小组,出列!”十二个少年迅速响应,从各自的座位上站起,动作整齐划一,自然而然地按照身高排成一列。这一年来,他们与苏星云同甘共苦,共同经历了无数次的训练与磨砺,早已将纪律二字深深刻入骨髓。
苏星云满意地看着这些成长迅速的少年,心中满是欣慰。他们不仅身体变得更加健壮,眼神中也多了几分坚毅与自信。特别是最近一个月,苏星云对他们开展军事训练,在后山的竹枪突刺训练中,他们展现出了惊人的进步和团队协作能力。
“随我来。”苏星云简短地命令道,带领第一小组的孩子们进入了第三间房。这里,是他们存放物资和进行训练的地方。
苏星云轻轻一挥手,随身空间中的粮食便如同变魔术般出现在众人眼前。显然,这一幕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每次看到,孩子们眼中依然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张雪、赵钰,你们俩留下。”苏星云看向队伍中的两个年龄较大女孩,她们虽然不是秀色迷人,但算得上面容清秀,不过皮肤因常年在户外劳作而泛着健康的红晕。
“我要出一趟远门,你们负责在家管理日常事务,监督孩子们的学习。柜子里有我留下的数学题,还有复习材料,务必让他们熟练掌握四则运算,并复习之前学过的字。”
“是的,先生!”张雪和赵钰作为学生中年龄比较大的带头人,语气坚定的回答道。
随后,苏星云转向其余的十个男孩:“你们收拾一下,准备随我出门。十分钟后在这里集合,不得有误。”
“是的,先生!”男孩们的回答响亮而整齐,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整理行装。
“解散。”苏星云下达了最后的命令,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他心安了许多
---------分割线--------
二十分钟后,苏星云与十位少年穿梭在一片幽静茂密的林间小径上,他们的步伐稳健而迅速。不久,苏星云停下脚步,从识海空间中轻取出五根扁担和五个装满精盐的筐子。少年们迅速两两配对,默契地抬起盐筐,继续前行。
几分钟后,他们来到了一处极为隐秘的小港口,只见一条不起眼的小船静静地停泊在那里,船上有三位渔夫打扮的男子,其中一位显然是领头的。这位领头人见苏星云一行人到来,上前几步,恭敬而又不失警惕地说道:“苏先生,您果然守时。不过,规矩你懂,货得先验。”
苏星云微微一笑:“请便。”
领头人闻言,便仔细检查起每一个盐筐,他轻轻掀开筐盖,用手指捻起少许盐粒,仔细辨认其质地与纯度,脸上逐渐露出满意的神色。检查完毕,他抬头对苏星云说道:“苏先生,您真是好手段,这精盐质量上乘,数量也不少。”
苏星云淡然回应:“不过是托了一个朋友的福,偶然得之。这样的生意并不常有,孙当家不必过分好奇。”
孙当家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他望向苏星云身后的十位少年,眉头一皱道:“苏先生,我们这行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是身家性命之事,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您带着这些半大的孩子,恐怕……”
苏星云早已料到对方的顾虑,他笑道:“孙当家放心,我带弟子们出来,是想让他们见见世面,增长见识。上次与您提及时,您并未反对。至于路上的安全,我自有安排,绝不会拖累大家。若真有不测,您尽可先行离去,不必管我们。”
说着,苏星云话锋一转,同时添加了一个诱人的条件:“至于此次出货的收益,我提议您七我三,算是对您承担风险的补偿。同时,我也会严格约束我的弟子们,确保他们不会给您添乱。”
孙当家闻言,心中暗自盘算,见苏星云态度坚决且开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还主动承担了可能出现的风险,便也不再坚持,换上一副和煦的笑容:“既然苏先生如此慷慨,我若再推辞就显得小气了。好,上船吧!”
于是,一行人合力将盐筐抬入船舱深处,巧妙地用装鱼的筐子掩盖起来。一切准备就绪后,三条小船悄然离开小港口,顺流而下,向着江陵方向进发。
-——分割线——
公元1339年,距离周子旺率领的佛兵起义失败已满一年,元朝在宰相伯颜的铁腕治理下,元朝上下似乎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与秩序。但农民起义的余波虽被强力镇压,民间的不满与暗流仍在涌动,只是暂未浮出水面。
苏星云却对历史有着深刻记忆,知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红巾军大起义。他深知这段历史对元朝乃至整个华夏大地的深远影响,然而,现实却与他记忆中的轨迹大相径庭,红巾军大起义没有发生。
“黄河,那条曾引发无数动荡的河流,这几年竟如此平静吗?”苏星云心中暗自嘀咕,他曾四处探访,试图从渔民、农夫乃至过往商旅的口中获取关于黄河的最新消息。但得到的回答无一不指向一个事实:近年来,黄河虽偶有小的泛滥,但总体上还算安宁,远未达到记忆中那场灾难性的程度。
“难道,我所知的历史与这个世界并不完全相同?”苏星云心中不禁生出了这样的疑问。他回想起《倚天屠龙记》中的种种情节,尤其是张无忌长大成人后,元朝四处烽烟的壮观景象,心中既期待又焦虑。但眼前的现实却是,元朝的统治依旧稳固,百姓虽心有不满,却未发现大规模反抗的迹象。
“或许,是我太心急了。”苏星云暗自思忖,“历史的车轮自有其轨迹,我虽知未来,却也不能强求它按照我所知的剧本上演。”
于是,在这元朝强大的反动势力之下,苏星云选择了隐忍与等待。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培养自己的势力,增强自身的实力,同时密切关注着黄河的动向以及民间情绪的微妙变化。
“十年,或许我需要等待这十年,等待那个能够让我浑水摸鱼时刻。”苏星云在心中默默立下誓言。
尽管在事业上遭遇了挫折,苏星云在内功修炼的道路上却取得了显着的进展。一年前,他体内那如同黄豆般微末的真气,经过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修炼,如今已化作百缕细流,遍布全身,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体质。苏星云的外貌依旧清秀,但内在的力量却已今非昔比,他的身体素质远超常人想象,仿佛脱胎换骨。
如今,他能够毫不费力地扛起重达500公斤的水牛(哇偶),轻松翻越数米高的墙壁,甚至能以每秒20米的速度持续奔跑10分钟之久,体力与耐力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更令人瞩目的是,他的神经反应速度也显着提升,对周遭环境的细微变化都能迅速做出反应。这样的身体素质,无疑已经超越了原本时空下人体的生理极限,使他宛如一位锋芒毕露的“小超人”。
一个月前,苏星云带着这份自信,决定要向附近的人展示自己的实力。他踏上平定小黄村附近水匪巢穴的征途,意图以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在贼影憧憧的窝点中,他展现出了惊人的身手——仅在3秒之内,便迅速夺下了6名壮汉手中的柴刀,动作之迅捷,令人瞠目结舌。随后,他又不失风度地送上礼金,以示友好而非挑衅。以德服人。
此行之后,苏星云的名字迅速在江湖上传开,人们纷纷议论着小黄村里那位神秘的苏秀才,不仅文才出众,更兼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江湖人士对他既感好奇又带敬畏,苏星云的名字,就这样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江湖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